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姚期智院士加盟曠視科技Face++學術委員會並擔任首席顧問,共同探討AI的本質創新(下)

雷鋒網 AI科技評論消息:11月5日,AI公司曠視科技聯合清華大學、交叉資訊研究院在清華大學FIT樓舉辦了“人工智慧的本質創新”為主題的活動。同時宣佈成立曠視科技學術委員會,並邀請中國科學院院士、首位圖靈獎華人得主姚期智先生擔任首席顧問,

作為學術指導協助曠視加快推動產業實踐。

姚期智院士接受曠視研究院院長孫劍博士授聘書

在活動上,來自曠視科技的三位聯合創始人印奇、唐文斌、楊沐與姚期智圍繞AI的本質創新展開了精彩的討論,

本文為雷鋒網 AI科技評論整理的下部分,上接姚期智院士加盟曠視科技Face++學術委員會並擔任首席顧問,共同探討AI的本質創新(上)。

謙卑地學習,跨學科進行研究

主持人:我們可以開放幾個問題給台下的同學們。

同學:我的問題是關於人工智慧路徑。至今人類也造不出像鳥兒翅膀那樣精巧的結構出來,國外造了一個燃燒室壓氣機,但效率不怎麼高,

不過也能往上飛,能夠大規模用。在人工智慧這件事上,將來是一種什麼樣的途徑,人工智慧和人的智慧最終已經是統一的一組解嗎?

姚期智:我覺得這個問題很大,也很好。現在人類科技的發展確實到了一個時候,我們可以想的更大一點。剛才的問題牽涉到一些事情,我們人類前n個萬年都是懵懵懂懂的,最近一兩百年,好像突然厲害起來。所以我們現在到了一個程度,

你剛剛所提出的問題就是說我們要來想想看。

這個世界很美麗,也非常了不起,這個世界裡面最壯觀是什麼?我覺得有兩個。第一是自然界的精妙程度完全超乎我們想像。我們可以看到外面有黑洞,鳥在飛,人體身體裡面的DNA、物質,看起來好象有人在自然界設計了這些結構,裡面有很多不同的情況,有很多機制可能會使得鳥飛,花很少的精力就能做人做不出來的事情。自然能做的事情,

我們人類是否有相應的方法,用人造去做,這是第一點。

第二個我們要和老天相比的事情是,我們人有沒有本領,我們能不能夠瞭解到微觀上的自然界。我們在報紙上常常看到量子計算,自然界在物理設計的時候量子化,會製造出千奇百怪的事情,我們人類想要模仿自然界,量子計算是最後的關卡。一旦做好量子電腦,我們就能夠模仿宇宙的各種運轉,包括設計材料。

我們可以把量子計算看作是我們與老天的競爭重點。第二是看到人工智慧,我們想要瞭解怎麼通過進化使得人變得這麼聰明,我們想要和老天比賽,看誰比較聰明。

其實我們真正的認識不是和老天爺比賽,而是要非常謙卑地學習各種事情。我從一個理論電腦科學家出發來講,最近十幾年的發展,確實是讓我們做理論的人產生了一個翻天覆地的變化,基本上等於是一個新的開始,因為我們一向做演算法,包括大家在大學學的,基本上都是告訴你,你應該在解決一個計算問題的時候,要看有沒有一些可以應用的一些竅門,使你能夠設計出最好的演算法,從圖靈以後這麼多年,大家都覺得這件事情都應該這麼做,包括早期人工智慧的創造者,他們大家都覺得說,想要變的有智慧,用邏輯很精確的方法設計,基本上都是同樣的一個想法。但是我們現在突然瞭解到,世界上有很多的問題,甚至是大多數的問題,都不是屬於那種苦思研究數學就能夠解決的,其實能夠用機器學習的方法解決很多。

我們畫一個大的圓圈,只有1%的部分是用傳統很精確的數學分析,有一個好的演算法,其他的在我們當年學演算法分析的時候,都覺得不知道怎麼樣做,所以我們就不做。最近十幾年的發展讓我們有一個新的認識,至少有一部分做理論的人認識到,我們必須要去研究,在這99%的問題裡面,我們要用這種新的方法來做。能不能有一個理論瞭解這件事情,這可能是一個非常不同的理論,因為很多事情都是非線性的,要研究這種理論,我們實戰應該採取的方式是用物理學家的精神來做演算法設計,因為物理學家是最基礎的。我們要有能夠跨學科的精神,如果我們在研究的方法和解決問題的方式上都不能能夠打開心胸,來建設一些適合解決問題的理論的話,我覺得我們將來會被淘汰。很多問題我們不解決,會有別的一些學科的人,他們會用他們的方法來解決這些計算的問題。所以我覺得現在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時代,並不是那麼多人都瞭解這件事情,不是這麼多電腦學家瞭解這些事情,瞭解這些事情的人,瞭解的這些電腦學家,他們有更好的前途和發展的機會。

