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在錢能通神的時代,還有什麼不可能的?

今天行情暴漲,指數雖然沒漲出高點,但收盤點數繼續創下今年新高。更重要的一點是:站穩在3400點以上了。

價漲而量增,兩市合計5300億成交。在保持5000-6000億成交的前提下,足以保持股市的高度活躍性。

沒法,誰叫現在的時代,錢能通神呢。

大A股有錢進場就會漲,這道理放到別的也一樣呢。香港恒生指數今天漲上29000點,也是一個新高,日成交1100億港元,同樣是價漲量增加創新高的節奏。

或許牛市就如春天一樣,靜悄悄地來了,你還不知道呢。(雖然今天是立冬)

好吧上面是指數的例子,很多人覺得意猶未盡,畢竟大多數人看著指數漲,帳面卻虧錢的。指數不能代表個股走勢是定律哦。

那麼我舉幾個業界的例子來說明,錢就等於春天,要幹啥就幹啥的力量源泉。

第一個例子:恒大。

雖然沒有在A股上市,恒大今天公告引入戰略投資,總計600億,承諾2018年--2020年業績淨利潤不低於500億、550億、600億。

匪爺這樣截圖給你看,你可能不覺得中國恒大的股價漲得到底有多牛逼,

但是,匪爺把中國恒大從出生開始的K線圖截圖來看,這個漲幅就夠牛逼了,而且這個接近90度的上漲,僅僅是今年一年內完成的。省卻了一堆的時間成本。

錢就是這樣滾動著,強者恒強。。。名氣打出來後,錢源滾滾地來。

恒大也想回A股上市,對標對象是深深房,參考這幾天炒作的360概念,等恒大回歸時也會炒炒的,只不過可惜深深房停牌了,想買也沒法買。

如果你對地產業稍有偏見,那麼匪爺舉第二個例子:京東方

當初對它的嫌棄,現在都變成高攀不起的物件了。

上圖是一年前的今天,也正好是京東方A股價崛起的日子,收盤股價:2.67元

整整一年後,今天收盤價6.53元,日成交金額:130.77億。最近一個月漲幅接近50%,全是錢堆出來的,而且股價還是堆出你不相信的程度。原因在哪?就在於京東方弄出來一個OLED柔性螢幕,徹底打破了三星對該產品的壟斷。

三季報業績淨利潤已經到達64.8億。

房地產你不喜歡,實業呢,願意十年磨一劍的京東方代表的是國內部分高科技技術生產水準,同樣有長足的發展。所帶來的就是:顛覆你以往對股市,對個股的常規思維。

匪爺自製了悍馬飛騰中線選股程式,3400家上市公司裡只有約10%的個股,股價能夠維持出一個很好的上升水準。而據匪爺手工統計,8月底約有500家,9月底約450家,現在剩下不到400家了。

說明一個問題,讓你長期穩定賺錢的股票比例只有10%,碰上好票,你是需要好好珍惜的。

順便透露一個資訊:匪爺用程式檢測的過程裡,發現減少了100家的股票裡大部分都是資源週期股,也符合了最近指數不跌,資源週期股死命跌的結果。資源週期類股只要業績邏輯還在,是該適合左側抄底咯。

說完了市場的錢之後,該說說你手裡的錢了。漲過3400點很多人會覺得空倉、輕倉就是踏空了。看著別人掙錢的時候,心裡也會癢癢的癢癢的癢癢的。

所以,我提供幾個追高原則:

1、績優股白馬股,你扛得住短期的回撤,那就追吧。像茅臺650元,你覺得能夠承受跌50元的恐懼,那麼追了也就追了。在上升通道上的股任何一天買進去,日後都是賺錢的邏輯下。主看是你自己對虧損的承受程度而已。

2、題材股的追高原則,本質上跟績優股一樣。只是一個靠業績靠大資金推動,而題材就靠消息推動。十月以來不少的題材露臉了:租售同權、5G概念、醫療器械。。。。。。等等等等,做題材就看持續性。有持續性,追也無妨,一兩天短命行情的話,追高則是找死。主看是你對消息的判斷力。

今天行情雖好,但匪爺沒有進場。還是按計劃持有額度,等週四的申購新股。然後還是會減倉的。

倉位上

穩健型:4成;

激進型:4成。都在等週四打完新後,看市場大環境再行增減。

你曾錯過這些內容

教你識股票強弱丨七個月賺超50%

鈷:鋰電池新貴丨股市中的化學課

“入魔”之後 丨駕馭銀行股丨打新股秘笈

你為何討厭銀行股丨你為何討厭券商股

割肉也能賺錢丨股神套路深丨每年固收超20%

抄底形態丨追高三種死法丨在熊市中如何活著

看著別人掙錢的時候,心裡也會癢癢的癢癢的癢癢的。

所以,我提供幾個追高原則:

1、績優股白馬股,你扛得住短期的回撤,那就追吧。像茅臺650元,你覺得能夠承受跌50元的恐懼,那麼追了也就追了。在上升通道上的股任何一天買進去,日後都是賺錢的邏輯下。主看是你自己對虧損的承受程度而已。

2、題材股的追高原則,本質上跟績優股一樣。只是一個靠業績靠大資金推動,而題材就靠消息推動。十月以來不少的題材露臉了:租售同權、5G概念、醫療器械。。。。。。等等等等,做題材就看持續性。有持續性,追也無妨,一兩天短命行情的話,追高則是找死。主看是你對消息的判斷力。

今天行情雖好,但匪爺沒有進場。還是按計劃持有額度,等週四的申購新股。然後還是會減倉的。

倉位上

穩健型:4成;

激進型:4成。都在等週四打完新後,看市場大環境再行增減。

你曾錯過這些內容

教你識股票強弱丨七個月賺超50%

鈷:鋰電池新貴丨股市中的化學課

“入魔”之後 丨駕馭銀行股丨打新股秘笈

你為何討厭銀行股丨你為何討厭券商股

割肉也能賺錢丨股神套路深丨每年固收超20%

抄底形態丨追高三種死法丨在熊市中如何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