華文網

文學、視頻和音樂之後,圖片市場將掀起下一個版權風暴

如果說在新媒體時代,有什麼堅信不疑的共識,那麼“一圖抵千言”定是其一。

豐富的內容承載性和快速傳遞性,正在讓圖片從過去內容版圖的“邊角料”角色,躍遷為人們表達和獲取資訊的主要途徑,以及媒體與商家連接使用者最高效的媒介。

譬如,據不完全統計,在微信上盤踞著近3000萬大大小小的公眾號,平均一篇圖文消息約包含13張圖片;各大領域電商也愈加依賴于一張美圖的穿透力;此外,在中國多達300萬的APP中,圖片的身影無處不在——不誇張地說,

圖片已成為移動互聯網的“基礎設施”,回想下,你上次流覽一整份純文字資訊是什麼時候?

然而,頗為諷刺的是,與正在享受內容紅利,並已形成穩定生態的文字、音樂與短視頻不同,圖片內容的價值尚未被釋放,圖片創作者在這一輪內容浪潮中呈現嚴重缺位元狀態,人們仿佛預設,他們的貢獻是天經地義。

為什麼?理由其實老生常談:版權

從行業角度講,

在前移動互聯網時代,圖片版權幾乎與“個人”無關,而是面向媒體和廣告公司的2B生意,但如前所述,隨著各運營主體對圖片的需求激增,圖片市場正在從小眾專業市場,變成大眾海量市場——而這也意味著更多人對圖片版權的漠視。

根據《2017中國網路版權產業發展報告》顯示,2016年中國網路核心版權產業的行業規模突破了5000億元,以文學、視頻和音樂為主體的使用者付費模式迅猛發展,

而網路圖片的市值幾乎忽略不計——與之相對,在侵權盜版上,2016年所有網路侵權案件中,網路圖片侵權案排名第二,占24%。以海澱法院為例:2015年圖片侵權案件有1000例,2016年2000例,2017年將達4000例。我看到的另一份報告顯示:目前國內正版圖片交易網站流量,只占到行業總流量的10%左右。

在我看來,圖片版權問題嚴重的原因有二:一是與其他媒介相比,公眾對圖片版權的意識較弱,小到微信公眾號,

大到廣告和企業畫冊,從網上隨便找圖,不問出處,已成常態;二是圖片維權成本高,不難發現,當下提出侵權訴訟的多為機構和知名攝影師,但更多“長尾”圖片作者,尤其是作品單一的作者,提起訴訟的官司很少見,雖易勝訴,但與微薄的賠償金相比,付出的包括時間在內的維權成本還是太高了。

當然,硬幣總有兩面,沒人會懷疑,就像在文學、音樂和視頻市場已經發生的那樣,

圖片版權市場勢必日趨正規化,補上內容版權市場最後這塊重要版圖。這也意味著,圖片很可能是下一個掀起版權風暴的新藍海市場。而作為大眾最重要的圖片搜索管道,百度也順勢成為BAT中首個進入圖片行業的巨頭。

作為每天為數億計使用者提供圖片檢索的入口,他們正試圖以多種方式為版權機構和內容生產者賦能,曾推出面向內容生產者的百度“源”計畫,以及面向圖片機構的版權開放平臺。最近,在此基礎上,他們又上線了百度版權衛士,以説明合作攝影師和圖片機構進一步打擊盜版,繼續夯實版權之於圖片市場的根基性。

而這對整個圖片市場,圖片生產者和機構,以及大眾來說,或許都是一種良性共贏。

打擊侵權的一套“組合拳”

或許是出於解決圖片侵權問題的困難性,在這件事上,作為第一個進入圖片市場的巨頭,百度選擇打一套“組合拳”。

較早之前,針對攝影師和設計師等圖片內容生產者,百度利用自身技術和流量優勢,為其打造了作品展示平臺,開展了百度“源”計畫。旨在通過完善的成長體系和多元的曝光管道,提升作品和個人的價值。具體來說,在全面調研和充分理解攝影師需求的基礎上,百度為攝影師提供了個人品牌主頁定制、百度圖片首頁封面推薦等權益。截至目前,已有近10000位攝影師申請入駐,上傳作品50萬張,獲得了千萬級別曝光量——要知道,在“源”計畫前,整個圖片市場都缺少一個具備權威性,且能被大眾搜索並快速認知的攝影師內容展示平臺。

