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商務部:特朗普訪華期間,中美將簽一些商業性合作協定

中新經緯用戶端11月2日電 今日,國新辦就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籌備進展情況舉行發佈會,

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代表兼副部長傅自應在會上表示,特朗普訪華期間,美國商務部部長羅斯將率領一個商務代表團隨團到中國訪問,將與中方共同舉辦有關的經貿活動,並簽署一些商業性的合作協定。

“我們與這個團隊的溝通是暢通的,並且在有些方面達成了一些共識,我們力爭全力籌備好特朗普總統訪中國期間能夠有一定的經貿成果,

並且就下一步深化中美經貿合作路徑做一些探討,我們也期望在特朗普此次訪問當中,雙方能夠取得積極的、務實的、互利的、平衡的結果,通過兩國元首會晤,推動中美經貿合作邁上新的臺階。”傅自應說。

談到中美貿易不平衡的問題時,傅自應表示,中美貿易不平衡始終是兩國政府、業界、學者都非常十分關注的問題,這既是一個老問題又是一個新話題,

造成中美貿易不平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極其複雜的。歸根結底是由兩國經濟結構、兩國產業結構不同所形成的競爭力,還有國際分工不同等原因所決定的,同時也受到現行統計制度的影響,雙方在統計上存在誤差。當然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市場有需求,但是美國方面對中國的一些高技術產品實行出口管制,這也是很大的一個原因。

傅自應說,在同樣的匯率水準下,

中方在勞動密集型產品始終保持順差,而在資本、技術密集型產品、農產品、特別是服務貿易方面,我們長期保持逆差,這充分說明了,中美兩國的貿易,無論是貨物貿易還是服務貿易,都是充分尊重市場規律,由市場來決定,是由進口商和消費者來選擇和決定的。

傅自應表示,事實上,我們也做了些分析,中國是美國除北美地區之外最大的出口市場,也是美方增長最快的出口市場之一。

“過去十年當中美國對中國出口年平均增長的增速達到11%,這不僅僅高於同期美國總出口4%的增長率,同時也高於同期中國對美國平均出口增長6.6%的增速,2016年美國對華出口比2001年增長了500%,增長了5倍,正好是中國入世期間。同期美國對全球的出口只增長了90%,中國已經成為美國許多產品在海外的最大的市場,比如說美國的飛機、大豆、中國是他的第一大市場;中國是美國的汽車、積體電路、棉花的第二大市場;美國出口的62%的大豆、17%的汽車,
15%的積體電路,25%的波音飛機都出口到了中國市場。如果中國市場不是一個開放的市場,能夠形成這樣的局面嗎?”他說。(中新經緯APP)

關注中新經緯微信公眾號(微信搜索“中新經緯”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財經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