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作勢:一個中國網紅是怎樣煉成的

上世紀紅遍大江南北的“四大天王”,如今也都到了知天命的年紀。張學友和劉德華家庭美滿,黎明也曾進入過婚姻的殿堂。只有郭富城,在人們的潛意識裡,恐怕他會一直玩下去。

但沒想到前兩天,郭富城和交往兩年的女友方媛被曝已經註冊登記,而且女方已經懷有身孕。大家都沒有想到天王車開的慢了,人居然也定下來了。

一樁婚訊,本來應該收穫全網祝福,但到郭富城和方媛這裡,大部分的意見卻還是吐槽。沒辦法,因為這位天王嫂,

是個不折不扣的網紅。

網紅網紅,正所謂網路紅人,有名氣有熱度,原本應該是個肯定詞。但在當下的語境中,說誰是網紅,多多少少就帶點輕飄飄的眼光了。

在大眾思維裡,王思聰、羅志祥、林更新、鄭愷因為和網紅牽扯或者戀愛過,而自動被化進鄙視鏈的底端。

不是大家對網紅有天然的偏見,只是她們的套路實在太一致了:模特出身、整容起家、假街拍上癮、開淘寶店圈錢、和男明星交往……出處如流水線一般工整,去路又那麼整齊劃一。

可是如果你移步到她服裝店頁面,並不會看出太多的design,

賣的款式要麼打山寨名牌的擦邊球,要麼是百搭爆款配名牌包包鞋子強行提升圖片檔次,末了還要都跟一句“小香風”。

店鋪首頁

不知道去掉兩萬多的包和巴黎的外景地,她那售價199的裙子和398的風衣是不是依然能“好像看起來很高級”。

像方媛這樣自帶網路熱度卻跑去開淘寶賣衣服的,一抓一大把,她們每件單品的月銷售量,累積下來都能輕而易舉突千破萬。

愛網購的女生們在挑款時總是視覺優先,被拍(xiu)的精緻的賣家秀蒙蔽雙眼。雖說心裡可能會掠過那麼一陣的“會不會實物不夠好?”但轉頭一想,

反正比商場專櫃便宜多了,又夠“百搭”,那麼下單也不心疼。

於是循環往復,網紅們得名又得利,在有色眼光的籠罩下,照樣賺得盆滿缽滿。

這樣的成功,現今的網紅們只能算是跟風成功。因為作勢君早就想要帶大家回憶一下網紅經濟的開山鼻祖,博客時代的嗆口小辣椒。

2011年

早期她們的長相打扮都比較偏甜美可愛風。

2008-2010年

2017年

要說中國“帶貨”界的開天闢地,把功勞歸在她倆頭上可一點都不過分。

如果零零後對這對雙胞胎姐妹陌生,那麼作勢君先簡單科普一下:她們在08年開通網易博客後逐漸走紅,最火的時候博客平均日訪問量20萬,累計訪問量現在超過4億,排網易前三。

她們網易博客的頁面

和現在時尚博主總是會分享一些時尚資訊不同,嗆口小辣椒的日誌們非常私人化,多是一些拍的文藝又少女的生活照、心情日記和私物推薦。

看看這個自拍的手機就知道年代有多久遠

好看的風景配上實穿的衣服,她們8年前的照片對現今淘寶女裝店鋪的影響依然深入骨髓。

而且教人驚歎的是,她們並不是專業時尚人士,也不是野心勃勃的養成系賣家。嗆口小辣椒姐妹就是普通職員,穿的也都不是名牌,而是淘寶上“淘”的平價單品。

可能她們的穿搭甜美又接地氣,沒有特別難懂的時尚理論和結構,剛巧適合大眾女孩審美,於是粉絲們常常會在她們的日誌下留言求問服裝品牌和購買連結。

久問不如自己動手,有一部分網友還扒出她們的淘寶購買ID:各各大,來看她們到底買過些什麼,都在什麼地方買。

那些年淘寶店家都會跪求這兩姐妹光顧。只要誰曬出“各各大”的購買記錄,再配上嗆口小辣椒博客裡的“買家秀”,那麼這家店就會立刻火,從此不愁銷路。

這聽起來不就是現在“帶貨”最原始的形式麼?作勢君敢保證,曾經追過她們的女孩當年都搜過“辣椒款”。

2010年Vogue專訪

流蘇靴、機車包、雪地靴、針織披肩,當時這些單品在淘寶裡都寫著“嗆口小辣椒同款”的定語,誰會搜Balenciaga和Ugg啊。

只用了一年的時間,她們就從網路火到了現實裡。

當時很多名牌店的店員都遇到大量“辣椒粉”拿著她們博客裡的照片,去專櫃買同款。嗆口小辣椒能讓那時候她們穿的、用的任何單品都變得暢銷。

紐約時裝周DKNY秀場

那時候國內的女明星們還不流行集體去國外看秀湊熱鬧,卻已經有好多時尚品牌嗅到了這對中國It Girls的網路影響力,主動拋出橄欖枝,把她們請到異國秀場上給自家“增光”。

