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城市中的“綠色花園” 蕭山建成首個鐵路橋下文化主題公園

11月7日清晨,居民漫步在新建成的杭州蕭山區新塘街道鐵路文化主題公園裡,

眼前是嶄新的銅人雕像,光亮的彩色瀝青路,還有籃球場等體育設施和火車站台等鐵路文化元素。

新塘街道轄區面積36平方公里,內有6條高鐵路線和2條高速穿城而過,是目前我省最大的鐵路交匯點。發達的路網有力地推動了城市化的步伐,但對沿線區塊的後續開發和發展帶來一定制約。“新塘街道內的鐵路橋下,有大量的空地被閒置,造成很大的資源浪費,

也為沿線的衛生、安全等管理帶來了困難。”新塘街道副主任顧利江說,針對這個問題,新塘街道就地取材,深入挖掘鐵路橋下空間,按照“土地權+資金”模式,將屬於高鐵下方的土地歸屬街道使用,並由街道出資2500萬元,在鐵路交匯點處建設了一個集運動健身、鐵路文化展示、市民休閒交流等功能於一體的鐵路文化主題公園。

“十九大報告提出,‘必須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還自然以寧靜、和諧、美麗。’我們正朝著這個目標努力前進。”顧利江說,充分利用鐵路橋下空間,就是按照綠色發展、推進資源全面節約和迴圈利用的路子在走,

“在保持原有鐵路文化的基礎上,公園兼顧鄉村特有的自然生態,將橋下空間‘變廢為寶’。”

在公園建設前,這裡的高鐵下是泥土裸☆禁☆露的荒地,生活垃圾隨意傾倒,建築垃圾任意堆放,不僅影響衛生和美觀,更影響周圍居民的環境衛生和綠化整潔。公園修建後,垃圾亂堆放的現象不見了,這裡新建成的5000平方米景觀綠化帶,讓公園內的道路、景色與周邊的環境更協調。由於公園上方是鐵路橋,

設計時還充分利用了這一特點,將場地改造為具有慢行系統的城市綠道公園,以鐵路為軸線,將碎片化的空間融為一體。從高架橋上往下看,這裡已宛若城市中的“綠色花園”。

此外,鐵路文化主題公園充分抓住特色,將“鐵路”元素貫穿始終,新建鐵路文化陳列館、人物場景雕塑、景觀鐵軌和古月臺等。其中,約300平方米的鐵路文化陳列館以一層設有售票視窗、候車廳、影視廳等,

展現公園與展示館的前後對比;二層則展示不同時期的浙江鐵路歷史文化、與鐵路相關的知名人物、鐵路文化精神等,以文字、圖片、影像以及現場體驗的方式,讓居民遊客充分瞭解這裡的鐵路文化,成為蕭山區首個鐵路文化陳列館。

“鐵路文化主題公園的建設,是蕭山區進行鐵路橋下空間治理的一次成功探索,也是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的一項重點工程。”蕭山區整治辦主任來建來說,“等這個模式成熟後,因地制宜的鐵路橋下公園將在全區範圍內逐步推廣,滿足老百姓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優美生態環境需要。”

”蕭山區整治辦主任來建來說,“等這個模式成熟後,因地制宜的鐵路橋下公園將在全區範圍內逐步推廣,滿足老百姓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優美生態環境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