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太平天國通王膨脹有多恐怖,從最初的六王到後來竟然有2700多個王

話說在古代封王絕對是一種榮耀,因為當時皇帝之下就是諸王,王就代表著權力和榮耀。當然王也不是亂封的,例如漢代的非劉姓不能稱王,後世一些封王一般都只封皇族,

就比如說李淵的兒子李世民封秦王,李元吉封齊王。也有一種是憑實力封王例如西楚霸王項羽,魏王曹操,齊王韓信等人。這些人封王要麼就是一些做出貢獻的人,或者王公貴族。

後世一般都很少封王,清朝時期的曾國藩、李鴻章這種救國家於水火的名臣也就封了個侯爵而已,

這就能看出來王乃是國家重器,非蓋世名臣不得封王.但就是太平天國,一些阿貓阿狗隨便殺了幾個人都能封王,稍微管點事就能封王,天平天國僅僅5年的時間就封了2700多個王,真是氾濫如災,我們看看太平天國是如何封王的。

太平天國最初金田起義的時候,為了鼓舞士氣所以就封了幾個王。其中洪秀全是領袖,所以自稱天王,封楊秀清為東王、蕭朝為西王、馮雲山為南王、韋昌輝為北王、石達開為翼王。

這是太平天國第一次封王,王的含金量也比較高。這幾個人也個個驍勇善戰,為建立太平天國立下了汗馬功勞。所以這幾個人封王是毫無疑義的。之後洪秀全就開始了一路封王,基本上打下一個地方就封幾個王,以鼓勵軍心。

但是自從天京事變之後,東王被北王族滅,翼王因為職責北王而不得已逃走的,但是翼王上書天王殺了北王。但是之後洪秀全忌憚石達開的聲望就開始產生了謀害之意,石達開被迫逃出天京。這一次事變之後,洪秀全就大開封王門戶,並且任人唯親。當時的安王、福王、幹王就是他的兄弟,就是專門監視其他的王的。

之後的王越來越不值錢,稍微有點實權,打下點底盤都能封王,在天京失陷前,據不完全統計一共有2700多個王。一年封了600多個王,平均一天2個王,而按照當時太平天國的實力也就20多萬軍士,平均下來差不多100個人之中就有一個王。很顯然這個時候王已經不值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