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龍文:砥礪奮進再出發 昂首邁進新時代

龍文區融信金融中心遊斐淵 攝▲

今年來,龍文區認真貫徹市委、市政府“三抓三比、十項競賽”活動的重要部署,搶抓機遇,克難攻堅,提出“建立一套機制、樹立兩個導向、突出三個重點”的總體思路,在全區掀起競賽熱潮,取得了良好成效,1-9月,預計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30億元,增長10.5%,為確保完成全年目標任務奠定堅實基礎。

一線“比實戰” 提振幹部“精氣神”

向實處著力,用實績說話。

1-9月,龍文共簽約項目24個,平均每月1次外出招商推介活動,成功引進世界500強企業日本JSP株式會社專案及恒豐銀行等5家金融服務企業、金盾集團等4個總部經濟專案,專案支撐源源不斷。

藍田鎮18天“拿下”英橋花海項目征遷,朝陽鎮一個月完成四季花海項目征遷11萬多平方米,步文鎮長福片區不到5個月時間,簽訂征遷協定58.34萬平方米,

完成77.97%,項目用地保障有力。

全區完成項目投資191.59億元,其中,市級在建重點項目完成投資93.87億元,占年計畫的92.15%。百威英博雪津三期工程完成投資3.74億元,占年計畫的149.4%,提前6個月竣工。全區造福工程任務數116戶150人,已全部竣工……

“一線是舞臺,更是考場,一線‘考察法’有壓力,更有動力。” 圍繞全區重大決策部署和重點工作,立足重點建設項目多、中心任務繁重的實際,龍文劃定了重點專案工程一線、招商引資一線、征地拆遷一線等多個“一線平臺”,

探索建立了“五個一”考察模式,制定出臺《關於強化在一線考察幹部工作的實施細則》及配套制度,優化一線考察幹部體系機制,極大提振幹部幹事創業“精氣神”,營造敢於擔當、奮勇爭先的良好態勢。

今年,龍文確定了108名一線幹部作為首批考察物件,成立一線考察工作領導小組和4個專項考察組,堅持一線周巡查、月瞭解、季度考察、年度匯總等形式對其進行考察,

制訂《一線考察幹部全程紀實本》,形成實績檔案。

深化“放管服” 便民利企“快准好”

為企業“鬆綁”,為群眾“解難”,為市場“騰位”,龍文全面落實“馬上就辦、真抓實幹”,堅持簡政放權、優化服務、提高效率,多管齊下推動投資項目審批提速。

推動政務服務標準化。區級各單位行政許可事項330項,公共服務事項及其他便民服務事項373項,目前已全部進駐區行政服務中心各視窗辦理,並100%壓縮至3個環節以內,663項審批服務事項實現“最多跑一趟”。

推進政務服務資訊化。啟用全市統一服務雲平臺,1-9月,項目審批的即辦率達到85.89%,壓縮率達到80.19%。涉及發改、規劃的備案類事項,以及商務行政許可、公安戶籍部分公共服務需求等甚至可以線上申辦,實現“一趟不用跑”。

實現政務服務便利化。對11個項目實施模擬審批,並將模擬審批擴大到一般審批事項,為業主節省審批時限415天;對4個專案開展“多評一表”聯合評審會議,對202個專案實行專案全程專人帶辦,對26個建設項目實行聯合踏勘、聯合告知。

積極開展仲介機構掛牌入駐創新舉措,已有5類295家仲介服務機構掛牌入駐中心“仲介超市”;創新推廣使用“建設項目精簡審批會簽制”,切實壓縮審批時限;全面推進“政證快”創新工作,實行“網上辦證、快遞送達”;製作二維碼服務指南等。

為項目建設護航,龍文還建立項目責任包乾制、專案推進集中制、項目領導會商制,每季度區主要領導不定期帶隊開展看項目議專案促發展活動,召開現場辦公和工作調度會,集中解決一批專案推進中的重點難題。

龍文成立了全市首個商圈黨委,為黨員群眾提供服務。

創新“黨建+”模式,形成紮根基層的“紅色網路”,為龍文發展增添強勁的紅色動力。

“黨建+中心工作”,把做好城市黨建工作與征地拆遷、重點專案建設等中心工作結合在一起,組建“臨時黨支部”“黨員先鋒隊”“黨員突擊隊”,營造“黨性在一線錘煉”的氛圍;“黨建+志願服務”,推動機關在職黨員到社區報到服務,與社區共建36支志願服務隊,為群眾提供“巡迴法庭”“四點半學校”等精准服務;“黨建+專案管理”,健全完善黨建專案運作機制,把黨建工作細化成服務群眾、服務黨員的具體專案。

