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山海經·五臧山經·南山經·一次經》地理位置解讀

《山海經》是難讀的,小編讀《南山經》主要參照東海和總里程。東海和大致里程應該是無疑問的,雖然西海也是地標,但西海的位置還有疑義,“西海”在《山海經》中起到地標的作用,關於其在今天的位置,

自古來就爭論不休。跟著小編以自己的理解尋找一下它們的位置吧,

南山經第一列山全長現2453.22裡/1226.61公里

南山經之首曰鵲【音】山。其首曰招搖之山,臨於西海之上。多桂多金玉。有草焉,其狀如韭而青華,其名曰祝餘,食之不饑。有木焉,其狀如榖而黑理,

其華四照。其名曰迷榖【gu】,佩之不迷。有獸焉,其狀如禺而白耳,伏行人走,其名曰狌狌,食之善走。麗【鹿旨】之水出焉,而西流注於海,其中多育沛,佩之無瘕【xiā】疾。

又東三百里曰堂庭之山。多棪木【yǎn】,多白猿,多水玉,多黃金。

又東三百八十裡曰猨翼之山。其中多怪獸,水多怪魚。多白玉,多蝮蟲,多怪蛇,多怪木,不可以上。

又東三百七十裡曰杻陽之山。其陽多赤金。其陰多白金。有獸焉,其狀如馬而白首,

其文如虎而赤尾,其音如謠,其名曰鹿蜀,佩之宜子孫。怪水出焉,而東流注於憲翼之水。其中多玄魚,其狀如龜而鳥首虺尾,其名曰旋龜,其音如判木,佩之不聾,可以為底。

又東三百里柢山。多水,無草木。有魚焉,其狀如牛,陵居,蛇尾有翼,其羽在魼下,其音如留牛,其名曰鯥【lù】,冬死而復生。食之無腫疾。

又東四百里曰亶爰之【dǎn yuán】山。多水,無草木,不可以上。有獸焉,其狀如狸而有髦,其名曰類,

自為牝牡,【pìn mǔ】食者不妒。

又東三百曰基山。其陽多玉,其陰多怪木。有獸焉,其狀如羊,九尾四耳,其目在背,其名曰猼訑【bó yi】,佩之不畏。有鳥焉,其狀如雞而三首、六目、六足、三翼,其名曰鵸鵌,食之無臥。

又東三百里曰青丘之山。其陽多玉,其陰多青雘。有獸焉,其狀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嬰兒,能食人,食者不蠱。有鳥焉,其狀如鳩,其音如呵,名曰灌灌,佩之不惑。英水出焉,南流注於即翼之澤。其中多赤鱬,其狀如魚而人面,

其音如鴛鴦,食之不疥。

又東三百五十裡曰箕尾之山,其尾踆於東海,多沙石。汸水出焉,而南流注於淯,其中多白玉。

凡鵲山之首,自招搖之山以至箕尾之山,凡十山,二千九百五十裡,其神狀皆鳥身而龍首。其祠之禮:毛,用一璋玉瘞;糈用稌米,一壁,稻米、白瑩為席。

南山經·一次經 動植物、礦產、祭祀表

南山經·一次經 神獸圖

南山經·一次經 山系圖

中國海岸線雖有增減但從史書記載以來變化不大,所以以東海為起點是合理的,這麼看來西海應該在中國版圖內,以後的山海經地理位置解讀圖都會從這張圖上增加,後續也會有書中動植物與現存動植物的對照。

敬請關注,如有理解錯誤的地方敬請指正。

後續也會有書中動植物與現存動植物的對照。

敬請關注,如有理解錯誤的地方敬請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