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高大上!張家界即將建成四個全自動立體停車場,有望年底試運行

在張家界各街道上

都能看到停的滿滿當的車

儘管近年來已經增加了不少停車位

但依舊“供不應求”

▼▼▼

據統計,截至2016年10月,張家界市汽車保有量為10.5萬輛,其中中心城區為4.5萬輛,並連續5年平均以20%以上年遞增率高速增長。而與劇增的汽車保有量相比,張家界市中心城區的停車位只有近2萬個,張家界市中心城區道路臨時停車泊位約2061個,停車位缺口約2.5萬個。龐大的汽車保有量引發的“停車難”問題也日益突出,成為關係到社會和民生的老大難問題。

說到這裡

小愛相信不少人已經開始

狂點頭表認同了

不過不用擔心

這不

超酷炫的“立體停車場”要來了

♥♥♥

2015年,張家界市政府出臺了《中心城區停車場(庫)近期專項規劃(2015年-2020年)》,在市中心城區及核心景區規劃42處智慧公共停車場,建設週期為5年,計畫投資15億元,新增停車位10000個。

2016年,張家界啟動公共停車場專案,專案由張家界市交通建設投資集團實施建設,分三期實施,

擬建公共停車場42個。

2017年,張家界計畫投入使用的四個立體停車場分別位於原協力技校、庸都園、市公路局、原區煙草公司,建設停車位743個,總投資約1.6億。

{ 第一停車場——原協力技校 }

在原協力技校第一停車場,一個高高聳立的立體停車場已初具雛形。工人們正在進行內部安裝,場地內的路面即將鋪設完工。

第一停車場總建築面積為17411.07㎡,投資額達7000萬元。建成後自動停車庫總數共270個車位,

其中SUV車位90個,小轎車車位180個。

第一停車場是2017年四個在建停車場項目中建築面積最大的停車場。

第一停車場分為三個庫,每個庫停車90輛,有16層。車庫使用垂直升降智慧型機器全自動系統。

垂直升降式立體車庫是集自動化技術、機器人技術、電腦技術等高新技術為一體的智慧化、立體化的物流運輸系統。

車輛進出立體車庫採用智慧運送的方式,司機經車庫管理員引導只需將車駛入車庫入口處的載車板即可存車,再通過電子系統遙控傳送帶,車輛被運輸到合適車位上。不管你把車停在哪個位置,停車取車全部實現自動化90秒即可完成,存取十分方便。

{ 第二停車場—— 庸都園 }

第二停車場位於解放路與教場路交匯處的庸都園,庸都園是市城區人氣最旺的鍛煉休閒場所之一,每天的車流量、人流量很大,停車問題急需解決。

第二停車場建築面積8968.5㎡,投資額5000萬元,建成後自動停車庫253個,其中SUV車位94個,小轎車車位159個。目前主體工程已經基本完工,預計今年可以投入使用。

與摩天大樓式的第一停車場不同,第二停車場“潛伏”在地下,為平面移動式。

平面移動式立體停車庫是全自動的停車系統。存車時,車主把車開入進車廳,經光電感測器檢測,確認車輛符合存車規格,車主即可鎖車離開。

由於庸都園原來是市民鍛煉休息的場所,所以在停車場建設完成後,將對庸都園綠化廣場予以恢復,並適度增加居民健身、娛樂器材及設施,以全面完善公園的使用功能,為市民和諧生活增添新景觀。

{ 第三、第四停車場 }

除了即將投入使用的第一、第二停車場,位於市公路局的第三停車場和位於北正街原區煙草公司的第四停車場預計今年年底也將建成投入使用。

其中第三停車場建築面積3511.78㎡,建成後自動停車庫114個,其中SUV車位54個,小轎車車位60個。

第四停車場建築面積3621.03㎡,建成後自動停車庫106個,其中SUV車位51個,小轎車車位55個,兩個停車場都為垂直升降型。

據介紹,2017年市交投一、二、三、四停車場有望在年底前投入試運行,2018年已經做好了第五、六、七、八停車場開工前的所有準備工作,將在年初開工建設。

2018年年底全市將新增立體停車位1500多個,以後隨著停車場的不斷建成,不僅是張家界本地市民有地方停車,也讓來張家界市自駕游的遊客們有地方停車, 張家界的交通環境將得到很大的改善。