閩南水鄉碧水藍天▲

出臺《提升龍文區環境空氣品質專項行動2017年度實施方案》等3個檔,建立“空氣預警及處理系統”,加強預報預警、考核通報,全面確保大氣環境可防可控,致力建設既有好經濟,又有“好空氣”的宜居宜業新龍文。

梳理了中央環保督察經驗做法,探索形成調度、巡查、責任、應急處置等機制,特別針對揚塵污染、裸☆禁☆露地塊、燃爐煙囪、燒烤攤點、黃標車等大氣污染主要問題,組織專項整治,集中力量、逐個突破,空氣品質得到有效提升。

人民廣場花海絢麗綻放 沈鵬昊 攝▲

積極探索“生態+”綠色發展模式,大力推進“五湖四海”建設,加強27個已征未建地塊的綠化花化美化工作,加快完成20個村莊污水截汙工程建設,不斷提高宜居宜業水準。

1-9月,全區生態領域建設完成投資21.31億元,東立交橋市民公園、人民廣場綠化景觀提升工程、四季花海、英橋花海等一批生態項目竣工投用,閩南水鄉商貿街等項目有序推進,新增綠道網6.5公里,新增花海面積740畝,新增公共綠地面積100畝,讓市民出門見綠、見花、見園,共用發展成果。

文/圖: 楊志慧 沈超 曾榮溪

實現“一趟不用跑”。

實現政務服務便利化。對11個項目實施模擬審批,並將模擬審批擴大到一般審批事項,為業主節省審批時限415天;對4個專案開展“多評一表”聯合評審會議,對202個專案實行專案全程專人帶辦,對26個建設項目實行聯合踏勘、聯合告知。

積極開展仲介機構掛牌入駐創新舉措,已有5類295家仲介服務機構掛牌入駐中心“仲介超市”;創新推廣使用“建設項目精簡審批會簽制”,切實壓縮審批時限;全面推進“政證快”創新工作,實行“網上辦證、快遞送達”;製作二維碼服務指南等。

為項目建設護航,龍文還建立項目責任包乾制、專案推進集中制、項目領導會商制,每季度區主要領導不定期帶隊開展看項目議專案促發展活動,召開現場辦公和工作調度會,集中解決一批專案推進中的重點難題。

龍文成立了全市首個商圈黨委,為黨員群眾提供服務。

創新“黨建+”模式,形成紮根基層的“紅色網路”,為龍文發展增添強勁的紅色動力。

“黨建+中心工作”,把做好城市黨建工作與征地拆遷、重點專案建設等中心工作結合在一起,組建“臨時黨支部”“黨員先鋒隊”“黨員突擊隊”,營造“黨性在一線錘煉”的氛圍;“黨建+志願服務”,推動機關在職黨員到社區報到服務,與社區共建36支志願服務隊,為群眾提供“巡迴法庭”“四點半學校”等精准服務;“黨建+專案管理”,健全完善黨建專案運作機制,把黨建工作細化成服務群眾、服務黨員的具體專案。

閩南水鄉碧水藍天▲

出臺《提升龍文區環境空氣品質專項行動2017年度實施方案》等3個檔,建立“空氣預警及處理系統”,加強預報預警、考核通報,全面確保大氣環境可防可控,致力建設既有好經濟,又有“好空氣”的宜居宜業新龍文。

梳理了中央環保督察經驗做法,探索形成調度、巡查、責任、應急處置等機制,特別針對揚塵污染、裸☆禁☆露地塊、燃爐煙囪、燒烤攤點、黃標車等大氣污染主要問題,組織專項整治,集中力量、逐個突破,空氣品質得到有效提升。

人民廣場花海絢麗綻放 沈鵬昊 攝▲

積極探索“生態+”綠色發展模式,大力推進“五湖四海”建設,加強27個已征未建地塊的綠化花化美化工作,加快完成20個村莊污水截汙工程建設,不斷提高宜居宜業水準。

1-9月,全區生態領域建設完成投資21.31億元,東立交橋市民公園、人民廣場綠化景觀提升工程、四季花海、英橋花海等一批生態項目竣工投用,閩南水鄉商貿街等項目有序推進,新增綠道網6.5公里,新增花海面積740畝,新增公共綠地面積100畝,讓市民出門見綠、見花、見園,共用發展成果。

文/圖: 楊志慧 沈超 曾榮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