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廣東流行音樂協會陳小奇老師

廣東流行音樂是廣東改革開放的重要文化成果之一,

是廣東極具商業價值和藝術價值的一個重要文化品牌,也是中國最早進入市場化運作的文化產業。自開放改革以來,廣東的流行樂壇一直是廣東改革開放前沿陣地的先鋒部隊。廣東音樂人邁出的每一步,都烙刻著這個時代獨有的鮮明印記,他們的每一項舉措,都書寫著中國流行音樂的歷史和傳奇。

廣東是中國大陸當代流行音樂的發源地和策源地,自1977年至今,在這裡誕生了中國第一支輕音樂隊、第一個現場表演的音樂茶座、第一個身歷聲錄音的影音公司、第一個流行音樂創作演唱大賽、第一個電臺流行音樂排行榜、第一批簽約歌手、第一代新媒體音樂、第一個產業性流行音樂社團等無數個影響中國樂壇走向的新嘗試,

數十年來,為中國樂壇及流行音樂的產業化發展源源不斷地提供了豐富的運作經驗與新的探索性思維和開拓性的實踐模式,提供了眾多的經典原創流行音樂作品及享譽全國的歌星與音樂人團隊,以最開放的文化精神、最寬鬆的音樂環境及最廣泛的平民基礎,
當之無愧地成為和北京並列的南北兩大流行音樂基地之一,為中國流行音樂作出了獨有的貢獻。

廣東音樂人,功勳卓著。廣東流行樂壇湧現出的一大批卓越的音樂人,為當代中國流行音樂的起步和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陳小奇、李海鷹、陳潔明、解承強、畢曉世、劉志文、蘭齋、楊湘粵、張全複、朱德榮、李漢穎、李廣平、撈仔、李小兵、陳珞、蘇拉、頌今、韓乘光、劉克、何沐陽、張超……眾多的廣東音樂人在中國流行音樂的天空書寫了無數絢麗的音樂篇章。毛甯、楊鈺瑩、陳明、林依輪、李春波、甘蘋、朱哲琴、火風、林萍、周冰倩、高林生、光頭李進、容中爾甲、張敬軒、周筆暢、鳳凰傳奇、鄭源……無數顆閃亮的樂壇明星從廣東升起……《濤聲依舊》、《彎彎的月亮》、《信天遊》、《我不想說》、《月臺》、《小芳》、《大哥你好嗎》、《我的愛對你說》、《真的好想你》、《九月九的酒》、《愛情鳥》、《大花轎》、《你在他鄉還好嗎》、《牽掛你的人是我》、《高原紅》、《月亮之上》、《荷塘月色》、《最炫民族風》……一首首詞曲俱佳的南派流行歌曲紅遍大江南北乃至世界華人圈,

並已積澱成為一個時代的記憶,成為廣東文化藝術的寶貴財富。

新世紀以來,廣東流行音樂堅持為社會服務、為老百姓服務的原則,延續廣東流行音樂一貫的親民路線,依託網路和手機等新興載體與產業優勢,在新媒體音樂的創作和製作上取得了輝煌的成績,使廣東流行音樂在九十年代後期短暫的低潮之後再次走在了中國流行音樂的前列。

廣東省流行音樂協會的前身為成立於1990年的廣東省通俗音樂研究會,是中國大陸成立最早的流行音樂社團,創會會長為陳小奇、副會長為解承強、李海鷹;2002年在民政廳正式註冊為廣東省流行音樂學會;2007年,經廣東省文聯及廣東省民政廳批准,廣東省流行音樂學會重新註冊並更名為廣東省流行音樂協會,由一個音樂人組成的學術性團體發展成一個囊括創作、製作、演唱、企宣、出版、發行、流行舞蹈、MV製作、平面設計、廣播電視媒體、報刊雜誌、舞美設計、服裝設計、舞臺燈光音響設計、教育、培訓、KTV運作、產業化運作等各類產業精英人士組成的行業性組織。協會現有20多個下屬專業委員會,並已在省內多個地級市及縣級市建立了各級流行音樂協會。

