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三張表”講透初中三年,差距就在細微處!中學生媽媽看過來

初中三年是為中考而不斷向前的日子,初中三年如何成長,如何有規劃的學習?學習哥做好了初中三年成長歷程事件表,希望能讓各位家長心裡有個底~

初一

第一年,特別是第一學期,

孩子剛上初中,同學間大家不是太熟悉,孩子大部分還是在認真學習,但由於基礎和學習方法的差距,孩子的學習成績有差異,在基礎上,主要是表現在語文的學習上,語文又主要表現在閱讀理解和寫作水準上,小學語文基礎好壞,立即就能表現出來。

在這個階段,家長主要應該關注孩子的學習方法和學習效率方面上,一年級應該是比較輕鬆的,在這階段,主要在擴大孩子知識面和閱讀上面。

到了初二初三就沒有多少時間進行閱讀名著了。從初一開始,英語作為主要科目,一定要孩子認真對待,對英語的學習,沒有別的,主要就是要多聽、多讀、多練,英語一年級的成績把孩子學習的責任心表現得充分,只有很少的孩子學習語言有障礙,才不是責任心的問題。

初一一般來講,作業還是比較少的,大部分能在規定的自習時間內完成作業。

★初一全年成長歷程事件表 ★

初二

到初二,是最關鍵的一年。在這個時期,別出現學習拖欠現象,否則,要在更緊張的初三來補初二的虧欠帳,是更困難的事。

在這個年齡,孩子出現喜歡異性的現象,很容易在這方面處理不當,而影響學習的情況,家長必須正確引導。

為了應付老師和家長,班上出現了考試對答案和作業抄的現象,抄作業有兩種情況:

一是時間有限,各科老師為了使自己教的科目考試成績好,而加大作業量,使半數以上的孩子完不成作業,很多孩子課間和飯後都不休息,包括午休時間都在趕作業,而有的就只有抄了。

二是為了有更多的時間玩,貪玩的孩子當然是抄作業最多的。抄作業最明顯的是,抄的作業書寫快而不工整,

有經驗的老師肯定是能看出來的,但未必老師要給家長講。

★初二全年成長歷程事件表 ★

初三

到了畢業的年級,老師們為了留出時間進行最後的總複習,教學進度明顯加快,應該說,大部分的孩子都能認真學習,但到了初三,在學習任務很重的情況下,

要想成績得到大幅度的提高,是很困難的。在初二因貪玩而成績下降的學生,想改正貪玩的毛病,好好學習,但還是有部分孩子的自控能力比較差,不能下決心來改正缺點。

所以,最終還是有部分孩子在繼續玩。從孩子所在班級看,有20%屬於這種情況。即使能改進,成績能大幅度提高的可能性是比較小的。英語在初三是關鍵,完全可以大幅度提高成績的。初三的學習不再只是關注“點”,更多的是關注“面”,關注點與點之間的聯繫。中考複習有三種境界:

第一種境界:做一道題,會一道題。

第二種境界:做一道題,會一類題。

第三種境界:做一道題,會出一題

★初三全年成長歷程事件表 ★

很多前輩們是這麼總結初中學習的:初一相差不大,初二始分高下,初三天上地下。沒錯,這“天壤之別”其實就是在初中的三年學習生涯中細微差異的累積導致的。

初中三年應該注意哪些問題,才能少走彎路,順利通關?學習哥幫大家整理了過來人的經驗和教訓,家長幫助孩子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定能戰無不勝。

1.如何應對偏科問題?

