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茹振鋼: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在河南科技學院小麥研究中心,小麥育種專家茹振鋼盛會結束,

十九大代表、河南科技學院小麥中心主任茹振鋼從北京回到學校已是10月25日晚上十一點半多。

第二天早上六點一起床,他便趕到學校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作十九大精神輔導報告。緊接著,他又到新鄉市委黨校和新鄉市委連作了兩場十九大精神宣講報告。

26日晚上六點半,天已經全黑,他顧不上回家,又把小麥中心的40多名研究人員召集起來,一起認真學習十九大報告。

“就想儘快把十九大精神貫徹落實到我們具體的科研教學當中來,使這個團隊煥發出更大的活力,更努力地進行科研工作。”茹振鋼說。

茹振鋼是我國著名的小麥育種專家,他培育的“百農矮抗58”被稱為“黃淮海第一麥”;國人吃的每8個饅頭中,就有1個來自他的小麥品種。

當選為黨的十九大代表後,科研之外,他又多了一項職責,宣講黨的十九大精神。

28日下午,他來到新鄉縣朗公廟鎮毛莊村村委會,

飽含激情講述了他在十九大會場的所見所聞,講述他對十九大報告的理解與感悟,講述十九大給農民帶來的美好前景,現場不斷響起掌聲。

在河南科技學院小麥研究中心,小麥育種專家茹振鋼在人工氣候實驗室查看小麥長勢(10月31日攝)。

“茹教授,十九大有沒有說咋樣能叫俺農民更掙錢?”一個多小時的宣講結束後,村民李德臣拉著茹振鋼問,引得鄉親們哄堂大笑。

“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後再延長30年。”茹振鋼說,咱們毛莊可以做長遠打算,逐步探索綠色農業、觀光農業,嘗試生產“水果小麥”,要有把小麥賣到全球的“野心”,到時候大家收入會“打著滾地往上翻”。

採訪期間,茹振鋼專門在實驗室蒸了一籠饅頭讓大家品嘗,

這籠饅頭由他培育的高光效小麥品種“百農4199”製成。

“要讓老百姓吃出幸福感,吃出自豪感來!”茹振鋼說,端牢中國人自己的飯碗,不光要提高糧食產量,更要在保證產量的前提下,提升糧食品質。

目前,高光效小麥品種已經開始大面積推廣,今年剛剛取得重大突破的雜交小麥也已經進入儲備階段。

短短幾天,十九大精神已經迅速深入茹振鋼研究團隊成員的心中。

小麥研究中心博士董娜說,作為基層農業科研工作者,就是要培育出符合中國人喜好的,滿足老百姓需求的好品種,確保農業、農村、農民都受益。

河南科技學院農學系主任陳向東說,作為農口專業的大學教師,我們要培養一批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大學生,帶著最新的小麥品種到生產實踐當中去,為廣大農民增收作出自己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