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一代梟雄曹操為何不一統天下、其中究竟有什麼原因呢?

曹操戎馬一生,常年征戰,可惜一生未統一天下,也未稱帝。最直接的軍事方面,在官渡之戰擊敗袁紹以後,他最少有二次機會能一統天下,赤壁之戰和漢中之戰。在赤壁之戰前,

當時他一統北方,心腹之患劉備一路難逃,而江東的孫權也是政權不穩。從赤壁之戰前夕,曹操給孫權的心中就能看出,他已經把江東視為囊中之物。但實際上他在剛收復荊州就攻打江東已經就走錯了道路。

而當時的謀士也曾向曹操說此時攻打江東不是最佳的時機,

但他不聽,他低估了孫權甯為玉碎不為瓦全的決心和江東將士的能力。他還同樣的低估了劉備,劉備多次與他交手一直處於下風,使曹操又了輕敵之心,但自諸葛亮出山輔助的劉備已今非昔比,窮途末路的劉備卻聯合孫權突然反敗為勝。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礎。假如孫劉沒有聯合的話,即使在赤壁之戰以後曹操也有機會取勝,也怪他當初沒有除去劉備,
留下了禍患。

而漢中之戰又是曹操的另一個轉捩點,張魯的投降曹操本可以率軍入蜀,司馬懿建議曹操此刻動兵只是好機會,劉備剛剛得到宜州,根基尚未穩固,曹操先取漢中在進西川,劉備必定會被瓦解,而當時的曹操可能是受了赤壁之戰的影響不敢在輕易的用兵,

年老的他沒有輕易的出兵攻打劉備,而在幾年後漢中被劉備佔領,而在劉備佔領漢中的第二年曹操病逝。

在這四年期間曹操一點動作也沒有,導致自己前功盡棄。曹操後期已經不對軍事報有希望而更多的是偏向於政治了。

曹操當時還因為自己稱魏公的事,失去了重要的謀士荀彧,這在他的軍事上也有了不小的影響,荀彧的原則就是希望曹操能扶保漢室,而荀彧也正是因此而死,可見當時曹操的政治壓力非常的大。曹操的年紀也是三人之中最大的,他在老了以後無心在用兵了,再就是自己內部的奪嫡矛盾愈來愈烈,這三個原因加在一起,他一統天下已經無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