而如果說“源”計畫得以幫助攝影師獲得價值感,那麼8月初上線的版權圖片開放合作平臺,則是面向圖片版權機構的一味強有力的“整合劑”。如你所知,目前國內版權行業混亂,經營中的版權圖庫數量多,卻參差不齊,各自為政,百度則試圖通過開放合作的形式吸引版權機構入駐,在為合作方提供更多商業機會同時,構建一個真正意義上大而全的版權圖片共用平臺,豐富和平衡版權圖片生態。目前百度已與行業90%的圖片版權機構展開合作,包括視覺中國、全景視覺、中國圖庫、匯圖網等20餘家,引入創意圖片、編輯圖片、全景圖片等3億版權圖片資料。

而最新上線的百度版權衛士,即是這套打擊侵權“組合拳”的又一利器,其物件導向就是加入百度“源”計畫的內容生產者,和加入版權開放平臺的合作方。

具體而言,百度版權衛士試圖在聚合國內外海量版權圖片資源的基礎上,結合人工智慧,通過檢索技術覆蓋全網千億級數據,建立版權圖片智慧監測平臺——也就是說,用戶在上傳自己的版權圖片後,百度版權衛士可以通過圖像識別與檢索技術做到全天候精確搜索(目前識圖準確率已超過99%,這在很大程度上解釋了,為什麼BAT中是技術最具優勢的百度率先進入圖片行業),極速為圖片擁有者提供全網侵權圖片掃描,智慧分析盜版線索,最快2小時即可產出報告,細節精確到侵權時間、頁面、圖片位址。

此外,百度版權衛士還與可信時間戳記合作,聯合保障圖片版權。可信時間戳記通過簽發電子證書,證明電子資料/檔在一個時間點上已經存在且內容保持完整,未被更改,加入百度“源”計畫的攝影師在後臺上傳作品時可勾選時間戳記選項。

如前所述,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圖片價值巨大,但長久以來這種價值並未轉化為實際的生產力——如今,得益於百度強大的AI技術,以及流量入口優勢,這種價值轉化的過程,或許才剛剛開始。

新秩序的建立

那麼下一個問題是:版權衛士,以及這套“組合拳”意味著什麼?

如你所知,在科技領域,巨頭的入場通常會帶來某種質變。可以預見,隨著BAT中百度率先關注並深耕圖片市場,在技術和流量優勢的加持下整合圖片資源,為圖片創作者和機構賦能,發揮巨頭的示範效應,整個圖片市場勢必提升內部版權意識,最終日趨規範化——要知道,全球圖片版權市場規模100億美元以上,根據視覺中國集團創始人柴繼軍的介紹,中國圖片的合理市場空間每年應在120億元至130億元,如此巨大市場,規範化之後,未來頗為可期。

當然了,圖片市場的最大基石,是不斷揮灑稟賦的圖片內容創作者,以及眾多圖片機構。對他們來說,侵權都是長久以來最大的痛點。而受益於百度對自身內容生態的構築,以及人工智慧技術在圖片版權行業的落地,內容創作者和圖片機構得以從技術層面打擊侵權行為,從而收穫他們遲來的利益。

另外,百度這套組合拳在打擊侵權同時,也在不斷完善用戶搜索體驗,更便捷的獲取資訊。更重要的是,作為大眾每天最重要的圖片檢索入口,百度此舉也將逐步培養公眾對於“圖片是有版權”的觀念認知。要知道,在任何領域,推進事物向美好方向的演進一直有兩股力量:技術進步與觀念更新。可以預見,百度這套組合拳,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大眾對圖片版權觀念的水位,最終自下而上地將圖片市場變得更好。

在未來,圖片之於內容世界的地位,只會日趨高企(互聯網女皇Mary Meeker就曾提到,未來很多搜索行為都是基於圖片)。而地位的提升無疑需要以版權為基礎——好在,內容版權的環境變化已非常明朗,過去幾年,昔日那些被認為互聯網上應“免費”的內容,都因版權清晰步入付費時代,為什麼圖片不呢?

我相信,隨著巨頭的入場,從現在開始,遵循著音樂和視頻等其他內容載體的腳步,圖片市場將構建一種以版權為核心價值的新秩序。這種新秩序的建立,也正是圖片市場黃金時代來臨的先兆。

李北辰/文

以及面向圖片機構的版權開放平臺。最近,在此基礎上,他們又上線了百度版權衛士,以説明合作攝影師和圖片機構進一步打擊盜版,繼續夯實版權之於圖片市場的根基性。

而這對整個圖片市場,圖片生產者和機構,以及大眾來說,或許都是一種良性共贏。

打擊侵權的一套“組合拳”

