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風靡全國的動畫片卻被部分家長抵制:我可不想讓孩子變成豬!

一部風靡全國的動畫片,卻讓一位家長說出下面的話:

沒錯,這就是央視自2015年引進的英國動畫片《小豬佩奇》。

這部動畫片從2004年首映至今已經擁有全球數億粉絲,不僅小孩子喜歡,成年人也鍾愛。尤其在中國,小豬佩奇系列的豆瓣評分一直高居9.0以上:

但是,就是這樣一部讓孩子們愛不釋手的動畫片,卻讓一部分家長頭疼甚至討厭,

理由很簡單:

學豬叫!學豬叫!我家孩子學豬叫!

動畫片中,小豬一家人說話總是帶著“吭哧吭哧”的類似豬叫的聲音,豬小妹和弟弟喬治也常常“嘎嘎嘎”大笑,這讓有些家長覺得難以接受,感覺深!井!冰!啊!

但是也有家長說了,怎麼地!你歧視豬麼!讓孩子感受動物的聲音沒什麼不好啊,

適當的模仿也挺有趣的。

跳泥坑!跳泥坑!我家孩子跳泥坑!

動畫片中經常出現豬小妹和小夥伴們跳泥坑、水坑的樣子,這讓一些家長幾乎崩潰:孩子看了這個整個人都不好了,天天蹦蹦跳跳,沙發上跳,水坑裡跳,泥坑裡跳!還拉著我一起跳!

但是同樣有家長說,教會孩子玩耍有個度,沒什麼不好,你小時候不玩泥巴麼!

事實上,這部動畫片之所以能受到那麼多孩子和成人的喜愛,原因有以下幾點:

簡單而生動。其實一部好的動畫片不需要複雜的劇情,因為孩子的思維和視角是很簡單純潔的,用成人的想法編織出縝密的愛恨情仇,未必符合孩子的口味;

人無完人。一部分動畫片甚至電影喜歡把主角塑造出完美無缺的人設,

事實上會有這樣的人嗎?對於處在幼兒期的孩子來說,此時正是他們塑造獨立人格性格的最佳時機,而小豬佩奇這部動畫片非常“接地氣”地描述了一個又一個鮮明獨特的形象。例如主角豬小妹,雖然她活潑、開朗、樂觀、有禮貌,但同樣有自私、攀比等小毛病,這樣真實而生活化的劇情更能讓孩子學習到實實在在的東西。

愛與被愛。這可能是這部動畫片最成功的部分。豬小妹佩奇的媽媽非常溫柔,從來不對孩子們發火,而是講道理;豬爸爸也不是什麼無所不能的“超人爸爸”,他一樣有缺點,而且還是曾經的“跳泥坑冠軍”。這在成人角度看來可能有些滑稽,但是對於小孩卻十分親切,而且告訴他們,大人也不是無所不能的,他們也有童年時光、也有需要玩耍的時候、也有需要幫助的時候。

而且,整部動畫片在處理成人和孩子的關係時非常細膩用心,大人們的工作往往是忙碌而充滿荊棘的,但他們不會為此就對孩子不耐煩甚至發火;孩子同樣懂事,會在大人忙碌時儘量不打擾他們,得到幫助會有禮貌道謝,很多家長都表示,看完這個動畫片,孩子似乎懂禮貌很多。

雖然這是一部豬長得像電吹風、全鎮“深井冰”跳泥坑的動畫片,但是卻不乏正能量和教育意義,您怎麼看?

而且,整部動畫片在處理成人和孩子的關係時非常細膩用心,大人們的工作往往是忙碌而充滿荊棘的,但他們不會為此就對孩子不耐煩甚至發火;孩子同樣懂事,會在大人忙碌時儘量不打擾他們,得到幫助會有禮貌道謝,很多家長都表示,看完這個動畫片,孩子似乎懂禮貌很多。

雖然這是一部豬長得像電吹風、全鎮“深井冰”跳泥坑的動畫片,但是卻不乏正能量和教育意義,您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