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大熊貓起源於歐洲?專家:僅通過一兩處化石難定

《新科學家》關於匈牙利發現熊貓化石的報導。圖/網站截圖

近日,加拿大和法國科學家聯合在《地球生物》期刊(Geobios)上發表文章,稱其在匈牙利發現一組約1000萬年前的熊貓牙齒化石,比中國雲南發現的化石早200萬年。《新科學家》據此報導稱,匈牙利的發現或可佐證大熊貓起源於歐洲。大熊貓起源之爭遂再起波瀾。對於這一爭論,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高級工程師張勁碩認為,僅通過一兩處新發現的化石,並不能決定大熊貓到底起源於哪,

“現在說起源於歐洲為時尚早”。

匈牙利發現千萬年前大熊貓化石

憨態可掬的大熊貓是中國特有的珍稀動物,至今已在地球上生存至少800萬年,被譽為“活化石”和“中國國寶”。然而,大熊貓的祖先究竟來自哪裡一直是備受爭議的話題。

上世紀80年代,中國雲南祿豐發現地質年代約為800萬年前中新世晚期的熊貓化石,並將其定名為“始熊貓”。這一發現為大熊貓的起源與分類地位提供了直接證據,

認為大熊貓起源于雲南。該結論後被國內外學界認可。

然而,近日,加拿大和法國科學家聯合發表的一篇論文讓大熊貓的起源再生疑團。這篇發表於《地球生物》期刊上的文章稱,其在匈牙利發現了一組牙齒化石,很可能是現代大熊貓祖先近親。

據《新科學家》報導,這組牙齒化石是在匈牙利魯多巴尼奧鎮(Rudabanya)發現。經測算,其形成於1000萬年前的晚中新世。這一時間早於中國上世紀80年代分別在雲南祿豐盆地和元謀盆地發現的祿豐始熊貓和元謀始熊貓化石。

據此,《新科學家》在其報導中稱,此次匈牙利的發現或將成為“熊貓歐洲起源論”的佐證。

 研究稱大熊貓曾在亞歐間遷徙

根據該文章,研究人員通過一系列比對,判定這組牙齒化石屬於熊貓。

研究人員對比了牙齒化石與其他熊類的形狀、結構以及磨損情況,從而發現,這種生物與熊貓類似,

也喜歡外表堅硬的植物,並將其撕成條狀而非嚼碎。

此外,研究人員根據化石判定,它屬於一種從未發現過的熊貓,於是將其命名為Miomaci panonnicum。根據報導,研究團隊認為,其並非現代大熊貓的直系祖先,有可能是現代大熊貓的“表親”。

由此,研究人員認為,亞洲熊貓與歐洲熊貓可能存在互相遷移的現象,方向不定。有可能從歐洲遷移到亞洲,也有可能從亞洲遷移到歐洲。例如,

在中新世晚期,歐洲相比中國更加溫暖濕潤,有茂密的亞熱帶森林,也更適合熊貓生存。

釋疑1

新發現是否能確認大熊貓起源?

此次研究發佈後,由於大熊貓化石形成於距今1000萬年前的晚中新世,相比中國此前發現的大熊貓化石要早200萬年,因此,部分科學家認為其能佐證熊貓起源於歐洲的理論假設。

目前,大熊貓僅分佈於中國四川、甘肅、陝西。大熊貓起源於歐洲的說法讓多數網友頗為不解。對此,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高級工程師張勁碩認為,僅通過一兩處發現的化石,並不能解決大熊貓到底起源於哪的問題。

張勁碩解釋,物種演化過程中,全世界很多地方都可能出現大熊貓。從這個角度來看,中國以外發現大熊貓化石也較為正常。

隨著未來逐漸發現更多的化石證據,才會提供更清晰的生物演化過程。張勁碩說,“也許,會在其他地方發現更古老的熊貓化石,現在就說熊貓起源於歐洲還為時尚早”。

 釋疑2

熊貓是否曾從歐洲遷徙至亞洲?

在最近這次的發現中,研究人員認為這處化石並非中國大熊貓的直系祖先。若干萬年前,它們也許是分佈在不同地點的熊貓,可能存在在不同大陸間遷徙的情況。

對此,張勁碩認為,在上千萬年的動物演化過程中,物種會出現很多旁支。現在很難說發現的化石和現代大熊貓到底存在什麼關係,可能是其中的一個分支,也可能是親緣比較近的祖先,但現在滅絕了。

在張勁碩看來,是否存在生物遷徙也需要更多證據。他認為,目前只是發現了化石,沒有太多證據能夠證明兩者之間存在生物遷徙。如果能夠從古生物的骨骼中提取DNA和現代大熊貓進行比較,也許能夠得到更多的確鑿證據。

在沒有相關研究結果的情況下,張勁碩認為,目前的結論還都停留在猜測和假說階段,不能蓋棺論定,需要更多證據。

 ■ 縱深

爭議不斷的大熊貓起源

大熊貓起源之爭由來已久,而每一次短暫的“蓋棺論定”又被新發現的化石證據所“挑戰”。

據瞭解,最早發現熊貓化石可追溯至20世紀40年代。

1942年,科學家在匈牙利潘諾盆地哈萬地點的沼澤相地層中發現了一處牙齒化石。研究人員對其分析後認為,其為熊貓的一個新署,命名為葛氏郊熊貓,距今大約700萬年前。

根據報導,當時不少學者曾認為,葛氏郊熊貓的牙齒特徵相似于熊貓,應屬於熊貓類的早期代表。此後,普遍將葛氏郊熊貓看作為東亞熊貓的祖先,分佈于中國大陸的熊貓也就成了“華籍歐裔種”。

