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最美法律服務人·上海地區候選人展播」最美監獄人民警察候選人:胡水清

題記

他們公正在心

他們執法為民

他們鐵肩擔道義

他們扶危助貧弱

他們將專業煉成鐵骨

他們用法治鑄就忠魂

他們,就是上海法律服務人

9月18日,司法部辦公廳(新聞辦)與新華網聯合主辦的“砥礪奮進的五年·司法行政故事”最美法律服務人主題宣傳活動正式啟動。

目前,上海地區8類18名“最美”候選人業已出爐,“法治上海”將對他們的事蹟進行系列展播。從今天起,讓我們記住他們的名字,記住他們的各自的“最美”。

全國展播結束後,

司法部將組織對各地候選人進行投票,

評選出全國“最美法律服務人”。

為了你心目中的“最美”,盡情打call吧!

大牆內的“紅絲帶”

上海市新收犯監獄民警

胡水清

胡水清,上海市新收犯監獄從事愛滋病罪犯管教工作的一名普通民警。十二年前,一次不尋常的選擇以及連續十二年的堅持,成就了他“大牆內的紅絲帶”稱號。十二年間,他從瞞著家人,到贏得家人的理解,冒著被感染的風險,

堅守在愛滋病犯管理教育的崗位上,他和他的“胡水清工作室”先後幫助300餘名愛滋病服刑人員走出絕望,為建設“平安城市”作出了獨特貢獻。近年來,他曾先後獲得第四屆上海市“平安英雄”、市五一勞動獎章、市職工道德建設十佳標兵、市監獄管理局優秀黨員、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

1

臨危受命,摸著石頭過河

為了適應愛滋病服刑人員集中管理教育和康復治療,上海市新收犯監獄承擔起集中關押愛滋病服刑人員的任務,

當時許多民警談“艾”色變,沒有人願意主動承擔這項工作。這時胡水清同志挺身而出,當他接受這項工作後,才發現遠遠沒有想像的那麼簡單。剛和愛滋病服刑人員接觸的時候,他經常噩夢連連,夢到被愛滋病患者咬,妻子也常常被他驚醒。面對家人的驚愕和不安,他只得撒謊搪塞,說睡前看《動物世界》夢見被蛇咬。直到5年後胡水清向妻子“坦白”真相,
從告訴妻子的那一天起,家人的理解與體貼更讓胡水清堅定了自己的選擇。期間,胡水清身邊的戰友不斷地更替,但他從沒有動搖過,始終踐行著“讓每一個生命美麗綻放”的誓言,成為“紅絲帶”最堅定的守護者。

工作的需要和家人的支援,讓胡水清決心要把“愛滋病”弄清楚,他放棄休息,去圖書館、醫院查閱資料,尋訪專家;走進門診去觀察愛滋病患者的病情,

潛心學習愛滋病知識。他憑著腳步與管教實踐,慢慢拓寬了愛滋病服刑人員的管理之路,從無到有、逐步摸索,通過開展課題攻關、調研彙編,形成了近16余萬字的《愛滋病犯實務與操作手冊》,涉及愛滋病犯和感染者的權利和義務、日常生活衛生、康復、就醫等一系列規章制度。在接下來的幾年時間裡,胡水清不斷摸索,嘗試組建各類興趣小組,開展健身操康復訓練、心理疏導、抗病毒治療等工作舉措,為愛滋病犯的改造和康復回歸創造了有利條件。

2

真情付出,喚醒冷卻心靈

從事愛滋病管理教育工作,胡水清最大感觸是,拿到診斷報告的愛滋病服刑人員,無一例外驚恐萬分,隨後走向兩個極端:破罐子破摔和抗拒改造。有一次,服刑人員吳某在入監例行體檢中,被檢查出感染了HIV病毒。當胡水清把病歷報告放在他面前時,吳某雙手顫抖,臉色蒼白,聲淚俱下地說:“我對不起家人,請警官一定要為我保密。”沒多久,吳某病情惡化,需及時辦理保外就醫。因無法聯繫到他的家人,胡水清遠赴雲南落實保外就醫事宜。他不顧隱隱發作的膽結石,經過三天三夜的輾轉奔波,終於在重重山巒中找到了吳某的家。眼前的景象讓他大吃一驚,破舊簡陋的幾間房子徒有四壁,一家人靠著吳犯妻子下礦井和年逾花甲的母親撿破爛維持生計。吳某的妻子表示,她們自己生活都非常困難,根本無力照料一個臥床的病人,還當場提出離婚要求。失望之余,胡水清留下路費,把身上剩餘的錢留給老人,重返上海。一路上,他一直在想著如何將工作進行下去,如何告訴吳犯這個現實……

胡水清知道,對這個特殊群體來說,親人的絕情對他們而言就是絕命。他開始給吳犯妻子寫信,通報吳犯在監獄的表現,同時與當地綜治辦、矯治辦、派出所聯繫,請他們從中協調……最終,吳犯收到了妻子第一封來信:“這次家人們決定接受你,是有感於離你最近的人——胡警官,他對你不拋棄不放棄,也給我們家帶來了希望!”吳犯把這封寶貴的家信緊緊貼在胸口,“撲通”一聲跪倒在胡水清面前。

