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雙十一資料告訴你馬雲背後都是“顧家娘們”,男人都應該看看!

猶太人早就說過,世上最好賺錢的對象是:小孩、女人!

每年的“雙11”就是最好的證明,2016年雙11當天女性消費占比近7成,儘管今年的“雙11”預售規則複雜難解,還是有大把大把的女人乖乖交了定金,提前進入狂歡。

所以有人說,“中國女人花錢大方。要賺就賺女人的錢。”也有評論說,“馬雲成為首富,背後都是中國的敗家娘們!”

這些話給人的印象似乎是:中國男人辛苦賺錢,女人瀟灑花錢。

果真如此嗎?

還真不是。這種污蔑中國“半邊天”的言論必須要被批判。

其實,中國男人的老婆是世界上最好老婆之一,之所以說之一,是怕她們太驕傲。

01

“老婆大人買了啥?”

一般說來,在中國,是老婆大人掌握著家裡的財政大權。男人只留著應急開支,別的都是要上繳給老婆大人的。至於家裡財政大事,也基本都是老婆大人說了算。也真是男人在飯桌上吹牛(也)國(管)家(不)大(上)事,女人盤算著柴米油鹽。

資料也顯示,超8成的家庭消費由女性作出,

女性直接決定著家庭消費的數量和品質。

貓哥的朋友凡夫人,是雙十一戰場的老兵,離雙十一大戰還有30天時,她就早已將購物車塞滿膛,就待號角聲響,一鍵支付,萬包裹齊歸。

但是流覽著凡夫人的購物清單,貓哥發現居然除了凡夫人為自己採購的,大多數都來自于孩子的、丈夫的以及家庭生活必須品,一個女人的購物車包含了整個家庭的消費品。

凡夫人無奈的笑著說:哎呀沒辦法,

老公怕麻煩,但是家裡的東西總得有人置辦不是?

有人說,把錢上交老婆是維持家庭長治久安的重要工作。而資料恰好也應證了這一點:

60.7%的家庭中,女性掌握家庭財政大權

中國女性,尤其是成家的女性在雙十一各種買買買,但是從全年的“她消費”的主要構成中,我們可以發現:

女性並沒有將家庭資金主要流向瘋狂的剁手行徑,家庭理財資產配置為第一位74.9%,

消費則主要配置在飲食餐飲60.2%,教育文化48.7%以及旅遊出行38.3%。

也就是說,都是給“家”買的。

貓哥身邊那些普通家庭的女性朋友簡直是圍繞著老公和孩子轉的。傳說中的“拜金娘們”,動不動就要包包的,嗨,那也是你個窮屌絲娶不起的。

02

出門賺奶粉錢,回家給孩子餵奶

所以,婚姻就跟買買買一樣,你有多少錢就買多貴的東西,有什麼樣的能耐就娶什麼樣的老婆。

在中國傳統的平民婚姻家庭觀中,就像凡夫人的家庭一樣,“男主外,女主內”曾被認為是最好的家庭管理模式。

但時代變了,女人不再是在家帶孩子做飯,還能“頂起半邊天”,女人有著越來越多工作的機會,甚至,還有越來越多的女性成為家中另一根頂樑柱,一起頂起家裡的一片天。

從央視市場研究CTR-CNRS資料可以看出:2016年,女性中參加全職工作的比例接近67%,這個數字雖然比男性的80%少,但相較2014年的64%有所提升。越來越多的女性投入到工作中來,在經濟上也已經獲得更多獨立。

在孩子出生的第一年,凡夫人曾想過要不留在家中當全職太太專心照顧孩子,但是想著家裡那幾百萬的房貸,以及少一份收入即將面臨的拮据,凡夫人還是回到了工作崗位,“老公月薪1萬5,我月薪5千,房貸每月13000,也就是說,如果我不工作,老公的工資交完房貸,也許我們這個家連溫飽都成問題。”

EIU去年12月發佈的調查報告顯示,在亞洲8個地區的調查結果顯示,有41%的受訪女性表示,她們與丈夫同為家庭的經濟支柱,有8%的受訪女性表示,她們是家庭的唯一經濟支柱。報告稱,“這一趨勢在中國大陸尤為明顯,有62%的女性表示她們(與丈夫)共同養家糊口。”

如今的中國職場,把女人當男人用的公司比比皆是,但是女性在收入上比男性要少很多。

這就難為了中國的女性同胞們,在公司是任勞任怨的員工,回到家是伺候柴米油鹽醬醋茶的賢內助。

生活一下子進入了極難模式。

03

中國女性平均月薪僅為男性的77%

互聯網招聘平臺BOSS直聘發佈的《2016年中國性別薪酬差異報告》指出,中國女性平均月薪僅為男性的77%。在薪酬差距中,56%可由行業、地區、工作經驗和學歷等因素解釋,44%則不可解釋,可理解為性別差異或歧視。

隨著薪酬增加,差異也不斷增大。目前,我國約七成求職者的薪酬分佈在2000-6500元之間,其中女性勞動者更多分散在低薪區間。當月薪超過5000元時,女性人數開始明顯低於男性。

而且隨著工作年限越長,男女薪酬差異越明顯。報告顯示,1年以下工作經驗的男女勞動者薪酬差距僅為10%,當超過3年時,這一差異會變得非常明顯。

而《2017年全球性別差距報告》更是明確指出,男女想要在職場上完全實現性別平等,需再等217年!217年!217年!