紐約時裝周Diesel秀場

甚至連向來高貴的Dior都對她們進行過好幾次官方邀請,讓她們以貴賓的身份出席巴黎時裝周。

與迪奧首席執行官Sidney Toledano

參加My Dior珠寶晚宴

Vogue、Elle、悅己等時尚雜誌,都找她們拍過大片。甚至她們還代言過美寶蓮BB霜。

廣告播出時,好多人都不敢相信,說美寶蓮為什麼會找她們?畢竟那個時候從“網紅”變“名人”的案例還太少,大家對於這樣的現象都有點陌生。

如果放在現在哪個網路紅人接了好代言,就是稀鬆平常的事情了。

而隨著她們越來越火,曾經的博客日誌畫風也發生了一點變化:她們開始背名牌包,開始穿大牌,一年四季好像都在外國旅行。日誌裡,她們也會“貼心”地標注好所有單品的品牌。

這時她們要“秀”,也不走含蓄路線了。品牌大Logo一定要正面露出。

還有現在網紅必備的技能:讓名牌包不經意、不小心地入鏡。她們很早就這樣拍了。

一部分一直關注的粉絲再看她們的博客,好像失去的原來的認同感:以前追博客是因為喜歡她們的衣服,而且價位自己也能輕鬆負擔。但當她們逼格變高,卻也意味著“草根感”和“可複製性”在慢慢流逝。

有人走,就有人留。也有很多粉絲伴隨她們一起長大,隨著經濟能力和消費水準的提高,小女生變輕熟☆禁☆女,粉絲們開始跟著小辣椒姐妹買一些入門級奢侈品。

人紅是非多,而且容易招黑。那時的各大論壇都充斥著扒嗆口小辣椒的身家起底。

兩人83年生,重慶人。姐姐叫尉丹,畢業于四川大學法律系;妹妹叫尉青,畢業于西南政法大學。她們的名字取自詩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那時大家“人肉”她倆,就詳細到這種程度。

有說她們家家境不俗,爸爸是第五法院的副院長,媽媽是原涪陵組織部副部長,外公是原涪林區區長,家人都是身處要職的重要人物。也有人說她們父母只是普通公務員的,可所有傳聞從沒得到過證實。

關於她們整容和PS的帖子也很多,而且回復數和點擊率都不低。

但早年嗆口小辣椒也發過視頻間接回應過,每個人在自己的相機裡肯定要比別人拍得好看,這是常態,而她們也不至於到“本人很醜”。

身世、整容、P圖,流言蜚語層出不窮。但讓她們受到質疑的,還是關於她們“收錢穿衣幫帶流”的“做托兒”論。反對的人都覺得,她們穿衣服不花錢還能拿代言費,靠著那些照片還能再籠絡一批粉絲,是“不誠實”,是“人品惡劣”。

其實國外很早就有這樣的模式,但當時國內的時尚博主也剛剛萌芽,這樣的現象真的不算普遍。她們要吃那第一口螃蟹,肯定會被爭議。

關於這點,大家現在反倒是變的很成熟了。畢竟在淘寶買明星同款的時候,也沒有見誰罵罵咧咧啊。

再多的爭議,感覺都沒有影響到這對姐妹。她們依然在自己的博客裡貼日常的造型和生活點滴。

她們會出席一些時尚活動,但是沒有大張旗鼓的宣傳和通稿,很多節目和採訪的邀約她們都拒絕了。嗆口小辣椒對於自己的定位很明確,就是安心的貼圖發文帶貨。

她們從來沒有削尖了腦袋往娛樂圈擠,也沒有順勢釣到大亨和金龜婿,也不需要大家認同她們的搭配有多麼高級和時髦。而是耕耘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過著對於“網紅”來說略過分低調的生活。

雖然她們的每一張圖都像是買家秀,但平常生活中女孩們就是喜歡得不行,就是能帶動銷量。

2015年姐妹倆也順勢創立了自己的品牌,正式成為了淘寶店主。但是她們賣的衣服很貼合姐妹倆自己的日常穿著風格,也不太會去模仿大牌爆款的版。

整容圈錢的網紅那麼多,為什麼作勢君要說嗆口小辣椒的段位高呢?大概是因為經過時間的流逝,有了後繼者們的對比,更能突顯她們比其他網紅更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擅長做什麼的優勢了。

