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那些被我們吸進去的PM2.5都怎麼樣了?雙11有必要買空氣淨化器嗎

當年畢業之後沒有去帝都工作,原因之一就是害怕霧霾。

不過如今,我還是經常會關注那邊的空氣品質,大多數情況都證明我當初的選擇是對的。

這不,帝都今天的空氣又是——重度污染!

相比之下,上海的空氣品質還算好那麼一丟丟。

不過,即使空氣品質為良,適當的防護措施也還是少不了的。

雙十一在即,就算整不起新風系統那種高端貨,空氣淨化器還是能咬咬牙拿下一個吧?當然啦,防霧霾口罩什麼的就更不用說了。

不去糾結它的作用如何,

至少“有“總比”沒有“好,雖然用著不是太爽,至少心裡還算舒服。

防霧霾口罩

已經有各種各樣的實驗測試證明,防霧霾口罩確實能有效過濾霧霾中的PM2.5。

一般來說,口罩的過濾效果和透氣性很難兼顧。

透氣性差的口罩存在外面的空氣難進來,口罩內呼出的廢氣難出去,常常會使框架眼鏡的鏡片起霧,實在不是怎麼好的體驗。時間一長或者有較大活動量時,

還有可能使人出現氧氣吸入不足的問題,要知道,缺氧對身體的危害可不小。

為了保證呼吸順暢,如果是雙十一選購口罩,建議選擇帶有呼吸閥的。除此之外,口罩在臉部的貼合度也很重要,如果鼻子和下巴周圍漏氣嚴重,將會使口罩過濾霧霾的作用大打折扣。

在這方面,套在頭上的口罩要比掛在耳朵上的口罩貼合度更好一些。

值得注意的是,口罩外層往往積聚著不少灰塵、細菌,內層則有呼出的細菌、唾液,因此兩面不可交替使用。口罩在不戴時,也需要放入清潔密封袋(將貼口鼻一面向裡折好)。

空氣淨化器

一台合格的空氣淨化器也具有擺脫過濾霧霾的效果,尤其是在封閉的室內。

在門窗封閉的室內,空氣淨化器可以過濾霧霾中的PM2.5,

減少空氣污染對於人體的危害。但是長時間呆在這樣的環境下免不了會覺得憋悶和壓抑,有些人甚至還會感覺暈暈的。原因就在於人體活動代謝產生的廢氣尤其是二氧化碳(CO₂)在室內聚集,久久散不出去,導致二氧化碳濃度升高。

二氧化碳濃度含量與人體生理反應:

1.350~450ppm:與一般室外環境相當;

2.350~1000ppm:空氣清新,呼吸順暢;

3.1000~2000ppm:感覺空氣渾濁,並開始覺得昏昏欲睡;

4.2000~5000ppm:感覺頭痛、嗜睡、呆滯、注意力無法集中、心跳加速、輕度噁心;

5.大於5000ppm:可能導致嚴重缺氧,造成永久性腦損傷、昏迷、甚至死亡。

國家規定,二氧化碳(CO₂)的室內標準不超過1000 ppm。但在現實生活中,由於家庭成員較多,再加上空間狹小,如果不開窗,則很容易使二氧化碳濃度超標。

但是,開窗通風會影響空氣淨化器的淨化效果。基於這種情況,有些人只要看到空氣淨化器髒兮兮的濾網,想著如果換成是用肺來過濾這些髒東西,想開窗也不敢開窗了。

只要空氣品質沒有達到優,我們就必須忍受口罩的束縛、緊閉門窗的憋悶和壓抑。即便是這樣,我們多多少少還是會吸入一些霧霾進去。

並且,這樣的情況,我們可能還要忍受很多很多年。

中國的霧霾還會持續多少年?

眾所周知,中國僅僅用了30年,就完成了歐美國家近200年的工業進程。而空氣污染的集聚,以及霧霾天氣的持續爆發,都是社會快速發展的環境代價。

直到2013年,“霧霾”成為了關鍵字,很多城市才開始重視霧霾治理。幾年下來,霧霾治理已經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離“擺脫霧霾“還有很遠的距離。

反觀歷史,英國倫敦用了差不多30年,才摘掉了“霧都“(霾都)的帽子;為了使空氣品質達標,美國洛杉磯更是花了將近60年。

中國的霧霾治理才開始短短幾年,以後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現在除了耐心吸霾,似乎沒有更好的辦法。

PM2.5進入人體後會發生什麼事情?

