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七旬老人堅持種樹14年 55畝戈壁荒灘變林帶(圖)

陶應福承包的55畝戈壁灘變成了林帶。 謝南南 攝

中新網烏魯木齊11月3日電(王小軍 謝南南 朱宇)今年70歲的陶應福老人是新疆尼勒克縣的普通農民,

14年來,這位年近花甲的老人用自己的雙手和汗水,把自己承包的55畝戈壁灘變成了林帶,實現了自己“荒灘戈壁變綠洲”的夢想。

陶應福為一些樹做修剪。 謝南南 攝

3日,記者來到尼勒克縣喀拉托別鄉塔斯卓勒村陶應福老人種植的林帶,深秋時節白楊樹葉已金黃落滿地。記者瞭解到,他不僅常年在這裡管護這些樹木,而且把家也搬到了這裡。14年過去,當年寸草不生的戈壁荒灘已被林帶覆蓋。如今,站在這片充滿生機的河灘林地裡,嗅著林木清新的氣息,陶應福老人很是愜意。荒灘變為綠洲的艱辛,只有他自己才會知道。

陶應福說:“我當初就是響應國家的號召,

綠化荒山,學習愚公移山的精神,樹木就像是自己的娃娃一樣,要細心培養成才。”

陶應福為白楊樹修剪枝條。 謝南南 攝

說起這一片高聳的白楊樹,陶應福老人很是欣慰,他告訴記者,2003年承包了55畝地的戈壁荒灘,並試著在這片戈壁灘上種樹,

剛開始種樹的時候,很多人都勸他,在戈壁灘上種樹根本不可能成活的,家裡人也這樣認為,自己掏錢種樹幹這勞命傷財的事,不如做點別的小生意,但是陶應福老人並沒有因為這些洩氣的話而放棄自己的夢想,他拿起鐵鍬和十字鎬一點一點地把戈壁石子刨出來,種上楊樹,就這樣挖一個坑種一棵樹,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沒有水源自己買水泵抽水,沒有樹苗自己買樹苗,
功夫不負有心人,一棵棵小樹在老人的精心呵護下,成活率逐年提高,這讓他對未來充滿了希望。

陶應福把家也搬到了林帶。 謝南南 攝

“我栽了15000棵樹也不算什麼,今後我還要盡心盡力,要栽一棵樹就保證活一棵,為當地做一個小小的貢獻。

這些年,遇到的困難很多,但辦法總比困難多,會一直種下去。”陶應福說。“將用心經營好這片林地,會堅持到底,直到我幹不動為止。”(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