她們紅的早,累計的粉絲群眾多,按理來說完全可以像現在的網紅一樣,開始瓜分時尚資源,轉型變明星,但她們卻從來沒有不切實際的企圖,只是安心做自己的事,憑自己的能力掙錢。

博客時代已經過去,她們的博客也在2015年8月停止了更新。嗆口小辣椒,也終要歸於平淡。

曾經的淘寶熱搜詞“嗆口小辣椒”現在已經慢慢被明星同款所取代,爆款也已經是楊冪的天下,嗆口小辣椒的時代隨著時間的洪流一去不復返了。但多年後,我們說起網紅歷史,少不了還要回顧一下她們。

抓住了網路的草根性,先于眾人成名,在網路紅利的原始積累期就開始嘗試名氣與穿搭拍圖技術的變現。她們的舉動很先鋒。

可能許多年輕的孩子,從來沒經歷過那個嗆口小辣椒街拍刷屏的年代,也會覺得她們的搭配無非是日系的改良版,但對於80後而言,她們的確是一代人最早的“網路帶貨”記憶。

2011年

早期她們的長相打扮都比較偏甜美可愛風。

2008-2010年

2017年

要說中國“帶貨”界的開天闢地,把功勞歸在她倆頭上可一點都不過分。

如果零零後對這對雙胞胎姐妹陌生,那麼作勢君先簡單科普一下:她們在08年開通網易博客後逐漸走紅,最火的時候博客平均日訪問量20萬,累計訪問量現在超過4億,排網易前三。

她們網易博客的頁面

和現在時尚博主總是會分享一些時尚資訊不同,嗆口小辣椒的日誌們非常私人化,多是一些拍的文藝又少女的生活照、心情日記和私物推薦。

看看這個自拍的手機就知道年代有多久遠

好看的風景配上實穿的衣服,她們8年前的照片對現今淘寶女裝店鋪的影響依然深入骨髓。

而且教人驚歎的是,她們並不是專業時尚人士,也不是野心勃勃的養成系賣家。嗆口小辣椒姐妹就是普通職員,穿的也都不是名牌,而是淘寶上“淘”的平價單品。

可能她們的穿搭甜美又接地氣,沒有特別難懂的時尚理論和結構,剛巧適合大眾女孩審美,於是粉絲們常常會在她們的日誌下留言求問服裝品牌和購買連結。

久問不如自己動手,有一部分網友還扒出她們的淘寶購買ID:各各大,來看她們到底買過些什麼,都在什麼地方買。

那些年淘寶店家都會跪求這兩姐妹光顧。只要誰曬出“各各大”的購買記錄,再配上嗆口小辣椒博客裡的“買家秀”,那麼這家店就會立刻火,從此不愁銷路。

這聽起來不就是現在“帶貨”最原始的形式麼?作勢君敢保證,曾經追過她們的女孩當年都搜過“辣椒款”。

2010年Vogue專訪

流蘇靴、機車包、雪地靴、針織披肩,當時這些單品在淘寶裡都寫著“嗆口小辣椒同款”的定語,誰會搜Balenciaga和Ugg啊。

只用了一年的時間,她們就從網路火到了現實裡。

當時很多名牌店的店員都遇到大量“辣椒粉”拿著她們博客裡的照片,去專櫃買同款。嗆口小辣椒能讓那時候她們穿的、用的任何單品都變得暢銷。

紐約時裝周DKNY秀場

那時候國內的女明星們還不流行集體去國外看秀湊熱鬧,卻已經有好多時尚品牌嗅到了這對中國It Girls的網路影響力,主動拋出橄欖枝,把她們請到異國秀場上給自家“增光”。

紐約時裝周Diesel秀場

甚至連向來高貴的Dior都對她們進行過好幾次官方邀請,讓她們以貴賓的身份出席巴黎時裝周。

與迪奧首席執行官Sidney Toledano

參加My Dior珠寶晚宴

Vogue、Elle、悅己等時尚雜誌,都找她們拍過大片。甚至她們還代言過美寶蓮BB霜。

廣告播出時,好多人都不敢相信,說美寶蓮為什麼會找她們?畢竟那個時候從“網紅”變“名人”的案例還太少,大家對於這樣的現象都有點陌生。

如果放在現在哪個網路紅人接了好代言,就是稀鬆平常的事情了。

而隨著她們越來越火,曾經的博客日誌畫風也發生了一點變化:她們開始背名牌包,開始穿大牌,一年四季好像都在外國旅行。日誌裡,她們也會“貼心”地標注好所有單品的品牌。

這時她們要“秀”,也不走含蓄路線了。品牌大Logo一定要正面露出。

還有現在網紅必備的技能:讓名牌包不經意、不小心地入鏡。她們很早就這樣拍了。

一部分一直關注的粉絲再看她們的博客,好像失去的原來的認同感:以前追博客是因為喜歡她們的衣服,而且價位自己也能輕鬆負擔。但當她們逼格變高,卻也意味著“草根感”和“可複製性”在慢慢流逝。

