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小摩:經濟過熱與金融過熱應區別對待,金融泡沫風險最大的是美國

全球人口結構改變已使全球儲蓄過剩的規模不再增加,且預料2020年後將開始萎縮,可能對全球債市造成衝擊,對股市也不利。

造成儲蓄過剩主因,是35到64歲者人口增加,這些年齡的人通常儲蓄率高。

然而,人口結構正在逆轉,可能造成利率大幅上升,對全球股、債市都將帶來大幅下跌的風險。

圖片來源TIME

全球股市7日盤中漲抵十年新高,且澳大利亞、越南及印度等地股市都達新里程碑。摩根大通(小摩)發表報告提出警告,全球資產上漲速度令人提心吊膽,

金融過熱勢頭明顯超過經濟過熱,接近泡沫邊緣。

報告指出,35到64歲的人口數相較其他年齡人口數的比率稱為資金提供者比率,這個比率顯示未來十年內全球儲蓄傾向將下降。更精密指標也顯示,全球60到64歲者儲蓄較少人數將超過46到50歲者儲蓄較多。再深入分析可發現,2020年之後全球儲蓄將大幅下降。

圖片來源thebalance

小摩指出,需要區別對待經濟與金融過熱。經濟過熱表示企業開始增加支出,最終將推升投入價格,拉高資金成本,這將侵蝕企業獲利,使未來資本支出減少,經濟也面臨下降風險。但迄今這些不利情況還很弱。

過去20年來,美國10年期公債平均收益率為3.74%,在之前20年期間則高達8.97%。來數年內,人口結構對利率及資產價格的影響將從有利轉為中性。

圖片來源Eoccoydolameir

反觀金融過熱勢頭卻遠遠超前,類似1990年代末,愈來愈接近泡沫。金融泡沫風險最大的是美國。BWC中文網APP近日提及,截至今年10月,美國國債有史以來首次突破20萬億美元大關,美國債務赤字相比1989年雷根發表離職講話時翻了近5倍。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