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武當太極十三勢是三豐祖師首創之拳法,補血調氣、滋養五臟

文.陳師行

太極者,無極而生,陰陽之母也。動之則分,

靜之則合。

武當太極十三勢是三豐祖師首創之拳法,為武當太極之母,由起勢、抱球勢、單推勢、探勢、托勢、撲勢、擔勢、分勢、雲勢、化勢、雙推勢、下勢、收勢等攻防意識較強的十三組動作組成,然十三勢動作亦是根據鍛煉人體八脈的需要所編,而八脈又內連五臟,整套拳路內含五臟八脈,外有五步八法,兼之攻防十三組合,融合道家養生丹術,故謂“太極十三勢”。自古為武當鎮山之寶,

也是學習武當太極的必修功法,動作柔和緩慢,有舒筋活絡、補血調氣、滋養五臟、陶冶身心的功效。

武當太極十三勢班由武當三豐派傑出功夫傳人任教,所授拳法蘊含吐納導引、外氣采補、混元站樁功等道家內修養生功法,內涵豐富,意義深遠。

適合人群:

男女老少、休閒療養、強健體魄、陶冶情操

學習內容:

1、太極三盤功法:武當步法(下盤)、道教活骨氣功(中盤)、太極基本功(上盤)

2、武當三豐太極十三勢(武當太極之母)

3、道家虛靈頂、丹田調吸聚氣樁、太極領勁樁

以上功法的組合經師行道長精心挑選而成,動靜結合,按照這種訓練方法可以達到更佳的養生作用,練習起來也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功法介紹:

武當太極十三勢動作要領是虛靈頂勁,

含胸撥背,沉肩墜肘,舌頂上齶。練習時要求形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神合,六合之中,神形俱妙,動作之中,綿綿不斷,松沉自然,行雲流水;動靜之中如棉裡藏針,剛中帶柔,柔中有剛,剛柔相含,含而不露;呼吸之中,開合自如,深細長勻,息息歸根。太極十三勢內含豐富,其一招一式都是對人生理心理的調節,有舒筋活絡、提高睡眠、陶冶身心等諸多妙益。

以上功法的組合經師行道長精心挑選而成,

動靜結合,按照這種訓練方法可以達到更佳的養生作用,練習起來也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輔助功法介紹:

太極三盤功法,是師行道長在古老功法的基礎上,結合長期的教學和修煉經驗,總結出來的一套科學合理、行之有效的訓練方法。所謂三盤指的是:下盤、中盤和上盤。下盤強調腿部的訓練,中盤強調腰部的訓練,上盤注重手部訓練。

武當步法是學習武當武術的基礎。

沒有步法便不成拳法,就如同我們習字,不掌握基本的構成筆劃,就寫不出漢字一樣。所以武當步法對於學習武當武術之人是相當重要的。

武當道教活骨氣功是傳統軟功之一,它具有吐故納新,排除雜念,強健筋骨,祛除風寒,增腰力補腎氣等功效。值得一提的是它還具有很強的減肥作用。

太極基本功著重強調上肢的練習,注重訓練形神的相互協調及內外的和諧統一。“武當步法、太極基本功、道教活骨氣功”是構成三盤練習法的三大功法。

掌握了太極三盤功法,再來學習武當太極十三勢就會更加得心應手、易學易懂。

另外,結合武當功夫中最突出的樁功“丹田調吸聚氣樁和太極領勁樁”的學習, 繼而達到間架穩固、腳下生根的效果。

通過由下至上,從外到內的學習,讓你真正領悟武當內家功夫“內外兼修,形神兼備”的特點和本質。


“武當步法、太極基本功、道教活骨氣功”是構成三盤練習法的三大功法。

掌握了太極三盤功法,再來學習武當太極十三勢就會更加得心應手、易學易懂。

另外,結合武當功夫中最突出的樁功“丹田調吸聚氣樁和太極領勁樁”的學習, 繼而達到間架穩固、腳下生根的效果。

通過由下至上,從外到內的學習,讓你真正領悟武當內家功夫“內外兼修,形神兼備”的特點和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