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什麼是原生家庭創傷治療——(療愈原生家庭創傷的七步)

雖然每個人的原生家庭都不一樣,所面臨的問題和所受的創傷不同,但療愈原生家庭所受的創傷,都會經歷幾個相似的模式和階段。

如果你仍然在療愈原生家庭創傷的階段,

或者你想要開始瞭解、療愈原生家庭的創傷,那麼你需要瞭解“療愈原生家庭創傷”所要經歷的七個階段。

瞭解了這七個所需的階段,更好的理解自己、理解原生家庭,更好的為自己的療愈提供心理支援。

1

第一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的狀態是:不知道原生家庭的問題是什麼,只是覺得痛苦。

見不到家人的時候想念,見到了家人,過不了多長時間又開始發生矛盾和衝突,無法和睦相處。

有的家庭是只能做淺層次的溝通,大家相敬如“冰”,不能談及深層次的內容,感情也無法流動。有的人會選擇逃離,但是即使離開家人以後,仍然會遇到與家人模式相似的朋友或者同事、上司、伴侶,繼續重複熟悉的痛苦。

2

第二個階段

第二個階段的狀態是:開始明白原生家庭的一些問題,嘗試開始重建自己的界限,開始學習劃界限。這時會遇到家庭的激烈反對和攻擊,

會比第一個階段更加痛苦糾結。

處在這個階段的人,常常面臨非常掙扎的局面:因為暫時還沒有辦法,或者暫時沒有能力離開家庭,有的人就退縮回去以前的家庭互動模式,因為“熟悉的痛苦”還是比“未知的痛苦”會好受一點;但是有的人已經痛夠了,選擇繼續脫離家庭、活出自己,離開家庭的模式。

3

第三個階段

第三個階段的狀態是:開始可以劃界限,可以離開家庭,找一個相對安全的環境開始醫治。開始找到相對安全的“代父母”來得到滋潤,但是還沒有勇氣嘗試回家。

在這個階段的末期,開始能夠認識到原生家庭不僅有傷害的一面,也有好的一面。有很多的傳統、習慣都是今天仍然給我們帶來祝福的,開始對原生家庭“去妖魔化”,

開始有“盼望”。

4

第四個階段

第四個階段的狀態是:醫治到了一個程度的時候,覺得自己有了一點力量,情緒相對比較穩定、平安,可以開始回家了。但是回到家,很快就會“敗下陣來”,受到新的傷害,也會反擊,也會造成家人新的傷害,不得不再次逃離。

經過一段時間的醫治,再回去,再逃離,如此反復,這個階段會持續一個很長的時間。

因為醫治是包括安全感、情緒按鈕、內在誓言、自我認知、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界限把握及其他人生的方方面面的,

一直到在所有的這些問題上我們都已經有了比較成熟穩定的認識,我們才能不那麼容易被“戳破”。

5

第五個階段

第五個階段的狀態是:能夠保護自己,基本可以和家人穩定的相處了。

雖然偶爾還是有“戳破”的時候,但是對自己可以不再回到原來原生家庭的迴圈模式已經有了相當的信心,可以允許自己有被“戳破”的時候,可以迅速的調整回來。至少當受到家人攻擊的時候,可以不攻擊回去,不造成新的傷害。

6

第六個階段

第六個階段的狀態是:能夠穩定在自己的內部,形成自己的保護膜,不僅在情緒上、心態上,或者行為習慣上都已經可以保持穩定和中正。

好像一層宇宙服一樣,不管家人如何攻擊和控制,都不會再受到真正的傷害,甚至可以在家人傷害自己的時候,幫助對方疏導情緒,或者表達愛意等,來使對方得到醫治。

從這個階段開始,我們的自我的療愈就可以使家人開始移動了。我們看待同一件事情的觀點改變了、我們對待家人的方式開始改變了,我們開始使整個家庭甚至家族都得到療愈了。

因為我們自己開始成為了一個“穩定劑”,當家人消沉、暴躁、抑鬱、苦毒、愁煩、絕望的時候,你開始對他們有醫治性,你開始成為一個有“療愈性”的人了。

7

第七個階段

第二個階段的狀態是:察覺細化篩選階段。我喜歡叫這個階段叫做“篩子”階段。

在前面的階段裡面,我們都是防護的狀態,我們和家人之間的關係,就好像隔了一層膜,風和日麗的時候,我們就出來承受一點天倫之樂,天氣一變,我們就趕緊把自己保護起來了。有緊張、有抵抗、有連接,也有防護。

