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特別提醒|秋繁小龍蝦養殖塘管理注意這幾點

9-11月,是小龍蝦產卵、孵化的高峰期。長江中下游進入11月份一直都是晴空萬里,豔陽高照,溫度近半個月都有18~20℃,很適合小龍蝦的繁育和生長。

有些小龍蝦養殖塘的水位基本上控制在30釐米左右了,

水溫也可以達到20℃左右,已經有很多的小龍蝦養殖塘發現了很多的抱卵蝦和已經脫膜的仔蝦了。那麼,在現階段的小龍蝦養殖塘的管理上,養殖戶應該抓住哪些重要措施以提高苗種的品質呢?

一合理佈局水草,安全除雜

有些老塘口的伊樂藻在9月份時已經有重返“茂盛森林”之勢了,

這種塘口要注意水草的覆蓋率,水草覆蓋面積不要超過池塘面積的60%,若養殖塘水草稀少的,要及時補栽水草,注意水草空間的合理分佈,讓水體與空氣有一定的交流。

對於除雜,一是除去池塘野雜魚,二是除去池埂上的雜草和遮蔽物。清除野雜魚,要根據養殖塘具體情況靈活處理。留有親蝦的養殖塘,發現有抱卵蝦或已有脫膜的仔蝦,

現階段千萬別用任何清塘類的和其他一些刺激性的藥物,這個階段的親蝦和仔蝦都很嬌弱,任何刺激性的東西對它們而言都可謂是“重型炸彈”,對它們都會產生強烈的刺激引起死亡現象,若沒留親蝦的養殖塘,抓緊時間清除野雜魚,然後及時解毒、調水。

清除池邊雜草和遮蔽物,主要是防止雜草隱藏老鼠、蛇等其他一些敵害生物乘隙攻擊小龍蝦,另外,一些較大的樹或草的根須盤根錯節,

容易在土壤中形成一個個的“天網”,辛苦掘洞的小龍蝦好不容易進入洞穴後,可能正有一個“天網”在等著它,精疲力盡的小龍蝦已無力掙脫“天網”,只會氣衰力竭而死於洞中,對來年的成活率造成很大的隱患。

二營造環境,促進發育

這裡所指的環境,是小龍蝦養殖塘的生物環境,也就是非生物環境和生物環境兩部分。具體地說,非生物環境包括水、水溫、光照、溶解氣體、營養鹽類和水體酸鹼度。

建議用水位控制水溫,定期改善養殖塘底部環境,確保溶氧度充足,穩定水體酸鹼度。

生物環境就是生活在養殖塘中的各種動物和植物,也就是水生植物(藻類)和水生動物(浮游動物)。建議保持水位穩且淺,水質“肥、活、嫩、爽”,水色和水體透明度要有日變化和周變化,確保養殖塘潔淨無青苔,浮游生物豐富。

一般地說,水溫在18~20℃的氣候下,是很適合仔蝦和幼蝦的生長發育的,所以必須抓住有限的條件,儘量延長仔蝦的培育期。

三合理投餌,協調好營養

出卵的仔蝦,以卵黃為營養,之後以輪蟲等小型浮游動物為食,隨著個體的不斷增大,攝食金酵素,親蝦和其他一些成蝦可投喂粗糧和小龍蝦配合飼料,做到葷素搭配,投料時要投在淺水氧氣豐富區,水岸結合處,蝦集中的地方可以適當多投一些,注意觀察蛻殼現象,蛻殼前兩天一定要注意補鈣,蛻殼後要記得增加投餌量。

將這幾點(除雜、環境、水溫、餌料)結合在當下的小龍蝦養殖塘的管理中,你將會發現滿塘的小龍蝦歡蹦亂跳,來年的產量也就在悄然無聲中金缽滿盤啦。

做到葷素搭配,投料時要投在淺水氧氣豐富區,水岸結合處,蝦集中的地方可以適當多投一些,注意觀察蛻殼現象,蛻殼前兩天一定要注意補鈣,蛻殼後要記得增加投餌量。

將這幾點(除雜、環境、水溫、餌料)結合在當下的小龍蝦養殖塘的管理中,你將會發現滿塘的小龍蝦歡蹦亂跳,來年的產量也就在悄然無聲中金缽滿盤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