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每天讀本書:今日推薦《3001:太空漫遊》

關於作者

亞瑟·克拉克,世界現代科幻三巨頭之一,

具有深厚的數學和物理專業背景,在科幻領域分別拿到三個雨果獎和三個星雲獎, 1986年被美國科幻作家協會授予終生成就獎,是這個時代最偉大的科幻大師和太空預言家。

關於本書

《太空漫遊》是克拉克的代表作,這本書是《太空漫遊》四部曲的最後一部,寫作時間距離第一部過去了29年,在小說裡則是跨越千年,作者為我們描述了一個來自3001年的世界。作為四部曲的大結局,

情節串聯了前三部的人物和故事,人類展開了對命運的終極反抗。

核心內容

本書的思想核心是:在一千年以後的世界,發達的文明水準很輕鬆將第一部犧牲的宇航員普爾救活。普爾以極端手段再次獨闖木衛二,從曾經的摯友、現在的超級人類鮑曼那裡,得知了主宰要消滅人類的意圖。最終,在這一場低對高的文明反間戰中,人類獲勝。

一、前情回顧

銀河系裡的超級文明“主宰”在銀河系到處扶植別的生命,

就像一個人在菜園子裡到處種菜一樣。在人類還是猿人的時候,他就扶植了人類。主宰還吸收了三位人類陣營的成員,把他們變成了半人半神的狀態來協助管理人類。在前兩部裡,大家的關係比較融洽,但到了第三部,人類違背了主宰的禁令。

二、普爾活了

3001年,人類已經完成了對整個太陽系的殖民佔領——除了禁地木衛二。某一天一艘正在正常作業的太空船,

突然接到了一個任務,去地球和木星之間拯救一位人類宇航員,這個人就是第一部中被人工智慧殺死的普爾。宇宙空間的絕對零度讓他的屍體保存完好,冰封了千年的普爾,被救活了。

三、3001年的生活

3001年的人類已經完成了種族大融合,能夠通過一個叫“腦帽”的人機互聯裝置迅速獲取知識,並且為了配合已經擴大到整個太陽系的生活半徑,大部分都生活在海拔3萬米的太空環上。

通過腦帽,普爾很快就適應了新千年的生活,同時琢磨著用現在的便利條件,去完成被冰封前未完成的夙願。

四、普爾到木星

普爾從地球乘坐星際航班降落在木衛三的狼神市,這裡有4萬常住人口,是地球在整個木星系統的集中辦事處。狼神市大學有一個教授,專門在研究附近經常出現的一個神秘鬼魂,普爾認為這就是他曾經的好友、現在的人類守護神鮑曼。

五、普爾獨闖木衛二

為了見到飄忽不定的鮑曼,普爾決定獨闖木衛二,用曾經的交情和犯規的極端方法來賭一把。鮑曼果然現身。除了敘舊,鮑曼還告訴了普爾一條關乎全人類命運的重要消息,這讓普爾憂心忡忡,第一時間飛回了地球。

六、最後的結局

鮑曼的資訊是:主宰決定除掉人類這個不聽話的生命,任務交由鮑曼執行,但鮑曼捨不得自己的人類同胞,就一邊利用宇宙中資訊往返產生的時間差來拖延,一邊透露消息給人類,希望人類能找到自救的辦法。對人類來說,這是一場無從下手的戰爭,從物質層面完全找不到著力點,最終,人類決定打資訊戰,並且取得了勝利。

金句

1. 敵人在哪裡,不知道。敵人是什麼形態,不知道。文明到了什麼程度,不知道。而且,人類掌握的所有武器,無非都是通過改變物質的分子組合形態的武器,冷兵器、熱兵器、核武器都是,但是現在面對的這個敵人,是一個非物質的狀態,人類根本就無從破壞。