有人走,就有人留。也有很多粉絲伴隨她們一起長大,隨著經濟能力和消費水準的提高,小女生變輕熟☆禁☆女,粉絲們開始跟著小辣椒姐妹買一些入門級奢侈品。

人紅是非多,而且容易招黑。那時的各大論壇都充斥著扒嗆口小辣椒的身家起底。

兩人83年生,重慶人。姐姐叫尉丹,畢業于四川大學法律系;妹妹叫尉青,畢業于西南政法大學。她們的名字取自詩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那時大家“人肉”她倆,就詳細到這種程度。

有說她們家家境不俗,爸爸是第五法院的副院長,媽媽是原涪陵組織部副部長,外公是原涪林區區長,家人都是身處要職的重要人物。也有人說她們父母只是普通公務員的,可所有傳聞從沒得到過證實。

關於她們整容和PS的帖子也很多,而且回復數和點擊率都不低。

但早年嗆口小辣椒也發過視頻間接回應過,每個人在自己的相機裡肯定要比別人拍得好看,這是常態,而她們也不至於到“本人很醜”。

身世、整容、P圖,流言蜚語層出不窮。但讓她們受到質疑的,還是關於她們“收錢穿衣幫帶流”的“做托兒”論。反對的人都覺得,她們穿衣服不花錢還能拿代言費,靠著那些照片還能再籠絡一批粉絲,是“不誠實”,是“人品惡劣”。

其實國外很早就有這樣的模式,但當時國內的時尚博主也剛剛萌芽,這樣的現象真的不算普遍。她們要吃那第一口螃蟹,肯定會被爭議。

關於這點,大家現在反倒是變的很成熟了。畢竟在淘寶買明星同款的時候,也沒有見誰罵罵咧咧啊。

再多的爭議,感覺都沒有影響到這對姐妹。她們依然在自己的博客裡貼日常的造型和生活點滴。

她們會出席一些時尚活動,但是沒有大張旗鼓的宣傳和通稿,很多節目和採訪的邀約她們都拒絕了。嗆口小辣椒對於自己的定位很明確,就是安心的貼圖發文帶貨。

她們從來沒有削尖了腦袋往娛樂圈擠,也沒有順勢釣到大亨和金龜婿,也不需要大家認同她們的搭配有多麼高級和時髦。而是耕耘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過著對於“網紅”來說略過分低調的生活。

雖然她們的每一張圖都像是買家秀,但平常生活中女孩們就是喜歡得不行,就是能帶動銷量。

2015年姐妹倆也順勢創立了自己的品牌,正式成為了淘寶店主。但是她們賣的衣服很貼合姐妹倆自己的日常穿著風格,也不太會去模仿大牌爆款的版。

整容圈錢的網紅那麼多,為什麼作勢君要說嗆口小辣椒的段位高呢?大概是因為經過時間的流逝,有了後繼者們的對比,更能突顯她們比其他網紅更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擅長做什麼的優勢了。

她們紅的早,累計的粉絲群眾多,按理來說完全可以像現在的網紅一樣,開始瓜分時尚資源,轉型變明星,但她們卻從來沒有不切實際的企圖,只是安心做自己的事,憑自己的能力掙錢。

博客時代已經過去,她們的博客也在2015年8月停止了更新。嗆口小辣椒,也終要歸於平淡。

曾經的淘寶熱搜詞“嗆口小辣椒”現在已經慢慢被明星同款所取代,爆款也已經是楊冪的天下,嗆口小辣椒的時代隨著時間的洪流一去不復返了。但多年後,我們說起網紅歷史,少不了還要回顧一下她們。

抓住了網路的草根性,先于眾人成名,在網路紅利的原始積累期就開始嘗試名氣與穿搭拍圖技術的變現。她們的舉動很先鋒。

可能許多年輕的孩子,從來沒經歷過那個嗆口小辣椒街拍刷屏的年代,也會覺得她們的搭配無非是日系的改良版,但對於80後而言,她們的確是一代人最早的“網路帶貨”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