像這樣的故事,幾乎每天都在發生。愛滋病這一字眼在一般人看來是那麼怵目驚心,但在胡水清和工作室戰友們的眼中,卻是一種責任。這些年,胡水清和他的同事們在生活上、精神上給予這個特殊群體以無微不至的關懷,當他們遇到離婚、子女撫養、財產糾紛等困難時,胡水清總能及時伸出援手,聯繫律師、志願者,幫助解除後顧之憂,使他們能夠安心改造。

3

破解難題,咬定青山不放鬆

2012年,以胡水清同志命名的“工作室”成立,愛滋病服刑人員的管理進入新階段。胡水清沒有停下探索的腳步,他帶領“工作室”成員全身心鋪在工作上,一支專業化的專管隊伍逐步成長起來。他和他的“胡水清工作室”在實踐中,探索出“管教並重、身心兼治、以文化人”的特色管教模式,形成了愛滋病發現、檢測、治療等一攬子管理制度,愛滋病犯管理工作更加規範和專業。雖然每一步都是“摸著石頭過河”,但正是胡水清的勇氣與韌勁,他和他的團隊不斷突破,取得了獄內“零傳染、零事故、零死亡”的工作成效。

近年來,胡水清平均每週加班、值班3天,因工作未能見到老母親最後一面,因工作未能陪妻子度過一個完整的週末……每當提起家人,他言語中總是充滿愧疚。如今,胡水清和戰友們依然堅持在這一特殊崗位上,努力將傷害自己、傷害別人的愛滋病罪犯,轉化成不傷害自己、不傷害別人、也不被別人傷害的社會人,讓他們重新融入社會,讓愛的“紅絲帶”飄得更高、飛得更遠。

想瞭解更多最美法律服務人候選人事蹟,請點擊閱讀原文~

法治上海綜合編輯

為愛滋病犯的改造和康復回歸創造了有利條件。

2

真情付出,喚醒冷卻心靈

從事愛滋病管理教育工作,胡水清最大感觸是,拿到診斷報告的愛滋病服刑人員,無一例外驚恐萬分,隨後走向兩個極端:破罐子破摔和抗拒改造。有一次,服刑人員吳某在入監例行體檢中,被檢查出感染了HIV病毒。當胡水清把病歷報告放在他面前時,吳某雙手顫抖,臉色蒼白,聲淚俱下地說:“我對不起家人,請警官一定要為我保密。”沒多久,吳某病情惡化,需及時辦理保外就醫。因無法聯繫到他的家人,胡水清遠赴雲南落實保外就醫事宜。他不顧隱隱發作的膽結石,經過三天三夜的輾轉奔波,終於在重重山巒中找到了吳某的家。眼前的景象讓他大吃一驚,破舊簡陋的幾間房子徒有四壁,一家人靠著吳犯妻子下礦井和年逾花甲的母親撿破爛維持生計。吳某的妻子表示,她們自己生活都非常困難,根本無力照料一個臥床的病人,還當場提出離婚要求。失望之余,胡水清留下路費,把身上剩餘的錢留給老人,重返上海。一路上,他一直在想著如何將工作進行下去,如何告訴吳犯這個現實……

胡水清知道,對這個特殊群體來說,親人的絕情對他們而言就是絕命。他開始給吳犯妻子寫信,通報吳犯在監獄的表現,同時與當地綜治辦、矯治辦、派出所聯繫,請他們從中協調……最終,吳犯收到了妻子第一封來信:“這次家人們決定接受你,是有感於離你最近的人——胡警官,他對你不拋棄不放棄,也給我們家帶來了希望!”吳犯把這封寶貴的家信緊緊貼在胸口,“撲通”一聲跪倒在胡水清面前。

像這樣的故事,幾乎每天都在發生。愛滋病這一字眼在一般人看來是那麼怵目驚心,但在胡水清和工作室戰友們的眼中,卻是一種責任。這些年,胡水清和他的同事們在生活上、精神上給予這個特殊群體以無微不至的關懷,當他們遇到離婚、子女撫養、財產糾紛等困難時,胡水清總能及時伸出援手,聯繫律師、志願者,幫助解除後顧之憂,使他們能夠安心改造。

3

破解難題,咬定青山不放鬆

2012年,以胡水清同志命名的“工作室”成立,愛滋病服刑人員的管理進入新階段。胡水清沒有停下探索的腳步,他帶領“工作室”成員全身心鋪在工作上,一支專業化的專管隊伍逐步成長起來。他和他的“胡水清工作室”在實踐中,探索出“管教並重、身心兼治、以文化人”的特色管教模式,形成了愛滋病發現、檢測、治療等一攬子管理制度,愛滋病犯管理工作更加規範和專業。雖然每一步都是“摸著石頭過河”,但正是胡水清的勇氣與韌勁,他和他的團隊不斷突破,取得了獄內“零傳染、零事故、零死亡”的工作成效。

近年來,胡水清平均每週加班、值班3天,因工作未能見到老母親最後一面,因工作未能陪妻子度過一個完整的週末……每當提起家人,他言語中總是充滿愧疚。如今,胡水清和戰友們依然堅持在這一特殊崗位上,努力將傷害自己、傷害別人的愛滋病罪犯,轉化成不傷害自己、不傷害別人、也不被別人傷害的社會人,讓他們重新融入社會,讓愛的“紅絲帶”飄得更高、飛得更遠。

想瞭解更多最美法律服務人候選人事蹟,請點擊閱讀原文~

法治上海綜合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