做好產學研結合

印奇:剛才姚先生的回答有很多新的思維,他從更長的歷史週期來看。姚先生作為理論科學家,經歷了很多電腦技術的變革。中國一直說產學研結合,國外可能沒有這樣的專業詞,學術工業界相互之間的合作或者助推,某一階段會發揮更大的角色,姚先生也是做得非常好。學術界和工業界的人才,他們以什麼樣的方式參與到學術和工業界整個大變革裡面,希望您能從歷史、從您自己的實驗室的角度,談談如何讓人才在合適方式和合作模式上影響工業界。

姚期智:我覺得現在是一個非常奇妙的時刻,也是產學研結合的最好時期。中國從改革開放以後,為了提高經濟的發展,在大學裡的研究非常強調對於國家社會、經濟建設發揮作用,那麼這件事情也可以看成是一種產學研的結合。但這不是研究型的產學研的結合,像這種產學研結合不是最適合於大學,尤其是高端大學的,這種方式會消磨尖端上研究的銳氣。中國現在到了一個非常好的時刻,中國經濟到了現在,要想再進一步超過中等收入的瓶頸,現在已經有了一些成就,同時必須能夠有一種更全面的、更可持續的提升。要讓大家都生活的更好,使中國真正能夠變成高收入水準,我們的整體科技水準必須要提高。像中國這麼大國家,我們的模式可以參考美國。美國做了非常了不起的結合,產業界和學界在研究上的分工比較清楚,產業界有非常好的研究水準,如果在大學裡面,你有一些好的主意,你很快就可以到工業研究,他們有這個能力可以轉化。

美國的工業界和大學研究水準在各自的方向上都非常高,我們中國在這兩方面都不夠,怎麼樣能夠把中國的大學的研究水準提高到像美國的程度,把產業到工業界進行好的轉移,我們必須把這兩件事情全部都建設起來。像這樣把學研和產業相結合,不但能夠產生經濟效益,而且能夠使得我們學術研究工作做的更好。

我覺得現在是一個非常好的時刻,科技在不斷的創新,國家也認識到了。世界上很少有政府像中國有這麼大的決心,提出這麼有遠見的想法:2030年把中國的人工智慧發展到在各方面領先,2050年把中國變成科技強國。要達到這樣的目的,唯一的方法是把產學研結合到像美國的程度。這件事情應該怎麼做,大家都要努力。其實每一個行業都有一個非常合適的路徑,第一點就是吸引人才,有了這些人才以後,怎麼樣讓他們把產業和科學結合起來,我覺得大家都在做這件事情。

產學研並不光是政府交代的任務——做科學就是要經濟生產,你必須讓大家瞭解到產學研結合,也是符合本身研究的。第一點是認識的工作需要做好,第二點是每個單位的領導需要有認識。將來一流大學裡面的評判的標準會和以前有很大的不一樣,很多年以來研究的標準是通過論文來判定,我覺得現在由於資訊科學、電腦科學在過去的五年突然展現的活力,使得大家感覺到電腦科學產生的效益有時候可能比在某一個領域裡面本身產生的效益大。比如我們談無人駕駛,無人駕駛是電腦科學和汽車工業的結合。在有了無人駕駛以後,將來會產生很大的變化。無人駕駛裡面的技術含量,我想可能90%都是在資訊科學上,也許只有10%或許更少是在大家已經完全瞭解的製造汽車的工業領域。

電腦可以做很多工作,在醫藥領域,將來最重要的有這樣一個演算法,能夠很快告訴你什麼樣藥物的成分最可能治療疾病。這個事情將來最可能發生,到了那個時候,很可能是電腦科學家成立一個公司,有那麼一套演算法,能夠以最便宜的價格做出效果很好的藥,演算法就不公開了,就變成電腦科學也可能能夠開醫藥公司。

