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首屆“中國·南亞國家文學論壇”在成都舉行

記者 | 唐甜

編輯 | 張欣

本文為四川廣播電視臺新聞頻率 FM98.1 / FM106.1 原創文章

如需轉載,請標明出處

由中國作家協會主辦的首屆“中國·南亞國家文學論壇”11月6日至7日在成都舉行。來自孟加拉、尼泊爾、巴基斯坦、斯里蘭卡的南亞四國和中國的40多位作家、嘉賓參加了論壇。

此次論壇是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閉幕後,中國作家協會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定“四個自信”,回應“一帶一路”倡議,增進與各國人民民心相通,

本著“廣泛交流、促進對話、以文會友、互學互鑒、共同發展”理念深入開展與周邊國家文學交流的一項重要舉措。

在為期兩天的論壇中,各國作家圍繞“傳承與交融中的文化發展”和“全球化語境下文學創作的個性”兩個話題進行了交流切磋。

論壇還安排了各國當代文學發展情況交流活動,共同分享各國當下文學發展的主要趨勢、文學創作理念和創作手法。各國作家還積極探索未來開展文學交流的途徑與前景。

巴基斯坦文學院院長、著名作家,穆罕默德·凱西姆·布丘:“多邊文學交流論壇可以使得各國的作家拓寬視野和思路,也可以對彼此的文學有所瞭解,所以加大文學作品的翻譯成為必要的任務。

我們希望將來論壇會有更多主題,比如女性作家的創作、青年作家的創作、人道主義寫作、少數民族作家的創作等,關注這些選題,可以使各國的作家瞭解彼此間的創作趨勢。”

南亞各國有著深厚的文化歷史和綿長的文學傳統。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文學進入了繁榮發展的新時代,各國作家都希望在現有雙邊交流基礎上創新對話形式,擴大文學交流範圍和領域。

舉辦本次論壇是對各國作家共同願望的具體回應,這對增進各國作家間的瞭解和相互學習借鑒、促進民心相通有著積極的意義。

我國著名作家邱華棟:“首先是我們的‘一帶一路’國家戰略,從文化上來講,中國作協以這種方式來辦論壇,在‘一帶一路’戰略下找到了文學上的溝通橋樑,因為過去這都是短板,我們隊南亞國家的作家瞭解得很少,剛才聽他們講了很多有關本土的文化創作,

這個還是很有意思的。”

論壇結束後,各國作家參觀有代表性的人文景觀,近距離感受四川和成都豐富的人文歷史和現代化建設發展成就。

關注我們關注四川廣播電視臺新聞頻率 FM98.1 / FM1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