這之後,中國接連發現更早的熊貓化石不斷挑戰熊貓的歐洲起源論。1962年,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研究所研究員裴文中在廣西柳城縣巨猿洞內發現大熊貓小種化石。

20餘年後的1981至1983年,研究人員分別在雲南祿豐盆地和元謀盆地發現了祿豐始熊貓和元謀始熊貓化石,化石距今約800萬年前。這一發現曾為起源之爭畫上短暫句號。

地質學家黃萬波、考古學家魏光飆撰寫的《大熊貓史話》中,也曾提到熊貓的“祖籍爭議”。其中寫道,熊貓由來之謎,一直到上世紀80年代才被我國科學家揭開了。

接連在中國發現更古老的熊貓化石,似乎為熊貓起源奠定基礎。然而,2015年,隨著古生物學家在西班牙發現更古老的大熊貓化石,大熊貓起源之謎再次變得“撲朔迷離”。

據報導,2015年,科學家在西班牙也曾發現顎骨和牙齒化石,據測算,該化石距今約1160萬年。研究人員認為,這處熊貓化石屬於最古老的大熊貓直系祖先。並就此判斷,大熊貓的祖先起源于歐洲,後來才遷移到亞洲。

近日,隨著加拿大及法國科學家聯合發表文章稱在匈牙利發現1000萬年前大熊貓化石,“大熊貓歐洲起源說”似乎再次佔據上風。

但在張勁碩等科研人員看來,一切尚未蓋棺論定,大熊貓的起源仍需更多的發現來證明大熊貓究竟來自哪兒。

對此,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高級工程師張勁碩認為,僅通過一兩處發現的化石,並不能解決大熊貓到底起源於哪的問題。

張勁碩解釋,物種演化過程中,全世界很多地方都可能出現大熊貓。從這個角度來看,中國以外發現大熊貓化石也較為正常。

隨著未來逐漸發現更多的化石證據,才會提供更清晰的生物演化過程。張勁碩說,“也許,會在其他地方發現更古老的熊貓化石,現在就說熊貓起源於歐洲還為時尚早”。

 釋疑2

熊貓是否曾從歐洲遷徙至亞洲?

在最近這次的發現中,研究人員認為這處化石並非中國大熊貓的直系祖先。若干萬年前,它們也許是分佈在不同地點的熊貓,可能存在在不同大陸間遷徙的情況。

對此,張勁碩認為,在上千萬年的動物演化過程中,物種會出現很多旁支。現在很難說發現的化石和現代大熊貓到底存在什麼關係,可能是其中的一個分支,也可能是親緣比較近的祖先,但現在滅絕了。

在張勁碩看來,是否存在生物遷徙也需要更多證據。他認為,目前只是發現了化石,沒有太多證據能夠證明兩者之間存在生物遷徙。如果能夠從古生物的骨骼中提取DNA和現代大熊貓進行比較,也許能夠得到更多的確鑿證據。

在沒有相關研究結果的情況下,張勁碩認為,目前的結論還都停留在猜測和假說階段,不能蓋棺論定,需要更多證據。

 ■ 縱深

爭議不斷的大熊貓起源

大熊貓起源之爭由來已久,而每一次短暫的“蓋棺論定”又被新發現的化石證據所“挑戰”。

據瞭解,最早發現熊貓化石可追溯至20世紀40年代。

1942年,科學家在匈牙利潘諾盆地哈萬地點的沼澤相地層中發現了一處牙齒化石。研究人員對其分析後認為,其為熊貓的一個新署,命名為葛氏郊熊貓,距今大約700萬年前。

根據報導,當時不少學者曾認為,葛氏郊熊貓的牙齒特徵相似于熊貓,應屬於熊貓類的早期代表。此後,普遍將葛氏郊熊貓看作為東亞熊貓的祖先,分佈于中國大陸的熊貓也就成了“華籍歐裔種”。

這之後,中國接連發現更早的熊貓化石不斷挑戰熊貓的歐洲起源論。1962年,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研究所研究員裴文中在廣西柳城縣巨猿洞內發現大熊貓小種化石。

20餘年後的1981至1983年,研究人員分別在雲南祿豐盆地和元謀盆地發現了祿豐始熊貓和元謀始熊貓化石,化石距今約800萬年前。這一發現曾為起源之爭畫上短暫句號。

地質學家黃萬波、考古學家魏光飆撰寫的《大熊貓史話》中,也曾提到熊貓的“祖籍爭議”。其中寫道,熊貓由來之謎,一直到上世紀80年代才被我國科學家揭開了。

接連在中國發現更古老的熊貓化石,似乎為熊貓起源奠定基礎。然而,2015年,隨著古生物學家在西班牙發現更古老的大熊貓化石,大熊貓起源之謎再次變得“撲朔迷離”。

據報導,2015年,科學家在西班牙也曾發現顎骨和牙齒化石,據測算,該化石距今約1160萬年。研究人員認為,這處熊貓化石屬於最古老的大熊貓直系祖先。並就此判斷,大熊貓的祖先起源于歐洲,後來才遷移到亞洲。

近日,隨著加拿大及法國科學家聯合發表文章稱在匈牙利發現1000萬年前大熊貓化石,“大熊貓歐洲起源說”似乎再次佔據上風。

但在張勁碩等科研人員看來,一切尚未蓋棺論定,大熊貓的起源仍需更多的發現來證明大熊貓究竟來自哪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