或許是出於解決圖片侵權問題的困難性,在這件事上,作為第一個進入圖片市場的巨頭,百度選擇打一套“組合拳”。

較早之前,針對攝影師和設計師等圖片內容生產者,百度利用自身技術和流量優勢,為其打造了作品展示平臺,開展了百度“源”計畫。旨在通過完善的成長體系和多元的曝光管道,提升作品和個人的價值。具體來說,在全面調研和充分理解攝影師需求的基礎上,百度為攝影師提供了個人品牌主頁定制、百度圖片首頁封面推薦等權益。截至目前,已有近10000位攝影師申請入駐,上傳作品50萬張,獲得了千萬級別曝光量——要知道,在“源”計畫前,整個圖片市場都缺少一個具備權威性,且能被大眾搜索並快速認知的攝影師內容展示平臺。

而如果說“源”計畫得以幫助攝影師獲得價值感,那麼8月初上線的版權圖片開放合作平臺,則是面向圖片版權機構的一味強有力的“整合劑”。如你所知,目前國內版權行業混亂,經營中的版權圖庫數量多,卻參差不齊,各自為政,百度則試圖通過開放合作的形式吸引版權機構入駐,在為合作方提供更多商業機會同時,構建一個真正意義上大而全的版權圖片共用平臺,豐富和平衡版權圖片生態。目前百度已與行業90%的圖片版權機構展開合作,包括視覺中國、全景視覺、中國圖庫、匯圖網等20餘家,引入創意圖片、編輯圖片、全景圖片等3億版權圖片資料。

而最新上線的百度版權衛士,即是這套打擊侵權“組合拳”的又一利器,其物件導向就是加入百度“源”計畫的內容生產者,和加入版權開放平臺的合作方。

具體而言,百度版權衛士試圖在聚合國內外海量版權圖片資源的基礎上,結合人工智慧,通過檢索技術覆蓋全網千億級數據,建立版權圖片智慧監測平臺——也就是說,用戶在上傳自己的版權圖片後,百度版權衛士可以通過圖像識別與檢索技術做到全天候精確搜索(目前識圖準確率已超過99%,這在很大程度上解釋了,為什麼BAT中是技術最具優勢的百度率先進入圖片行業),極速為圖片擁有者提供全網侵權圖片掃描,智慧分析盜版線索,最快2小時即可產出報告,細節精確到侵權時間、頁面、圖片位址。

此外,百度版權衛士還與可信時間戳記合作,聯合保障圖片版權。可信時間戳記通過簽發電子證書,證明電子資料/檔在一個時間點上已經存在且內容保持完整,未被更改,加入百度“源”計畫的攝影師在後臺上傳作品時可勾選時間戳記選項。

如前所述,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圖片價值巨大,但長久以來這種價值並未轉化為實際的生產力——如今,得益於百度強大的AI技術,以及流量入口優勢,這種價值轉化的過程,或許才剛剛開始。

新秩序的建立

那麼下一個問題是:版權衛士,以及這套“組合拳”意味著什麼?

如你所知,在科技領域,巨頭的入場通常會帶來某種質變。可以預見,隨著BAT中百度率先關注並深耕圖片市場,在技術和流量優勢的加持下整合圖片資源,為圖片創作者和機構賦能,發揮巨頭的示範效應,整個圖片市場勢必提升內部版權意識,最終日趨規範化——要知道,全球圖片版權市場規模100億美元以上,根據視覺中國集團創始人柴繼軍的介紹,中國圖片的合理市場空間每年應在120億元至130億元,如此巨大市場,規範化之後,未來頗為可期。

當然了,圖片市場的最大基石,是不斷揮灑稟賦的圖片內容創作者,以及眾多圖片機構。對他們來說,侵權都是長久以來最大的痛點。而受益於百度對自身內容生態的構築,以及人工智慧技術在圖片版權行業的落地,內容創作者和圖片機構得以從技術層面打擊侵權行為,從而收穫他們遲來的利益。

另外,百度這套組合拳在打擊侵權同時,也在不斷完善用戶搜索體驗,更便捷的獲取資訊。更重要的是,作為大眾每天最重要的圖片檢索入口,百度此舉也將逐步培養公眾對於“圖片是有版權”的觀念認知。要知道,在任何領域,推進事物向美好方向的演進一直有兩股力量:技術進步與觀念更新。可以預見,百度這套組合拳,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大眾對圖片版權觀念的水位,最終自下而上地將圖片市場變得更好。

在未來,圖片之於內容世界的地位,只會日趨高企(互聯網女皇Mary Meeker就曾提到,未來很多搜索行為都是基於圖片)。而地位的提升無疑需要以版權為基礎——好在,內容版權的環境變化已非常明朗,過去幾年,昔日那些被認為互聯網上應“免費”的內容,都因版權清晰步入付費時代,為什麼圖片不呢?

我相信,隨著巨頭的入場,從現在開始,遵循著音樂和視頻等其他內容載體的腳步,圖片市場將構建一種以版權為核心價值的新秩序。這種新秩序的建立,也正是圖片市場黃金時代來臨的先兆。

李北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