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上海24小時共用健身艙:健身更碎片化、社交化

艙內的運動器械包括兩台跑步機、史密斯架、雙臂機、啞鈴、瑜伽球等。

王子濤 攝

中新網上海11月7日電 (王子濤)24小時營業、遠端預約、無人值守……上海24小時共用健身艙近日受到不少健身愛好者的青睞。這種共用健身艙以社區中心,一次能容納多人在艙內鍛煉,打造健身社交圈。

用戶通過APP可自行預約一個小時的時間段進行鍛煉。

王子濤 攝

記者在位於上海世紀公園附近錦繡坊的公園盒子看到,該共用健身艙是一個能同時容納6個人鍛煉的6人艙。艙內的運動器械包括兩台跑步機、史密斯架、雙臂機、啞鈴、瑜伽球等。艙內有PM2.5淨化系統、人工智慧健身教練、無線投屏等設施。艙內有間更衣室,但不設衛生間和沐浴間。

共用健身艙即付即練的模式也吸引了不少健身愛好者。 王子濤 攝

據瞭解,該共用健身艙企業在10月底推出了三款健身艙,分別是2人艙、4人艙、5人艙,對應的空間面積分別是8㎡、18㎡、28㎡。根據不同社區的住戶數及人群特徵將配備相應的健身艙,而共同標配是跑步機、啞鈴組和以智慧教練設備為核心的練習區。

用戶通過APP可自行預約一個小時的時間段進行鍛煉,

鍛煉人數上可選擇與其他用戶一起鍛煉或包場鍛煉。對於一些經常加班或下班時間不固定的用戶來說,24小時健身艙讓他們在健身時間上的選擇更加靈活。

艙內有PM2.5淨化系統、人工智慧健身教練、無線投屏等設施。 王子濤 攝

相比傳統健身房上千元的年費,共用健身艙去一次算一次,即付即練的模式也吸引了不少健身愛好者。“傳統健身房有點‘潮汐式’,平時沒人下班人多的不得了,器材都摸不到。”一位元健身愛好者季先生告訴記者,不用辦年卡且隨時可以鍛煉是他選擇這種共用健身艙的原因。

對於為何會選擇推出供多人使用的共用健身艙,公園盒子相關負責人丁先生告訴中新網記者,

“一方面是考慮到器材上有氧無氧健身器材都要有,另一方面健身時互相激勵會更有動力,因此公園盒子在理念上更重視健身艙的社交功能。”

據瞭解,這種共用健身艙年內在上海有望擴展到300個。 王子濤 攝

據瞭解,這種共用健身艙年內在上海有望擴展到300個。之後會圍繞社區場景進行佈局,並將從成熟社區,擴展延伸至長租公寓、青年公寓等新型社區。未來這種共用健身艙會在全國範圍內鋪開,推廣碎片化、社交化的健身運動新模式。(完)

之後會圍繞社區場景進行佈局,並將從成熟社區,擴展延伸至長租公寓、青年公寓等新型社區。未來這種共用健身艙會在全國範圍內鋪開,推廣碎片化、社交化的健身運動新模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