2012年11月17日,在廣東流行音樂三十五周年大型系列慶典活動的基礎上,廣東省流行音樂協會召開了第三次代表大會。此次大會通過了新的章程,明確了協會的“同人社團”身份及重點為會員服務的宗旨,選舉出新一屆的理事會及領導班子。

2017年3月5日,經省文聯、省民政廳批准,廣東省流行音樂協會第四次代表大會在廣州番禺隆重舉行。大會選舉產生了第四屆理事會、監事會及新一屆主席團。陳小奇繼續連任協會主席,羅洪、金勇擔任常務副主席,譚天玄、高翔(兼秘書長)、林偉強(兼辦公室主任)、李煒、陳錦芳、林偉文、飛機、趙健擔任副主席,趙澤民、羽善、李健生、洪啟擔任主席團成員,以上15人組成第四屆常務理事會。同時,協會成立了由熱心支援流行音樂發展的企業單位組成的董事局,助力廣東樂壇的進一步發展。新一屆理事會和主席團將本著服務會員、強力推進協會工作,發展廣東流行音樂的宗旨,為協會的規模化、制度化、專業化及流行音樂產業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在廣東省各級黨政部門、文化部門及各地媒體的大力支持下,廣東省流行音樂協會已成為廣東建設文化強省及廣東文化產業發展的一個標誌性組織,成為廣東文化藝術界最為活躍、最具影響力和凝聚力的民間社團。

成為廣東文化藝術的寶貴財富。

新世紀以來,廣東流行音樂堅持為社會服務、為老百姓服務的原則,延續廣東流行音樂一貫的親民路線,依託網路和手機等新興載體與產業優勢,在新媒體音樂的創作和製作上取得了輝煌的成績,使廣東流行音樂在九十年代後期短暫的低潮之後再次走在了中國流行音樂的前列。

廣東省流行音樂協會的前身為成立於1990年的廣東省通俗音樂研究會,是中國大陸成立最早的流行音樂社團,創會會長為陳小奇、副會長為解承強、李海鷹;2002年在民政廳正式註冊為廣東省流行音樂學會;2007年,經廣東省文聯及廣東省民政廳批准,廣東省流行音樂學會重新註冊並更名為廣東省流行音樂協會,由一個音樂人組成的學術性團體發展成一個囊括創作、製作、演唱、企宣、出版、發行、流行舞蹈、MV製作、平面設計、廣播電視媒體、報刊雜誌、舞美設計、服裝設計、舞臺燈光音響設計、教育、培訓、KTV運作、產業化運作等各類產業精英人士組成的行業性組織。協會現有20多個下屬專業委員會,並已在省內多個地級市及縣級市建立了各級流行音樂協會。

2012年11月17日,在廣東流行音樂三十五周年大型系列慶典活動的基礎上,廣東省流行音樂協會召開了第三次代表大會。此次大會通過了新的章程,明確了協會的“同人社團”身份及重點為會員服務的宗旨,選舉出新一屆的理事會及領導班子。

2017年3月5日,經省文聯、省民政廳批准,廣東省流行音樂協會第四次代表大會在廣州番禺隆重舉行。大會選舉產生了第四屆理事會、監事會及新一屆主席團。陳小奇繼續連任協會主席,羅洪、金勇擔任常務副主席,譚天玄、高翔(兼秘書長)、林偉強(兼辦公室主任)、李煒、陳錦芳、林偉文、飛機、趙健擔任副主席,趙澤民、羽善、李健生、洪啟擔任主席團成員,以上15人組成第四屆常務理事會。同時,協會成立了由熱心支援流行音樂發展的企業單位組成的董事局,助力廣東樂壇的進一步發展。新一屆理事會和主席團將本著服務會員、強力推進協會工作,發展廣東流行音樂的宗旨,為協會的規模化、制度化、專業化及流行音樂產業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在廣東省各級黨政部門、文化部門及各地媒體的大力支持下,廣東省流行音樂協會已成為廣東建設文化強省及廣東文化產業發展的一個標誌性組織,成為廣東文化藝術界最為活躍、最具影響力和凝聚力的民間社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