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被日本、美國、德國霸佔,中國只能進口的汽車零部件

如果您對科技、財經、製造業、大資料等資訊感興趣,歡迎關注兮易強企閱聞

自2011年以來,我國機動車輛的零件、附件每年進口額均在200億美元以上。

其中德國、日本、韓國、美國是主要進口的來源國,

占比近八成。

證明了國產零件領域的薄弱。

我國汽車零部件除了大量從國外進口,國內市場也基本被外資壟斷。

據統計,在世界百強汽車零部件企業中,70%已在中國建廠,投資中國的外資企業超過1200家。

發動機

發動機是汽車最核心的部件,被譽為汽車的“心臟”。

沒能力生產汽油發動機的國產品牌,基本都是採購三菱發動機。

在輕型柴油發動機方面,中國所有皮卡、輕卡、輕客被日本五十鈴壟斷。

在重型柴油機方面,則是美國康明斯公司壟斷中國高端重型柴油機市場。

電噴系統

現在對於汽車的油耗和排放越來越嚴格,化油器已經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電噴系統。

在這一方面,國產電噴則是完全空白,被外資所壟斷。

德國博世、美國德爾福、日本電裝幾乎壟斷了所有中國電噴市場份額,其中,德國博世更是一家獨大,份額超過60%。

中國消費者每買一輛車,都會向上述三家外企貢獻上千元的利潤。

渦輪增壓器

國內轎車渦輪增壓器的配套市場被三家有外資背景的企業壟斷,它們分別為:

長春富奧石川島增壓器有限公司、柏格華納汽車零部件(寧波)有限公司和霍尼韋爾渦輪增壓系統(上海)有限公司,其市場分額分別為52%、44%和4%。

還有螺絲,也就是固定件。

有企業說:“連一個國產螺栓都不敢買”。

中國汽車行業的大發展也已經接近20年了,但是面對國外動輒上百年的汽車發展歷史,我們依然在追趕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