除了有來自於職場一直存在的性別歧視問題,工作達到一定年限後,家庭事務對女性職場競爭力的影響開始凸顯。

生孩子、教育孩子、家務、照顧雙親,這些無償勞動,讓女性付出了更多,卻沒有薪酬回報。

貓哥要說,如果嫌老婆做的不夠好的,你算一下,老婆這些付出,要是請家政來做得付多少錢?

04

女性每天比男人多花費2.4小時用於無償勞動

有資料顯示,71.3%的家庭中女性在子女教育中占主導,62.1%的家庭中女性做家務更多(17.0%的受訪者說家務活男女做得一樣多)。雖然一半的受訪者說各自照顧自己的父母,但是仍有40.7%的表示在照顧父母方面,女性做得更多。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曾對29個主要成員國男性分擔家務的時間進行了調查。中國男性每天在照顧家人、購物和家務活上花費的時間只有1.52小時。而在相同的事情上,中國女性則每天投入了3.9小時,整整多了2.4小時。

這樣看來,似乎中國女性相對男性承擔了較多工作。凡夫人不禁感慨道:“在公司做牛做馬,回家還要伺候老公、孩子當保姆、當家教,有時候真的是心力交瘁,前段時間陪孩子做作業的媽媽不是特別火嗎,我真是太有同感了,想著找個家政小時工,後來換算了一下錢……還是忍忍就自己幹了。”

綜上,75%的女人壓力山大

每一個“敗家娘”們背後都有一段心酸的故事,所以啊,愛她就讓她買買買吧。

反正老婆過得好,穿得好、氣色好,最有面子的還是你啊!

從央視市場研究CTR-CNRS資料可以看出:2016年,女性中參加全職工作的比例接近67%,這個數字雖然比男性的80%少,但相較2014年的64%有所提升。越來越多的女性投入到工作中來,在經濟上也已經獲得更多獨立。

在孩子出生的第一年,凡夫人曾想過要不留在家中當全職太太專心照顧孩子,但是想著家裡那幾百萬的房貸,以及少一份收入即將面臨的拮据,凡夫人還是回到了工作崗位,“老公月薪1萬5,我月薪5千,房貸每月13000,也就是說,如果我不工作,老公的工資交完房貸,也許我們這個家連溫飽都成問題。”

EIU去年12月發佈的調查報告顯示,在亞洲8個地區的調查結果顯示,有41%的受訪女性表示,她們與丈夫同為家庭的經濟支柱,有8%的受訪女性表示,她們是家庭的唯一經濟支柱。報告稱,“這一趨勢在中國大陸尤為明顯,有62%的女性表示她們(與丈夫)共同養家糊口。”

如今的中國職場,把女人當男人用的公司比比皆是,但是女性在收入上比男性要少很多。

這就難為了中國的女性同胞們,在公司是任勞任怨的員工,回到家是伺候柴米油鹽醬醋茶的賢內助。

生活一下子進入了極難模式。

03

中國女性平均月薪僅為男性的77%

互聯網招聘平臺BOSS直聘發佈的《2016年中國性別薪酬差異報告》指出,中國女性平均月薪僅為男性的77%。在薪酬差距中,56%可由行業、地區、工作經驗和學歷等因素解釋,44%則不可解釋,可理解為性別差異或歧視。

隨著薪酬增加,差異也不斷增大。目前,我國約七成求職者的薪酬分佈在2000-6500元之間,其中女性勞動者更多分散在低薪區間。當月薪超過5000元時,女性人數開始明顯低於男性。

而且隨著工作年限越長,男女薪酬差異越明顯。報告顯示,1年以下工作經驗的男女勞動者薪酬差距僅為10%,當超過3年時,這一差異會變得非常明顯。

而《2017年全球性別差距報告》更是明確指出,男女想要在職場上完全實現性別平等,需再等217年!217年!217年!

除了有來自於職場一直存在的性別歧視問題,工作達到一定年限後,家庭事務對女性職場競爭力的影響開始凸顯。

生孩子、教育孩子、家務、照顧雙親,這些無償勞動,讓女性付出了更多,卻沒有薪酬回報。

貓哥要說,如果嫌老婆做的不夠好的,你算一下,老婆這些付出,要是請家政來做得付多少錢?

04

女性每天比男人多花費2.4小時用於無償勞動

有資料顯示,71.3%的家庭中女性在子女教育中占主導,62.1%的家庭中女性做家務更多(17.0%的受訪者說家務活男女做得一樣多)。雖然一半的受訪者說各自照顧自己的父母,但是仍有40.7%的表示在照顧父母方面,女性做得更多。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曾對29個主要成員國男性分擔家務的時間進行了調查。中國男性每天在照顧家人、購物和家務活上花費的時間只有1.52小時。而在相同的事情上,中國女性則每天投入了3.9小時,整整多了2.4小時。

這樣看來,似乎中國女性相對男性承擔了較多工作。凡夫人不禁感慨道:“在公司做牛做馬,回家還要伺候老公、孩子當保姆、當家教,有時候真的是心力交瘁,前段時間陪孩子做作業的媽媽不是特別火嗎,我真是太有同感了,想著找個家政小時工,後來換算了一下錢……還是忍忍就自己幹了。”

綜上,75%的女人壓力山大

每一個“敗家娘”們背後都有一段心酸的故事,所以啊,愛她就讓她買買買吧。

反正老婆過得好,穿得好、氣色好,最有面子的還是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