向“上”建設立體停車場,向“下”建設地下停車場,立體停車場的建立為張家界市民的停車提供新選擇,也將逐步改善道路停車占道引發的擁堵,極大程度上緩解市中心城區停車難的問題。同時也有助於張家界推進全域旅遊發展,提升旅遊承載能力和城市形象,提高中心城市品位。智慧又方便,立體停車場的建成使張家界向“精品旅遊城市”邁進了一大步,為張家界再創輝煌。

這也太太太“酷炫”了

全自動停車

看來不少停車苦手的車主會很開心咯

而且“停車難”也能得到相應解決

小愛已經迫不及待了

你呢~~

每個庫停車90輛,有16層。車庫使用垂直升降智慧型機器全自動系統。

垂直升降式立體車庫是集自動化技術、機器人技術、電腦技術等高新技術為一體的智慧化、立體化的物流運輸系統。

車輛進出立體車庫採用智慧運送的方式,司機經車庫管理員引導只需將車駛入車庫入口處的載車板即可存車,再通過電子系統遙控傳送帶,車輛被運輸到合適車位上。不管你把車停在哪個位置,停車取車全部實現自動化90秒即可完成,存取十分方便。

{ 第二停車場—— 庸都園 }

第二停車場位於解放路與教場路交匯處的庸都園,庸都園是市城區人氣最旺的鍛煉休閒場所之一,每天的車流量、人流量很大,停車問題急需解決。

第二停車場建築面積8968.5㎡,投資額5000萬元,建成後自動停車庫253個,其中SUV車位94個,小轎車車位159個。目前主體工程已經基本完工,預計今年可以投入使用。

與摩天大樓式的第一停車場不同,第二停車場“潛伏”在地下,為平面移動式。

平面移動式立體停車庫是全自動的停車系統。存車時,車主把車開入進車廳,經光電感測器檢測,確認車輛符合存車規格,車主即可鎖車離開。

由於庸都園原來是市民鍛煉休息的場所,所以在停車場建設完成後,將對庸都園綠化廣場予以恢復,並適度增加居民健身、娛樂器材及設施,以全面完善公園的使用功能,為市民和諧生活增添新景觀。

{ 第三、第四停車場 }

除了即將投入使用的第一、第二停車場,位於市公路局的第三停車場和位於北正街原區煙草公司的第四停車場預計今年年底也將建成投入使用。

其中第三停車場建築面積3511.78㎡,建成後自動停車庫114個,其中SUV車位54個,小轎車車位60個。

第四停車場建築面積3621.03㎡,建成後自動停車庫106個,其中SUV車位51個,小轎車車位55個,兩個停車場都為垂直升降型。

據介紹,2017年市交投一、二、三、四停車場有望在年底前投入試運行,2018年已經做好了第五、六、七、八停車場開工前的所有準備工作,將在年初開工建設。

2018年年底全市將新增立體停車位1500多個,以後隨著停車場的不斷建成,不僅是張家界本地市民有地方停車,也讓來張家界市自駕游的遊客們有地方停車, 張家界的交通環境將得到很大的改善。

向“上”建設立體停車場,向“下”建設地下停車場,立體停車場的建立為張家界市民的停車提供新選擇,也將逐步改善道路停車占道引發的擁堵,極大程度上緩解市中心城區停車難的問題。同時也有助於張家界推進全域旅遊發展,提升旅遊承載能力和城市形象,提高中心城市品位。智慧又方便,立體停車場的建成使張家界向“精品旅遊城市”邁進了一大步,為張家界再創輝煌。

這也太太太“酷炫”了

全自動停車

看來不少停車苦手的車主會很開心咯

而且“停車難”也能得到相應解決

小愛已經迫不及待了

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