我在初中時最不喜歡政治、歷史和地理,因為我覺得這幾科可能我一輩子也用不上。可能也有同學討厭物理、化學和數學吧?還有的同學只喜歡某一科,不去好好學其它的主科。尤其是副科,注意,是正副的副(這源于家長和老師潛移默化的影響)。因為不重要,所以不喜歡、不認真。

但是,大家應該知道一個事實,這些科目可能關乎以後我們的職業。而且現在學習的知識可能以後永遠都用不到,但是你在學習各種不同的科目時總結的各種各樣的學習方法、思維視角等都會伴隨你一生。在你遇到新問題的時候,你可以利用以前的經驗很快總結出解決新問題的方法。所以,我現在負責任地告訴大家:千萬不要偏科,任何科目對你都是至關重要的。

2.不要沉迷於遊戲

那時候,班裡很多人玩遊戲上癮,確實很耽誤學習,他們好幾個人中間考上好大學的只有一個,但是不要期待奇跡會發生在自己身上,不下一定的功夫無法達到目標這是肯定的。

現在還有很多孩子不願意離開微信QQ,是擔心沒自由,怕孤獨,怕沒有朋友,怕朋友離她而去,家長一定要告訴他,如果他的朋友連考學都不支持,那是真朋友嗎?要明白,自己有了自製力,脫離開了手機和遊戲,才能突圍去追求自己的夢想,成為不一樣的自己。

3.鍛煉身體非常重要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一旦生病請假回家,你就會缺掉好多課,而且老師也沒有時間幫你補。尤其要重視勞逸結合,決不能因為趕作業而不上體育課。

一個中考狀元這樣說:記得初三上期中考試前,我每天都要參加區運會的訓練,甚至考試期間我也要出來練長跑。有一些同學擔心這樣會耽誤學習,就請假不來訓練,而我卻堅持完成全部任務。最後我考試全級第一,區運會女子800米第四(2分49秒)。參加適度的體育鍛煉並不會耽誤學習,反而可以幫助緩解疲勞和緊張,提高晚自習的效率,考前晚上也不會失眠了。一個清華學霸這樣說:我們班今年有20個人報名參加北京國際馬拉松(全國報名的大學生只有5000人,清華就有3000人)——一是為了體驗一下,二是對自己的耐力很有信心。推薦大家多練習長跑,最好每天跑個1000米。相信吧,等你們到了一流大學需要熬夜做研究的時候,你們將會發現自己大學打下的身體健康根基是多麼重要。

4.關於怎麼學好初中課程

初中的知識難度係數不是很高,只要上課認真聽課,課後保質保量地完成作業就能掌握。智商的高低對知識的掌握影響並不大。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在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之後要自己找練習做,要學會及時地整理筆記,歸納總結。

整理筆記是一種很好的複習方法,初三時我很喜歡整理數學筆記,經常花大量的時間整理知識點和相應的錯題,好題。筆記可以按考點和模型,來源主要為知識梳理以及自己做過的錯題和好題。複習的時候,查缺補漏很關鍵,考前不用做太多難題,只要將練習冊和試卷中所有的錯題都弄懂即可。不懂的問題要及時問老師,問同學。在平時將錯題一一消滅,考試前就能從容不迫。每次一下課,班上的同學就會搶著去找老師答疑。哪怕我實在沒有問題可問,我也會站在一旁聽聽別人的疑問和老師的答覆。

5.怎樣利用時間

合理地利用時間很重要,初中尤其是到了初三,時間很緊,要爭分奪秒。晚上在宿舍等洗澡位置的時候可以聽聽英語,或背背古文。中午的時候我通常選擇留在課室裡面寫作業,比別人晚半個小時吃飯。這樣一來既可以避開飯堂的高峰期,又能完成部分作業。時間久了,日積月累,就會在時間上佔有絕對的優勢。

除了學會擠時間,更要學會充分地利用每一分每一秒,提高學習效率。我那個時候習慣每天中午和晚修後都會去自習室學習。自習室裡很安靜,周圍的同學都在奮筆疾書,這會形成一股壓力,促使我儘快靜下心。回到家後,我也會流連於吃的、玩的而無心學習。要知道,專注度和學習效率密不可分,實在無法獨立投入學習時,可以嘗試尋求有利的外部環境來調整狀態。

6.不要抱怨老師

初中時,我也曾經因為不喜歡政治老師而不喜歡上政治課,那時候的評價標準太簡單了,覺得講的風趣幽默、和顏悅色、讓人輕鬆的才是好老師,對講的很深奧的老師本能的排斥,其實想想,是自己這門課下的功夫少,總是處於一知半解的狀態,所以才“厭屋及烏”。