以前一個電腦科學的同事問我,你覺得五十年以後還有沒有電腦科學,我的答案脫口而出,我說五十年以後只有電腦科學。我的意思是說,電腦科學這麼有價值,我們應該把這個學科更擴大化,我們電腦系應該雇一些經濟系、物理系的教授,這樣子在同一個屋簷底下,有各種各行的人,大家可以做跨領域的教研。如果電腦科學五十年以後所做的仍然是怎樣把一個網路搞好,把電腦做的更快,那時候電腦基本上變成服務性的工作了,一點價值都沒有,就像現在很多不太有前沿性的領域。

接下來最重要的事情

主持人:我們回到人工智慧本質創新這個話題,不管從理論從演算法還是從產業的角度,用一句話總結,大家覺得接下來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應該是什麼。要去做很多與創新相關的工作,所有的工作裡面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是什麼。

姚期智:我覺得就是要人盡其能,做你最想做的事情。

孫劍:我覺得需要創造一個好的環境,這個環境能使人發揮最大的作用。

印奇:我覺得要給人工智慧找到最大的場景,像搜尋引擎、搜索技術發展一樣,現在人工智慧還沒有找到這個場景,找到這個場景可能會更飛速發展。

楊沐:我覺得是在人才引進上,把各種交叉學科越來越多的優秀人才,引入到人工智慧領域中。

主持人:我們今天跟姚先生一起定義了很多問題,討論了很多問題,在人工智慧創業路上有越來越多的問題,在去解決這些問題的路上,我們也需要越來越多外腦加入到我們團隊裡面,去定義、去解決、去攻克推進這些問題的發展,我們今天也正式宣佈曠視研究院成立學術委員會,我們也非常榮幸邀請到姚先生成為我們的首席顧問。

(完)

雷鋒網 AI科技評論編輯整理。

因為我們一向做演算法,包括大家在大學學的,基本上都是告訴你,你應該在解決一個計算問題的時候,要看有沒有一些可以應用的一些竅門,使你能夠設計出最好的演算法,從圖靈以後這麼多年,大家都覺得這件事情都應該這麼做,包括早期人工智慧的創造者,他們大家都覺得說,想要變的有智慧,用邏輯很精確的方法設計,基本上都是同樣的一個想法。但是我們現在突然瞭解到,世界上有很多的問題,甚至是大多數的問題,都不是屬於那種苦思研究數學就能夠解決的,其實能夠用機器學習的方法解決很多。

我們畫一個大的圓圈,只有1%的部分是用傳統很精確的數學分析,有一個好的演算法,其他的在我們當年學演算法分析的時候,都覺得不知道怎麼樣做,所以我們就不做。最近十幾年的發展讓我們有一個新的認識,至少有一部分做理論的人認識到,我們必須要去研究,在這99%的問題裡面,我們要用這種新的方法來做。能不能有一個理論瞭解這件事情,這可能是一個非常不同的理論,因為很多事情都是非線性的,要研究這種理論,我們實戰應該採取的方式是用物理學家的精神來做演算法設計,因為物理學家是最基礎的。我們要有能夠跨學科的精神,如果我們在研究的方法和解決問題的方式上都不能能夠打開心胸,來建設一些適合解決問題的理論的話,我覺得我們將來會被淘汰。很多問題我們不解決,會有別的一些學科的人,他們會用他們的方法來解決這些計算的問題。所以我覺得現在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時代,並不是那麼多人都瞭解這件事情,不是這麼多電腦學家瞭解這些事情,瞭解這些事情的人,瞭解的這些電腦學家,他們有更好的前途和發展的機會。

做好產學研結合

印奇:剛才姚先生的回答有很多新的思維,他從更長的歷史週期來看。姚先生作為理論科學家,經歷了很多電腦技術的變革。中國一直說產學研結合,國外可能沒有這樣的專業詞,學術工業界相互之間的合作或者助推,某一階段會發揮更大的角色,姚先生也是做得非常好。學術界和工業界的人才,他們以什麼樣的方式參與到學術和工業界整個大變革裡面,希望您能從歷史、從您自己的實驗室的角度,談談如何讓人才在合適方式和合作模式上影響工業界。

姚期智:我覺得現在是一個非常奇妙的時刻,也是產學研結合的最好時期。中國從改革開放以後,為了提高經濟的發展,在大學裡的研究非常強調對於國家社會、經濟建設發揮作用,那麼這件事情也可以看成是一種產學研的結合。但這不是研究型的產學研的結合,像這種產學研結合不是最適合於大學,尤其是高端大學的,這種方式會消磨尖端上研究的銳氣。中國現在到了一個非常好的時刻,中國經濟到了現在,要想再進一步超過中等收入的瓶頸,現在已經有了一些成就,同時必須能夠有一種更全面的、更可持續的提升。要讓大家都生活的更好,使中國真正能夠變成高收入水準,我們的整體科技水準必須要提高。像中國這麼大國家,我們的模式可以參考美國。美國做了非常了不起的結合,產業界和學界在研究上的分工比較清楚,產業界有非常好的研究水準,如果在大學裡面,你有一些好的主意,你很快就可以到工業研究,他們有這個能力可以轉化。

