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為什麼多數時候我們能自控,但某些時刻卻怎麼也管不住自己的手?

做交易時間久了會發現,我們偶爾會做出一些讓自己後悔不已的事情。

比如不止損、沒等信號、頻繁交易、重倉等等。這些行為其實是被我們自己的交易規則嚴格禁止的,或者是被我們自己反復證明是錯誤的。

但非常奇怪,我們如此清楚明白,但還是犯了這些錯誤。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多數時候我們能控制住自己,但某些時刻卻怎麼也管不住自己的手?

只要你進一步觀察,就會發現這些決策可能擁有的一些共性,比如它們都發生在開盤時、虧損額較大後、心情較差或身體疲憊時、大幅盈利後等等。

那麼問題的答案究竟是什麼呢?

這就涉及到意志力本身的原因,它並不是恒定的、唾手可得的,而是波動的,且如充電電池一般,是迴圈消耗的。

最近看了本書,叫《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看到裡邊意志力一章的內容,我想起和交易之間的聯繫。裡面的幾個案例,雖與交易不直接相關,但卻頗能給人啟發。

那幾個案例或實驗大概是這樣的:

1.

在2007年,《個性與社會心理學雜誌》介紹了9個關於營養和意志力影響的實驗。研究人員給實驗物件安排了兩項任務,一項需要意志力(自控力),一項不需要。

任務完成後再測量實驗物件的血糖含量,結果需動用意志力的受試者在完成任務後期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急劇降低。

2.

實驗人員安排兩組實驗物件完成一個與意志力相關的任務後,

再接著做新任務。在兩項任務的間隙,實驗人員給實驗物件提供檸檬汁。其中一組的檸檬汁中加純糖,另外一組則加代糖甜味劑。結果,後一組的出錯率是前一組的兩倍。

3.

斯坦福大學的喬納森連同本古裡安大學的奧拉和沙伊深入研究了意志力對伊斯蘭假釋制度的作用。研究覆蓋1112個聽證會,涉及8位法官,時間跨度10個月。

法官每天工作量相當大,每場辯論後他們要花6分鐘做出判決,

每天需處理14-35宗假釋案。這樣的工作日程對判決結果的影響十分顯著。早餐後假釋通過率高達65%,而下午後半段的通過率幾乎為零。如下圖:

這幾個案例說明什麼呢?至少可以說明這幾件事:

腦力、意志力(自製力)是會被消耗的,而消耗後你的意志力水準是會下降的。

意志力消耗到極低水準時,人往往會呆若木雞地放棄或作出“預設選項”。我們絕非自己想像的那樣時刻明智、理性。

書中還列出了一些會消耗你意志力的因素,包括培養新習慣、防止衝動、遮罩干擾、嘗試引起他人注意、抵制誘惑、戰勝恐懼、壓抑情感、做不喜歡的事、抑制侵犯、在長期回報和短期利益中做選擇。

如果腦力、意志力是迴圈消耗品,那麼市場長期流傳的和盤面保持距離(防止衝動、抵制誘惑、遮罩干擾、否定現實)、別總是看資金“數錢”(長短利益選擇、抵制誘惑、戰勝恐懼等)、輕倉止損(戰勝恐懼、遮罩干擾、做不喜歡的事等)、盤前做計畫而不是盤中做決策(在高意志力水準下做出決策)以及其他很多的法則,就不再是說教廢話,而是金玉良言。

大腦雖然只占體重的2%,卻要消耗20%的能量。對於如何提高你的決策水準,這裡有個建議是:減少你意志力的無意義消耗,增加它的利用效率。不要在疲憊或其他狀態不好的情況下做決策或交易。

那麼該怎麼做?

找出上面那10個因素對應的盤面和交易行為,想想如何改進。另外,好好吃飯,好好睡覺。交易不是敲敲鍵盤就有大把鈔票的活兒,它既是腦力活,又是體力活。你要做的是把你的力用在刀刃上。

多空博弈平臺致力於原創和金融好文分享!僅僅作為股票期貨投資學習,不持任何觀點,部分文章分享前未能與原作者取得聯繫,若涉版權問題,敬請聯繫我們!

就不再是說教廢話,而是金玉良言。

大腦雖然只占體重的2%,卻要消耗20%的能量。對於如何提高你的決策水準,這裡有個建議是:減少你意志力的無意義消耗,增加它的利用效率。不要在疲憊或其他狀態不好的情況下做決策或交易。

那麼該怎麼做?

找出上面那10個因素對應的盤面和交易行為,想想如何改進。另外,好好吃飯,好好睡覺。交易不是敲敲鍵盤就有大把鈔票的活兒,它既是腦力活,又是體力活。你要做的是把你的力用在刀刃上。

多空博弈平臺致力於原創和金融好文分享!僅僅作為股票期貨投資學習,不持任何觀點,部分文章分享前未能與原作者取得聯繫,若涉版權問題,敬請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