上大學之後發現,老師們講的課更深奧,誰也沒工夫手把手、條分縷析地教授每個學生。有一次上微機原理課,老師說,今天回去用Protel把課上的電路類比一下。同學們都說,我們是這輩子第一次聽說這個軟體。老師說:“這是電子工程人員必備的軟體。”轉身就走了。沒辦法,我們回去在圖書館熬了3天終於把這個軟體學會了。一次數學課,老師讓我們回去用MATLAB畫一個三維的圖形。同學們都說沒學過——這好像是數學系的一門必修課,老師只說了一句:“沒學過?回去學呀!”我們又是在圖書館耗了好幾天,基本弄明白了。所以,當你覺得有哪一科學得不太好的,一定不要埋怨老師,自己的努力才是成功的基石。

7.和父母融洽相處

初中時候,有些同學認為父母跟不上資訊時代的步伐,認為父母OUT了而不願與父母交流,打電話敷衍幾句,父母多說幾句都會被認為囉嗦,嫌煩,我覺得我們不應該被所謂的青春期、叛逆期控制了,畢竟這個世界上最無私愛著我們的就是我們的父母。

和父母通電話聊聊天是有必要的,一定要和父母保持融洽的關係,否則會影響雙方的心情。父母永遠是我們堅實的後盾,有親情的支持,我們腳步更加堅實穩定。

初三的學習不再只是關注“點”,更多的是關注“面”,關注點與點之間的聯繫。中考複習有三種境界:

第一種境界:做一道題,會一道題。

第二種境界:做一道題,會一類題。

第三種境界:做一道題,會出一題

★初三全年成長歷程事件表 ★

很多前輩們是這麼總結初中學習的:初一相差不大,初二始分高下,初三天上地下。沒錯,這“天壤之別”其實就是在初中的三年學習生涯中細微差異的累積導致的。

初中三年應該注意哪些問題,才能少走彎路,順利通關?學習哥幫大家整理了過來人的經驗和教訓,家長幫助孩子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定能戰無不勝。

1.如何應對偏科問題?

我在初中時最不喜歡政治、歷史和地理,因為我覺得這幾科可能我一輩子也用不上。可能也有同學討厭物理、化學和數學吧?還有的同學只喜歡某一科,不去好好學其它的主科。尤其是副科,注意,是正副的副(這源于家長和老師潛移默化的影響)。因為不重要,所以不喜歡、不認真。

但是,大家應該知道一個事實,這些科目可能關乎以後我們的職業。而且現在學習的知識可能以後永遠都用不到,但是你在學習各種不同的科目時總結的各種各樣的學習方法、思維視角等都會伴隨你一生。在你遇到新問題的時候,你可以利用以前的經驗很快總結出解決新問題的方法。所以,我現在負責任地告訴大家:千萬不要偏科,任何科目對你都是至關重要的。

2.不要沉迷於遊戲

那時候,班裡很多人玩遊戲上癮,確實很耽誤學習,他們好幾個人中間考上好大學的只有一個,但是不要期待奇跡會發生在自己身上,不下一定的功夫無法達到目標這是肯定的。

現在還有很多孩子不願意離開微信QQ,是擔心沒自由,怕孤獨,怕沒有朋友,怕朋友離她而去,家長一定要告訴他,如果他的朋友連考學都不支持,那是真朋友嗎?要明白,自己有了自製力,脫離開了手機和遊戲,才能突圍去追求自己的夢想,成為不一樣的自己。

3.鍛煉身體非常重要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一旦生病請假回家,你就會缺掉好多課,而且老師也沒有時間幫你補。尤其要重視勞逸結合,決不能因為趕作業而不上體育課。

