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前三季度濟南GDP同比增8.1% 入選全國“城市雙修”試點城市

齊魯網濟南11月1日訊記者從今天召開的濟南市市委市政府新聞發佈會上獲悉,今年以來,在市委的正確領導下,按照“打造四個中心,建設現代泉城”中心任務的要求,圍繞“四五三”工作體系,

全力以赴做好各項工作,為實現“兩年有看頭”階段性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

四個中心”建設成效明顯 產業轉型升級成效明顯

前三季度實現生產總值5211.9億元,同比增長8.1%,增幅列全省第5位;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9%,增幅列全省第4位,是近10年來的最好水準;一般公共預算收入518.5億元,增長11.6%,增幅列全省第2位;固定資產投資3075.2億元,增長16.7%,增幅列全省第1位。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餘額增長6.6%,貸款餘額增長11.8%,貸款餘額占全省比重同比提高0.3個百分點,不良貸款率全省最低。中央商務區集聚金融服務機構近70家,

5大標誌性專案1個開工建設、3個實現落地。

物流方面,入圍供應鏈體系建設全國重點城市,傳化泉勝公路港和綜合保稅區國際物流園列入全國首批貨運樞紐規劃,蘇寧、京東等區域性物流總部落戶我市。

科技金融大廈和科創交易大平臺建成投用,中德技術研究及產業轉化中心、中關村領創空間、北斗導航位置服務資料中心山東分中心等重大創新創業平臺落戶,山東工研院首批5家創新中心成立,

國家健康醫療大資料中心引進工作扎實推進。“人才新政30條”加緊落實,管轄全省11個城市的濟南智慧財產權法庭成立,17家單位在我市設立院士(專家)工作站。

完成增加值3179.1億元,增長8.5%,占全市生產總值的61%。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增長23.4%,同比提高15.1個百分點,占全部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達到52%,同比提高3.8個百分點。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15.9%,比上半年提高3.8個百分點,高於全市水準6個百分點。全市六大高耗能行業增加值下降13.3%,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24.2%,同比下降4.3個百分點。全市規模以上農業企業、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分別達到536家、2284家、6252家。

首批31個現代農業綜合體投入運營,14個鄉村旅遊項目接待遊客數量增長25%。糧食實現“十五連豐”。我國首個大規模商用化量子保密通信專網正式運行,國內首台氫燃料新能源汽車在重汽成功下線,國內領先的智慧無人汽車成功推出。

需求結構調整成效明顯

工業投資增長16%,服務業投資增長18%,其中現代服務業投資增長20%,房地產投資占全市投資比重降低3.5個百分點。基礎設施投資增長56.7%,城鄉發展承載能力明顯增強。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961.4億元,增長9.99%。電子商務交易額增長36.5%。完成進出口總值516.6億元,增長6.5%,增速較上半年提高0.2個百分點。民營企業出口增長28.3%,機電和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增長23.8%,是出口增長的主要支撐。

發展環境優化成效明顯

研究制定“十最”政務環境實施意見,首批“零跑腿”和“只跑一次”服務事項向社會公佈,村(社區)開具證明材料清理壓減到15項。工商登記由“五證合一”擴大到“三十一證合一”,各類企業數量增長21.4%,其中民營企業增長23.1%。六大投融資平臺整合組建完畢,百億級產業發展基金設立。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與5家企業簽訂4300億元的投資合作,100億元教育發展基金將為大學科技園建設發展提供新的助力。引進市外投資增長29.5%,新簽省外招商專案總投資2440億元,新簽世界500強企業外資項目總投資62.4億美元,微軟、甲骨文、英國石油等重點專案簽約落戶。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機制基本建立。政務誠信得分居36個省會及副省級以上城市第5位。

環境品質改善成效明顯

關停搬遷東部老工業區工業企業14家,“散亂汙”企業取締整治工作基本完成,實施氣代煤、電代煤9000餘戶,揚塵治理力度持續加大。9月份市區空氣品質綜合指數同比下降28%,改善幅度全省第一,空氣品質在全國74個重點城市中的排名前移到第60位。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完成總投資的81%,37處黑臭水體整治已完成27處,小清河辛豐莊斷面水質持續改善。城市軌道交通R線完成土建及徵收拆遷產值31億元;“高快一體”快速路網即將陸續建成通車,二環西路南延高架路、工業北路高架路試通車。拆除違法建設6萬余處2780萬平方米,面積相當於126個泉城廣場。拆除違法戶外廣告1.7萬塊91萬平方米,建綠透綠竣工面積183萬平方米,城市綠化覆蓋率可提高0.5個百分點。持續推進20處山體公園建設及山體綠化提升,丁字山山體公園已續建完工。入選全國“城市雙修”試點城市。

