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6歲孩子回鄉祭祖後不肯回城:農村比北京好

6歲的洋洋和父親回南方老家祭祖後,哭著不肯回城,他太喜歡農村了。

6歲的洋洋是個從小在北京長大的孩子,今年讀一年級了,和北京不少工薪階層的孩子一樣,住在狹小的房子裡,

父母工作忙忙碌碌。

父母對孩子的學習生活早早做了計畫,孩子以後升學要面臨擇校的壓力,從一年級開始就給孩子報了課外輔導班,另外還學音樂,所以小傢伙的生活也是忙忙碌碌。

城裡人生活節奏快,家裡串門的人也很少,日子就這麼一天天過著。

洋洋從來沒有回過老家,今年父親帶他回鄉祭祖,家鄉的一切讓他稀奇極了。

老家是南方的一個小縣城,爺爺有一棟小洋樓,5層樓高,房間多得一人能睡好幾間,樓上還有天臺,天臺上面還種著桃樹和葡萄樹,爺爺說夏天的時候自家陽臺上的葡萄能采100多斤,有幾個品種特別好吃,是當年托農學院的朋友買來的好品種,說得小吃貨直流口水。

爺爺說,現在小地方生活特別方便,逛街買東西什麼都不缺,也很多玩的,當天就帶著孫子逛街去了。

爺爺8個兄妹,孫子輩親戚特別多,農村人親情觀念很濃,大家不時來串門看洋洋,把小傢伙忽悠的暈乎乎的。小傢伙收了好多禮物,洋洋最喜歡吃二叔公家給的清明粿,顏色碧綠誘人,

放在油裡稍微煎一下,冒出一股誘人的香味,據說是用一種野草和米漿製作的,堂兄說可以帶他去採制作清明粿的鼠鞠草,小洋洋睡覺前一直惦記著這件事。

清明這天,爸爸帶洋洋登山祭祖,太爺爺太奶奶的墳墓建在一個山頭上面,這時候老家的山已經開始綠了,

路邊的油菜花金燦燦的,山上的映山紅長出了花蕾蕾,農田裡面漲了水,從水底的土裡鑽出絲絲縷縷的野草,野草的尾尖悄悄地浮在水面,隨著微風的節奏輕輕蕩漾,拉出一縷縷的綠和一絲絲的銀,綠的是浮在水面上修長的草尖,銀的是在水底包裹草葉子的氣泡,那樣的美麗,爸爸告訴洋洋,他的童年就在這滿山的綠當中,洋洋有些似懂非懂,
但他很喜歡這兒。

當下午爸爸告訴他,第二天要回北京的時候,洋洋哭了,他覺得農村比北京好太多了。

看來在孩子的眼裡農村特有的自然環境與人情味確實有不可抵擋魅力啊,大人有空帶孩子到農村走走也是挺好的,能補全孩子在城市缺失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