2. 只要是一種生命,歸根結底它是一種資訊。所謂主宰這種生命,無非就是在一個空間裡,用主宰的資訊方式重新編碼了所有微粒的相對位置。那你只要是有序的,我就有辦法破壞你。因為病毒就是一個微觀的粒子重構器。所以,用病毒侵入主宰體內,然後一點點侵蝕他的資訊架構,在科學上是說得通的。

3. 在小說和電影裡,每個人物做出重大抉擇的時候,都要遵循他以往的人物設定。如果鮑曼在之前的情節裡,是一個特別冷血、特別追求效率,像一個政客的那種性格,那人類可能就要完蛋了,因為他一定會執行主宰的指令。

4. 魯迅說過一句話,悲劇就是將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喜劇就是把那些無價值的東西撕破給人看。但克拉克的這個小說,既沒有那種戰勝惡魔的喜悅,也沒有正義失敗的悲涼,好像兩邊不靠。要總結成一句話,這部小說說的是:一幫不夠好的人類,打敗了一個不夠壞的神。

5. 如果你看完之後,不是痛快淋漓的,而是有一種不安,那說明你是有敬畏之心的,那你可能偏向是一種更溫順的世界觀和宗教觀。但如果你看完之後,覺得人類幹得好,什麼宇宙老大哥,都是紙老虎,人擋殺人,佛擋殺佛,那你的宗教觀就更偏向克拉克那一邊。你的第一反應就是你的深層性格。

6. 其實,克拉克向我們傳達的是一種我們曾經很熟悉,但現在又有點漸漸遠去的左派價值觀。就是《國際歌》裡唱的那句話——從來就沒有什麼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創造人類的幸福,全靠我們自己。

本期編輯:警曉鴻

就一邊利用宇宙中資訊往返產生的時間差來拖延,一邊透露消息給人類,希望人類能找到自救的辦法。對人類來說,這是一場無從下手的戰爭,從物質層面完全找不到著力點,最終,人類決定打資訊戰,並且取得了勝利。

金句

1. 敵人在哪裡,不知道。敵人是什麼形態,不知道。文明到了什麼程度,不知道。而且,人類掌握的所有武器,無非都是通過改變物質的分子組合形態的武器,冷兵器、熱兵器、核武器都是,但是現在面對的這個敵人,是一個非物質的狀態,人類根本就無從破壞。

2. 只要是一種生命,歸根結底它是一種資訊。所謂主宰這種生命,無非就是在一個空間裡,用主宰的資訊方式重新編碼了所有微粒的相對位置。那你只要是有序的,我就有辦法破壞你。因為病毒就是一個微觀的粒子重構器。所以,用病毒侵入主宰體內,然後一點點侵蝕他的資訊架構,在科學上是說得通的。

3. 在小說和電影裡,每個人物做出重大抉擇的時候,都要遵循他以往的人物設定。如果鮑曼在之前的情節裡,是一個特別冷血、特別追求效率,像一個政客的那種性格,那人類可能就要完蛋了,因為他一定會執行主宰的指令。

4. 魯迅說過一句話,悲劇就是將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喜劇就是把那些無價值的東西撕破給人看。但克拉克的這個小說,既沒有那種戰勝惡魔的喜悅,也沒有正義失敗的悲涼,好像兩邊不靠。要總結成一句話,這部小說說的是:一幫不夠好的人類,打敗了一個不夠壞的神。

5. 如果你看完之後,不是痛快淋漓的,而是有一種不安,那說明你是有敬畏之心的,那你可能偏向是一種更溫順的世界觀和宗教觀。但如果你看完之後,覺得人類幹得好,什麼宇宙老大哥,都是紙老虎,人擋殺人,佛擋殺佛,那你的宗教觀就更偏向克拉克那一邊。你的第一反應就是你的深層性格。

6. 其實,克拉克向我們傳達的是一種我們曾經很熟悉,但現在又有點漸漸遠去的左派價值觀。就是《國際歌》裡唱的那句話——從來就沒有什麼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創造人類的幸福,全靠我們自己。

本期編輯:警曉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