一個中考狀元這樣說:記得初三上期中考試前,我每天都要參加區運會的訓練,甚至考試期間我也要出來練長跑。有一些同學擔心這樣會耽誤學習,就請假不來訓練,而我卻堅持完成全部任務。最後我考試全級第一,區運會女子800米第四(2分49秒)。參加適度的體育鍛煉並不會耽誤學習,反而可以幫助緩解疲勞和緊張,提高晚自習的效率,考前晚上也不會失眠了。一個清華學霸這樣說:我們班今年有20個人報名參加北京國際馬拉松(全國報名的大學生只有5000人,清華就有3000人)——一是為了體驗一下,二是對自己的耐力很有信心。推薦大家多練習長跑,最好每天跑個1000米。相信吧,等你們到了一流大學需要熬夜做研究的時候,你們將會發現自己大學打下的身體健康根基是多麼重要。

4.關於怎麼學好初中課程

初中的知識難度係數不是很高,只要上課認真聽課,課後保質保量地完成作業就能掌握。智商的高低對知識的掌握影響並不大。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在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之後要自己找練習做,要學會及時地整理筆記,歸納總結。

整理筆記是一種很好的複習方法,初三時我很喜歡整理數學筆記,經常花大量的時間整理知識點和相應的錯題,好題。筆記可以按考點和模型,來源主要為知識梳理以及自己做過的錯題和好題。複習的時候,查缺補漏很關鍵,考前不用做太多難題,只要將練習冊和試卷中所有的錯題都弄懂即可。不懂的問題要及時問老師,問同學。在平時將錯題一一消滅,考試前就能從容不迫。每次一下課,班上的同學就會搶著去找老師答疑。哪怕我實在沒有問題可問,我也會站在一旁聽聽別人的疑問和老師的答覆。

5.怎樣利用時間

合理地利用時間很重要,初中尤其是到了初三,時間很緊,要爭分奪秒。晚上在宿舍等洗澡位置的時候可以聽聽英語,或背背古文。中午的時候我通常選擇留在課室裡面寫作業,比別人晚半個小時吃飯。這樣一來既可以避開飯堂的高峰期,又能完成部分作業。時間久了,日積月累,就會在時間上佔有絕對的優勢。

除了學會擠時間,更要學會充分地利用每一分每一秒,提高學習效率。我那個時候習慣每天中午和晚修後都會去自習室學習。自習室裡很安靜,周圍的同學都在奮筆疾書,這會形成一股壓力,促使我儘快靜下心。回到家後,我也會流連於吃的、玩的而無心學習。要知道,專注度和學習效率密不可分,實在無法獨立投入學習時,可以嘗試尋求有利的外部環境來調整狀態。

6.不要抱怨老師

初中時,我也曾經因為不喜歡政治老師而不喜歡上政治課,那時候的評價標準太簡單了,覺得講的風趣幽默、和顏悅色、讓人輕鬆的才是好老師,對講的很深奧的老師本能的排斥,其實想想,是自己這門課下的功夫少,總是處於一知半解的狀態,所以才“厭屋及烏”。

上大學之後發現,老師們講的課更深奧,誰也沒工夫手把手、條分縷析地教授每個學生。有一次上微機原理課,老師說,今天回去用Protel把課上的電路類比一下。同學們都說,我們是這輩子第一次聽說這個軟體。老師說:“這是電子工程人員必備的軟體。”轉身就走了。沒辦法,我們回去在圖書館熬了3天終於把這個軟體學會了。一次數學課,老師讓我們回去用MATLAB畫一個三維的圖形。同學們都說沒學過——這好像是數學系的一門必修課,老師只說了一句:“沒學過?回去學呀!”我們又是在圖書館耗了好幾天,基本弄明白了。所以,當你覺得有哪一科學得不太好的,一定不要埋怨老師,自己的努力才是成功的基石。

7.和父母融洽相處

初中時候,有些同學認為父母跟不上資訊時代的步伐,認為父母OUT了而不願與父母交流,打電話敷衍幾句,父母多說幾句都會被認為囉嗦,嫌煩,我覺得我們不應該被所謂的青春期、叛逆期控制了,畢竟這個世界上最無私愛著我們的就是我們的父母。

和父母通電話聊聊天是有必要的,一定要和父母保持融洽的關係,否則會影響雙方的心情。父母永遠是我們堅實的後盾,有親情的支持,我們腳步更加堅實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