美國的工業界和大學研究水準在各自的方向上都非常高,我們中國在這兩方面都不夠,怎麼樣能夠把中國的大學的研究水準提高到像美國的程度,把產業到工業界進行好的轉移,我們必須把這兩件事情全部都建設起來。像這樣把學研和產業相結合,不但能夠產生經濟效益,而且能夠使得我們學術研究工作做的更好。

我覺得現在是一個非常好的時刻,科技在不斷的創新,國家也認識到了。世界上很少有政府像中國有這麼大的決心,提出這麼有遠見的想法:2030年把中國的人工智慧發展到在各方面領先,2050年把中國變成科技強國。要達到這樣的目的,唯一的方法是把產學研結合到像美國的程度。這件事情應該怎麼做,大家都要努力。其實每一個行業都有一個非常合適的路徑,第一點就是吸引人才,有了這些人才以後,怎麼樣讓他們把產業和科學結合起來,我覺得大家都在做這件事情。

產學研並不光是政府交代的任務——做科學就是要經濟生產,你必須讓大家瞭解到產學研結合,也是符合本身研究的。第一點是認識的工作需要做好,第二點是每個單位的領導需要有認識。將來一流大學裡面的評判的標準會和以前有很大的不一樣,很多年以來研究的標準是通過論文來判定,我覺得現在由於資訊科學、電腦科學在過去的五年突然展現的活力,使得大家感覺到電腦科學產生的效益有時候可能比在某一個領域裡面本身產生的效益大。比如我們談無人駕駛,無人駕駛是電腦科學和汽車工業的結合。在有了無人駕駛以後,將來會產生很大的變化。無人駕駛裡面的技術含量,我想可能90%都是在資訊科學上,也許只有10%或許更少是在大家已經完全瞭解的製造汽車的工業領域。

電腦可以做很多工作,在醫藥領域,將來最重要的有這樣一個演算法,能夠很快告訴你什麼樣藥物的成分最可能治療疾病。這個事情將來最可能發生,到了那個時候,很可能是電腦科學家成立一個公司,有那麼一套演算法,能夠以最便宜的價格做出效果很好的藥,演算法就不公開了,就變成電腦科學也可能能夠開醫藥公司。

以前一個電腦科學的同事問我,你覺得五十年以後還有沒有電腦科學,我的答案脫口而出,我說五十年以後只有電腦科學。我的意思是說,電腦科學這麼有價值,我們應該把這個學科更擴大化,我們電腦系應該雇一些經濟系、物理系的教授,這樣子在同一個屋簷底下,有各種各行的人,大家可以做跨領域的教研。如果電腦科學五十年以後所做的仍然是怎樣把一個網路搞好,把電腦做的更快,那時候電腦基本上變成服務性的工作了,一點價值都沒有,就像現在很多不太有前沿性的領域。

接下來最重要的事情

主持人:我們回到人工智慧本質創新這個話題,不管從理論從演算法還是從產業的角度,用一句話總結,大家覺得接下來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應該是什麼。要去做很多與創新相關的工作,所有的工作裡面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是什麼。

姚期智:我覺得就是要人盡其能,做你最想做的事情。

孫劍:我覺得需要創造一個好的環境,這個環境能使人發揮最大的作用。

印奇:我覺得要給人工智慧找到最大的場景,像搜尋引擎、搜索技術發展一樣,現在人工智慧還沒有找到這個場景,找到這個場景可能會更飛速發展。

楊沐:我覺得是在人才引進上,把各種交叉學科越來越多的優秀人才,引入到人工智慧領域中。

主持人:我們今天跟姚先生一起定義了很多問題,討論了很多問題,在人工智慧創業路上有越來越多的問題,在去解決這些問題的路上,我們也需要越來越多外腦加入到我們團隊裡面,去定義、去解決、去攻克推進這些問題的發展,我們今天也正式宣佈曠視研究院成立學術委員會,我們也非常榮幸邀請到姚先生成為我們的首席顧問。

(完)

雷鋒網 AI科技評論編輯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