社會民生保障成效明顯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8.2%,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7.9%,居民消費價格上漲2%。新增城鎮就業9.7萬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4.1萬人,分別完成全年任務的97%和82%,城鎮登記失業率2.06%。濟鋼集團2.7萬名職工得到妥善安置,2214名拆違拆臨涉及人員實現再次就業創業。建立醫聯體287個,公立醫院和基層醫療機構議價藥品價格分別較企業在省平臺報價降低16.6%和13.6%。免費發放老年人優待證8萬餘份。開工新建改擴建中小學校124所,其中已竣工116所,中小學集體配餐和“四點半課堂”備受好評。市級棚改項目開工4453套,新增基本建成公租房3698套。完成徵收拆遷65729戶,拆遷面積1700.9萬平方米,281個老舊住宅社區整治全面開工。

下一步,濟南市將以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引,堅定不移地抓好動能轉換、有效投資、創新發展、結構調整等工作,確保完成好全年各項目標任務,為明年“三年有突破”開好局夯實基礎。

房地產投資占全市投資比重降低3.5個百分點。基礎設施投資增長56.7%,城鄉發展承載能力明顯增強。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961.4億元,增長9.99%。電子商務交易額增長36.5%。完成進出口總值516.6億元,增長6.5%,增速較上半年提高0.2個百分點。民營企業出口增長28.3%,機電和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增長23.8%,是出口增長的主要支撐。

發展環境優化成效明顯

研究制定“十最”政務環境實施意見,首批“零跑腿”和“只跑一次”服務事項向社會公佈,村(社區)開具證明材料清理壓減到15項。工商登記由“五證合一”擴大到“三十一證合一”,各類企業數量增長21.4%,其中民營企業增長23.1%。六大投融資平臺整合組建完畢,百億級產業發展基金設立。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與5家企業簽訂4300億元的投資合作,100億元教育發展基金將為大學科技園建設發展提供新的助力。引進市外投資增長29.5%,新簽省外招商專案總投資2440億元,新簽世界500強企業外資項目總投資62.4億美元,微軟、甲骨文、英國石油等重點專案簽約落戶。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機制基本建立。政務誠信得分居36個省會及副省級以上城市第5位。

環境品質改善成效明顯

關停搬遷東部老工業區工業企業14家,“散亂汙”企業取締整治工作基本完成,實施氣代煤、電代煤9000餘戶,揚塵治理力度持續加大。9月份市區空氣品質綜合指數同比下降28%,改善幅度全省第一,空氣品質在全國74個重點城市中的排名前移到第60位。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完成總投資的81%,37處黑臭水體整治已完成27處,小清河辛豐莊斷面水質持續改善。城市軌道交通R線完成土建及徵收拆遷產值31億元;“高快一體”快速路網即將陸續建成通車,二環西路南延高架路、工業北路高架路試通車。拆除違法建設6萬余處2780萬平方米,面積相當於126個泉城廣場。拆除違法戶外廣告1.7萬塊91萬平方米,建綠透綠竣工面積183萬平方米,城市綠化覆蓋率可提高0.5個百分點。持續推進20處山體公園建設及山體綠化提升,丁字山山體公園已續建完工。入選全國“城市雙修”試點城市。

社會民生保障成效明顯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8.2%,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7.9%,居民消費價格上漲2%。新增城鎮就業9.7萬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4.1萬人,分別完成全年任務的97%和82%,城鎮登記失業率2.06%。濟鋼集團2.7萬名職工得到妥善安置,2214名拆違拆臨涉及人員實現再次就業創業。建立醫聯體287個,公立醫院和基層醫療機構議價藥品價格分別較企業在省平臺報價降低16.6%和13.6%。免費發放老年人優待證8萬餘份。開工新建改擴建中小學校124所,其中已竣工116所,中小學集體配餐和“四點半課堂”備受好評。市級棚改項目開工4453套,新增基本建成公租房3698套。完成徵收拆遷65729戶,拆遷面積1700.9萬平方米,281個老舊住宅社區整治全面開工。

下一步,濟南市將以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引,堅定不移地抓好動能轉換、有效投資、創新發展、結構調整等工作,確保完成好全年各項目標任務,為明年“三年有突破”開好局夯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