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像炮彈般噴射出的膠囊高鐵,北京到上海只要30分!中國正大力研究

什麼是膠囊高鐵?膠囊高鐵又稱超級高鐵。

是一種以"真空管道運輸"為理論核心設計的交通工具,具有超高速、低能耗、雜訊小、污染小等特點。這種"膠囊"列車有可能是繼汽車、輪船、火車和飛機之後的新一代交通運輸工具。

因其膠囊形外表,被稱為"膠囊高鐵"。

效果圖

2013年,Elon Musk提出超級高鐵計畫,他認為超級高鐵可以1200公里的超高時速遠距離運送乘客 。2016年11月,迪拜將成為全球第一座擁有“超級環”的城市,預計將於2021年開始正式運行載客。

2017年5月,超級高鐵已投產,2020年將首先在阿聯酋建成。

手繪初稿

"真空管道運輸"的想法最初是由機械工程師達里爾·奧斯特在上世紀90年代提出來的,而1997年他獲得這項技術的專利。

馬斯克在2013年的科技大會上公佈了這一計畫。馬斯克說,這個系統不會崩潰也很安全,

對各種複雜天氣免疫。它的速度會比子彈頭列車快三十四倍,也可以達到兩倍於飛機的速度。同時,它將能夠自己補充能量,在系統中裝上太陽能電板後,獲得的能量將超過整個系統消耗的能量。 並且,該系統還有存儲能量的設施,在不使用電池板的情況下,能夠行駛一周時間。據稱馬斯克興起開展這個項目的原因或許就是他認為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真空高鐵就是個廢物,
這條真空高鐵是世界上最慢最貴的。

效果圖

"超級回路"系統是一套全新的高速運輸體系,該運輸系統並非以火車廂而是以"鋁制膠囊"為運輸工具,將"鋁制膠囊"置於鋼鐵管道之中,然後像發射炮彈一樣將它發射至目的地。

中國對膠囊高鐵的研究:

2004年12月29日,一場有8名“兩院”(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參與、多名國內權威專家出席的研討會召開。眾多學界權威參與此次會議的主要議題是——真空管道高速交通。

西南交大環形設備

2007年,西南交通大學張耀平成功申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真空管道高速磁浮交通基礎研究”

2009年,趙勇同其他專家合著《速車系統概論》,對於真空管道交通進行了深入討論,這是世界上第一本系統論述真空管道磁浮技術的專著。

現在,研發中心正在針對第二代真空管道磁浮車的實驗模型進行研究。

速度比飛機還快

2011年,西南交通大學教授趙勇帶領的團隊研發出世界第一套“真空管道磁浮車實驗系統”。 [4]這是全球第一個同時結合真空管道、磁懸浮及線性驅動的完整真空管道試驗設備。

2013年3月,在趙勇的帶領下,他的團隊於2013年3月便研製出了最初的高溫超導磁懸浮(HTS)測試環線,後來再加入真空管道,成為世界上首個真空管道運輸(ETT)系統。

2014年,西南交大建成了真空管道超高速磁懸浮列車原型測試平臺。不過礙於實驗環線的半徑僅有6米,當時測試車輛的最高速度只達到了50公里/小時。

2015年底,第二代高速環線設備建成,研發團隊將軌道鋪在管壁上,形成“壁掛式”磁懸浮列車,能有效解決軌道半徑小帶來的離心力問題,常壓下的實驗車平均時速已經提升至82.5公里。並成功將管道真空的極限壓強降到了1335帕——這相當於抽掉了管道中99%的空氣

2013年3月,在趙勇的帶領下,他的團隊於2013年3月便研製出了最初的高溫超導磁懸浮(HTS)測試環線,後來再加入真空管道,成為世界上首個真空管道運輸(ETT)系統。

2014年,西南交大建成了真空管道超高速磁懸浮列車原型測試平臺。不過礙於實驗環線的半徑僅有6米,當時測試車輛的最高速度只達到了50公里/小時。

2015年底,第二代高速環線設備建成,研發團隊將軌道鋪在管壁上,形成“壁掛式”磁懸浮列車,能有效解決軌道半徑小帶來的離心力問題,常壓下的實驗車平均時速已經提升至82.5公里。並成功將管道真空的極限壓強降到了1335帕——這相當於抽掉了管道中99%的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