霧霾中的PM2.5是極微小的顆粒,進入肺部之後是很難排出來的。那麼,它們進去之後會發生什麼?

這是我比較關心的問題,因為實在不知道今後還要吸多少年品質不好的空氣。

當然,人體也不是沒有一點抵抗力的。

當PM2.5抵達肺泡之後,就會面臨人體免疫系統派出的特殊部隊——巨噬細胞。這些傢伙都是名副其實的吃貨,又一部分PM2.5就是被它們“吃掉”的。當然,也有一些PM2.5可以躲過巨噬細胞的追殺,溜進身體的循環系統(比如血管啊、淋巴管啊),然後到達身體各處,繼續侵擾其他遠端器官。

巨噬細胞再生猛,畢竟能力有限,如果進來的PM2.5數量太多,或是脾氣太”倔強“,就會導致巨噬細胞消化不了,然後聚集在體內。這些被困在肺內的PM2.5則會一直刺激肺部的免疫系統,這就是為什麼吸多了霧霾容易咳嗽,發燒,上呼吸道感染的原因。所以希望大家在霧霾嚴重的時候一定要戴口罩出門。

霧霾,還是少吸一點的好。

今後還要吸多久的霧霾,我們都不知道,也許幾年,也許十幾年,也許是幾十年。癌症的潛伏期也許都不見得有那麼長。霧霾雖然不是導致肺癌的直接原因,但它對肺部的慢性刺激,多多少少會對某些肺癌的最終形成產生作用。

而基因上的短板,無疑又會強化霧霾對於身體的這種慢性刺激。

想開窗也不敢開窗了。

只要空氣品質沒有達到優,我們就必須忍受口罩的束縛、緊閉門窗的憋悶和壓抑。即便是這樣,我們多多少少還是會吸入一些霧霾進去。

並且,這樣的情況,我們可能還要忍受很多很多年。

中國的霧霾還會持續多少年?

眾所周知,中國僅僅用了30年,就完成了歐美國家近200年的工業進程。而空氣污染的集聚,以及霧霾天氣的持續爆發,都是社會快速發展的環境代價。

直到2013年,“霧霾”成為了關鍵字,很多城市才開始重視霧霾治理。幾年下來,霧霾治理已經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離“擺脫霧霾“還有很遠的距離。

反觀歷史,英國倫敦用了差不多30年,才摘掉了“霧都“(霾都)的帽子;為了使空氣品質達標,美國洛杉磯更是花了將近60年。

中國的霧霾治理才開始短短幾年,以後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現在除了耐心吸霾,似乎沒有更好的辦法。

PM2.5進入人體後會發生什麼事情?

霧霾中的PM2.5是極微小的顆粒,進入肺部之後是很難排出來的。那麼,它們進去之後會發生什麼?

這是我比較關心的問題,因為實在不知道今後還要吸多少年品質不好的空氣。

當然,人體也不是沒有一點抵抗力的。

當PM2.5抵達肺泡之後,就會面臨人體免疫系統派出的特殊部隊——巨噬細胞。這些傢伙都是名副其實的吃貨,又一部分PM2.5就是被它們“吃掉”的。當然,也有一些PM2.5可以躲過巨噬細胞的追殺,溜進身體的循環系統(比如血管啊、淋巴管啊),然後到達身體各處,繼續侵擾其他遠端器官。

巨噬細胞再生猛,畢竟能力有限,如果進來的PM2.5數量太多,或是脾氣太”倔強“,就會導致巨噬細胞消化不了,然後聚集在體內。這些被困在肺內的PM2.5則會一直刺激肺部的免疫系統,這就是為什麼吸多了霧霾容易咳嗽,發燒,上呼吸道感染的原因。所以希望大家在霧霾嚴重的時候一定要戴口罩出門。

霧霾,還是少吸一點的好。

今後還要吸多久的霧霾,我們都不知道,也許幾年,也許十幾年,也許是幾十年。癌症的潛伏期也許都不見得有那麼長。霧霾雖然不是導致肺癌的直接原因,但它對肺部的慢性刺激,多多少少會對某些肺癌的最終形成產生作用。

而基因上的短板,無疑又會強化霧霾對於身體的這種慢性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