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鴿派耶倫未獲連任提名:經濟學家引領美聯儲的時代暫告結束

耶倫 東方IC 資料

顯然,特朗普並不想給大家意外。

耶倫的任期將于明年2月結束,

如所有人所料,特朗普沒有提名她連任。作為學院派經濟學家,耶倫任期的結束也標誌著經濟學家引領美聯儲的時代結束了。

10多年前,斯坦利·費希爾談到上世紀60年的經濟學,“有一套公式,憑著這些公式就可以操控經濟。” 快速的變化令世界變得複雜難解,專家治國的概念應運而生。她與費希爾的離任可以被視作一個時代的終結以及專家治國理想的隕落。

耶倫的博士論文導師詹姆斯·托賓是凱恩斯學派的領袖人物,而她本人的學術研究也明顯偏向凱恩斯學派,側重于失業和薪資問題。取得博士學位之後,她先在哈佛大學做過助理教授,後來到華盛頓加入美聯儲,並認識同為經濟學家的丈夫喬治·阿克洛夫。耶倫與阿克洛夫合作完成了很多著述,還曾一起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任教多年。阿克洛夫深入研究了資訊不對稱對市場的影響,

並因此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

在過去的幾十年中,美國出現了巨大的社會與政治裂痕,但對經濟政策仍有基本的共識,即一方面要積極調控經濟,以維持高就業率,另一方面也要實行國家福利政策。尼克森雖然是位共和黨人,但他宣佈“我們現在都是凱恩斯主義者”,在他的主持下,各種社會福利專案得到了大幅擴張。20世紀70年代凱恩斯主義成為世界各國央行和政府財政部門的正統理論,

費希爾、伯南克等協力打造了現代宏觀經濟學,並到世界各地應用推廣。

二戰之後美國經濟就像是一種“魔力經濟”,從20世紀40年代末到70年代初,不到30年的時間裡,美國普通工人的實際收入、普通家庭的實際收入、人均消費等所有經濟指標都翻了一番。而隨著美國人的生活水準徘徊不前,在經濟學界,風氣開始向右偏移,這些經濟學家的論著變得越來越有影響力。

美聯儲主席這個職位也開始成為經濟學家的專屬,人們似乎認為在經濟蕭條期,應該把重要的決定交給訓練有素且務實的專家手中。

2010年,耶倫臨危受命,在危機帶來經濟嚴重衰退之時被提名為美聯儲副主席,與前美聯儲主席伯南克在危機中並肩作戰。他們為第二輪QE而奔走,共同努力在美聯儲內部尋求支持。此後,她直接參與了兩輪QE的推進工作,

建立起新的金融監管體系,也在適當的時機讓貨幣政策重回正常化。

耶倫與特朗普的分歧並不僅僅是政策層面。

耶倫有豐富的決策經驗。在格林斯潘擔任美聯儲主席期間,她在時任總統克林頓的提名下擔任過兩年半的美聯儲理事,此後還擔任過總統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一職。從2004年起,她還擔任三藩市聯邦儲備銀行行長,在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中一直是鴿派的領導人物。凱恩斯主義與“鴿派”的結合反映出她一直擔心失業率居高不下的問題,擔心失業問題給個人、家庭及社區造成的困境。她在2017年的多次演講上都為危機後的措施辯護,因為這次金融危機引發的經濟衰退很可能非常深刻,並需要採取堅強的應對措施。

在伯南克的回憶中,耶倫每次參加貨幣政策會議之前都認真做準備工作,總是能援引別人的研究文獻或親自指導下屬所做的研究,或者通過嚴謹的分析去支撐自己的觀點。可以說,像耶倫這樣關心實際政策的經濟學家的角色現在是尷尬的:他們經年累月構造一條複雜精緻的理論,並試圖用現實的證據來驗證自己的思想,但像特朗普這樣的政客卻會採納那些早在幾十年前甚至幾百年前就被經濟學界證偽了的重商主義,甚至發表一些與事實截然相反的言論。

相比於一個有立場的經濟學家,特朗普更需要的或許是一個沒有立場的“政策企業家”。

凱恩斯主義與“鴿派”的結合反映出她一直擔心失業率居高不下的問題,擔心失業問題給個人、家庭及社區造成的困境。她在2017年的多次演講上都為危機後的措施辯護,因為這次金融危機引發的經濟衰退很可能非常深刻,並需要採取堅強的應對措施。

在伯南克的回憶中,耶倫每次參加貨幣政策會議之前都認真做準備工作,總是能援引別人的研究文獻或親自指導下屬所做的研究,或者通過嚴謹的分析去支撐自己的觀點。可以說,像耶倫這樣關心實際政策的經濟學家的角色現在是尷尬的:他們經年累月構造一條複雜精緻的理論,並試圖用現實的證據來驗證自己的思想,但像特朗普這樣的政客卻會採納那些早在幾十年前甚至幾百年前就被經濟學界證偽了的重商主義,甚至發表一些與事實截然相反的言論。

相比於一個有立場的經濟學家,特朗普更需要的或許是一個沒有立場的“政策企業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