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三國牛人寧死不罵劉備,卻被曹操稱為親密的老部下

昨天我們在“三國最會哭的人不是劉備,曹操才是打感情牌的高手”一文中,介紹了《三國志》裡曹操至少為8個人痛哭流淚的事情。而在那8個人中,有一個人大夥可能比較陌生,因為他在大夥都熟悉的《三國演義》裡並沒有出現過。

他就是袁渙。

袁渙雖然沒有被《三國演義》介紹到,但在《三國志》裡,有關袁渙的事蹟還是非常豐富的。而他在曹操陣營中做的最有影響的一件事就是屯田。

都知道曹操在許昌興屯田制,為他統一北方奠定了物質基礎。

不過這個屯田一開始並不受人們的支持。

原因是曹操採取了高壓政策,怎麼說呢?因為糧食種出來的分配比例太大,史料記載,這個比例是“用官牛者,官六私四,不用官牛者,官私對分”。種田要收一半的田租,而且那田還需要老百姓自己去開墾。這跟現在農民種田,政府還有錢補貼相比起來,那時完全就是壓榨老百姓的勞動成果,更要命的是那些屯田的農民還不得隨便離開屯田,

生活形同奴隸,這樣老百姓自然就不願意了。

老百姓生存不下去,沒有辦法,只能逃亡。結果這屯田的效果就大打折扣。這時袁渙對曹操說:“民眾安於故土,把遷移當作大事,不可倉促改變,順遂他們心願行事容易,違逆他們心願的舉動就困難。

應順從他們的心意,他們喜歡的才能採取,他們不想做的就不要勉強。”曹操聽覺得很有道理。於是升任袁渙為梁國相。同時也調整了屯田的政策,收到很好的效果。

此後袁渙在曹魏身邊任諫議大夫、丞相軍祭酒、郎中令等職,他愛民如子,老百姓也非常喜歡他。直到他病死的時候,曹操痛哭一場,還賞了穀物兩千斛給他家人,一份叫“乙太倉穀一千斛賜與郎中令家”,

一份叫“用垣下穀一千斛送給曜卿家”,外人不明白曹操的意思。曹操解釋說:用太倉穀,是依據官法;用垣下穀,是因為他是我親密的老部下啊。

當然,袁渙雖然是曹操親密的老部下,但他一生中被人稱道的兩件事卻發生在劉備的身上。

劉備統治豫州時,曾推薦袁渙為茂才。後袁渙遷移到江淮之間避禍,被袁術所任命,所以就沒有再跟劉備了。但他卻一輩子都記得劉備的恩情。

其一就是在呂布與劉備鬧矛盾時。呂布把袁渙抓去,要袁渙寫信去辱駡劉備。袁渙不答應,呂布再三強迫他,還是不同意。呂布大怒,就用手中的方天畫戟去威脅袁渙說:“你寫就能活,不寫就把你殺死。”

袁渙說,如果劉備是個君子,那麼你寫信罵他,他根本就不會在意,不但不會在意,反而會更加看不起你,你寫信罵人有什麼用呢?如果劉備是個小人,那他必然也寫信回罵你,就像潑婦駡街一樣,那又有什麼意義呢?

看到呂布有點動心,袁渙又說:“且渙他日之事劉將軍,猶今日之事將軍也,如一旦去此,複罵將軍,可乎?”袁渙的意思是,現在我侍奉將軍,將軍你讓我罵劉備,如果我以後離開了您,去到劉備那裡,回過頭來再罵您,那可以嗎?

呂布一聽很慚愧,就不再威逼他了。

還有另外一件事,也是跟劉備有關的,當時袁渙在曹操身邊,有人傳說劉備已死了,很多大臣都跑去找曹操表示慶賀。但只有袁渙一個人不去慶賀。他說雖然劉備是魏國的敵人,但他也是自己曾經的朋友,朋友死了應該傷心才對,怎麼可以慶賀呢!

不但不會在意,反而會更加看不起你,你寫信罵人有什麼用呢?如果劉備是個小人,那他必然也寫信回罵你,就像潑婦駡街一樣,那又有什麼意義呢?

看到呂布有點動心,袁渙又說:“且渙他日之事劉將軍,猶今日之事將軍也,如一旦去此,複罵將軍,可乎?”袁渙的意思是,現在我侍奉將軍,將軍你讓我罵劉備,如果我以後離開了您,去到劉備那裡,回過頭來再罵您,那可以嗎?

呂布一聽很慚愧,就不再威逼他了。

還有另外一件事,也是跟劉備有關的,當時袁渙在曹操身邊,有人傳說劉備已死了,很多大臣都跑去找曹操表示慶賀。但只有袁渙一個人不去慶賀。他說雖然劉備是魏國的敵人,但他也是自己曾經的朋友,朋友死了應該傷心才對,怎麼可以慶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