到了篩子的階段,自己好像變成了一個“淨化機”,即使是在家人暴跳如雷的時候,依然可以在當下時時察覺,將自己的情緒與將對方的動機細分開來。

當我們能夠很好的療愈自己,

去掉自己內部的制約性信念

和創傷按鈕後,

再回到原生家庭的時候,

我們就能帶著理解、包容、慈悲去看待

每一個人、每一件事物,

也就能瞭解事情的全貌。

真正的療愈來自於理解,

真正的理解來自于充分的瞭解。

在這個階段裡面,我們可以將發生在身邊的事件和情緒做過濾篩選,濾除有毒有害的部分,看到事物和家人話語背後的真相。

原生家庭就像一個提供我們生命所需的商場:當你有足夠的能力可以篩選和辨別,你就可以自由的選擇你喜歡的、你需要的帶走,你也可以選擇不喜歡的、不需要的放下。

你也可以很放鬆的享受家人的愛意和關懷,可以很自在的在他們需要的時候給他們一些愛的澆灌。

當我們越來越富有覺察,越來越能夠活出自己,就可以在愛的關係裡面,變得更加自由。

雖然偶爾還是有“戳破”的時候,但是對自己可以不再回到原來原生家庭的迴圈模式已經有了相當的信心,可以允許自己有被“戳破”的時候,可以迅速的調整回來。至少當受到家人攻擊的時候,可以不攻擊回去,不造成新的傷害。

6

第六個階段

第六個階段的狀態是:能夠穩定在自己的內部,形成自己的保護膜,不僅在情緒上、心態上,或者行為習慣上都已經可以保持穩定和中正。

好像一層宇宙服一樣,不管家人如何攻擊和控制,都不會再受到真正的傷害,甚至可以在家人傷害自己的時候,幫助對方疏導情緒,或者表達愛意等,來使對方得到醫治。

從這個階段開始,我們的自我的療愈就可以使家人開始移動了。我們看待同一件事情的觀點改變了、我們對待家人的方式開始改變了,我們開始使整個家庭甚至家族都得到療愈了。

因為我們自己開始成為了一個“穩定劑”,當家人消沉、暴躁、抑鬱、苦毒、愁煩、絕望的時候,你開始對他們有醫治性,你開始成為一個有“療愈性”的人了。

7

第七個階段

第二個階段的狀態是:察覺細化篩選階段。我喜歡叫這個階段叫做“篩子”階段。

在前面的階段裡面,我們都是防護的狀態,我們和家人之間的關係,就好像隔了一層膜,風和日麗的時候,我們就出來承受一點天倫之樂,天氣一變,我們就趕緊把自己保護起來了。有緊張、有抵抗、有連接,也有防護。

到了篩子的階段,自己好像變成了一個“淨化機”,即使是在家人暴跳如雷的時候,依然可以在當下時時察覺,將自己的情緒與將對方的動機細分開來。

當我們能夠很好的療愈自己,

去掉自己內部的制約性信念

和創傷按鈕後,

再回到原生家庭的時候,

我們就能帶著理解、包容、慈悲去看待

每一個人、每一件事物,

也就能瞭解事情的全貌。

真正的療愈來自於理解,

真正的理解來自于充分的瞭解。

在這個階段裡面,我們可以將發生在身邊的事件和情緒做過濾篩選,濾除有毒有害的部分,看到事物和家人話語背後的真相。

原生家庭就像一個提供我們生命所需的商場:當你有足夠的能力可以篩選和辨別,你就可以自由的選擇你喜歡的、你需要的帶走,你也可以選擇不喜歡的、不需要的放下。

你也可以很放鬆的享受家人的愛意和關懷,可以很自在的在他們需要的時候給他們一些愛的澆灌。

當我們越來越富有覺察,越來越能夠活出自己,就可以在愛的關係裡面,變得更加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