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今天,我們對自己說一聲:辛苦了!

今天

2017年11月8日

第18個記者節

這是一個充滿詩意與激情的日子

但也是一個不放假的節日

▲2017年兩會期間,深圳特區報記者在進行VR拍攝。

▲記者(左)與央視記者交流。

▲2017年8月23日,颱風“天鴿”登陸珠海,讀特記者現場採訪圖。

記者對於節假日的理解

不是去哪裡玩去哪裡吃

而是怎麼借勢做新聞報導

真正休假時恨不得昭告天下

其實已經小心翼翼在旅行箱裡

給筆記型電腦騰了位置

他們說

“我控制不住伸向電腦的手啊”

記者

究竟是個怎樣的職業?

地球不爆炸,記者不放假

宇宙不重啟,記者不休息

風裡雨裡節日裡

記者不在新聞現場就在趕往新聞現場的路上

記者這個職業的生命力究竟在哪兒?

在深圳報業集團慶祝第18個中國記者節暨

名記者、名編輯、名評論員報告會上

這群新聞人給出了自己的鏗鏘答案

“好作品就是新聞人的生命力所在”

好作品的標準究竟是什麼?

近期深圳特區報“獻禮十九大”系列視頻

可圈可點

全網傳播量均超250萬人次

▲原創歌曲《你的命運連著我的呼吸》

▲視頻新聞《這幾天,紐約街頭好多人在說深圳事》

▲短視頻《夢中的橋》

今天的新聞人,已經邁入新時代

奮進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

新時代,新使命

作為新聞人

我們應該怎樣做?

深圳市委常委、宣傳部長李小甘指出,一年來,深圳新聞輿論戰線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新聞輿論工作的重要講話精神,廣大新聞工作者牢記職責、奮發有為,緊緊圍繞迎接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這一主線,宣傳新思想,謳歌新時代,講好深圳故事、唱響深圳聲音、傳播深圳形象。

時光的河流把我們帶向了一場大潮

闖蕩過去才是媒體融合的豔陽天

新聞人怎麼樣才能當新時代的弄潮兒?

採訪報導十九大記者、深圳特區報記者甘霖:

講好深圳故事 無愧偉大時代

只要我們腳踏實地、無私奉獻,偉大的夢想、宏偉的藍圖,就在我們一次又一次奔赴基層一線的採訪路上,就在我們敲擊鍵盤的韻律中。

第24屆深圳新聞獎一等獎獲得者、深圳特區報評論員鄧輝林:

把新聞作品寫在大地上

一路走來,我深深地懂得了,新聞作品需要寫在大地上,寫在人民心坎上。寫主題宏大的高規格評論,需要寫在大地上。寫溫暖人心的小評論,也需要寫在大地上。

《這幾天,紐約街頭好多人在說深圳事》主創、深圳特區報首席記者孫錦:

外事記者要成為宣介城市的使者

作為一名主流媒體的外事記者,我不僅要做好報導本身,更要成為在不同場合宣介媒體和城市的使者,從而推動城市國際化並提升所在媒體的國際影響力。

在今天這個特殊的節日

讓我們道一聲

記者同志

你們辛苦了

講好深圳故事、唱響深圳聲音、傳播深圳形象。

時光的河流把我們帶向了一場大潮

闖蕩過去才是媒體融合的豔陽天

新聞人怎麼樣才能當新時代的弄潮兒?

採訪報導十九大記者、深圳特區報記者甘霖:

講好深圳故事 無愧偉大時代

只要我們腳踏實地、無私奉獻,偉大的夢想、宏偉的藍圖,就在我們一次又一次奔赴基層一線的採訪路上,就在我們敲擊鍵盤的韻律中。

第24屆深圳新聞獎一等獎獲得者、深圳特區報評論員鄧輝林:

把新聞作品寫在大地上

一路走來,我深深地懂得了,新聞作品需要寫在大地上,寫在人民心坎上。寫主題宏大的高規格評論,需要寫在大地上。寫溫暖人心的小評論,也需要寫在大地上。

《這幾天,紐約街頭好多人在說深圳事》主創、深圳特區報首席記者孫錦:

外事記者要成為宣介城市的使者

作為一名主流媒體的外事記者,我不僅要做好報導本身,更要成為在不同場合宣介媒體和城市的使者,從而推動城市國際化並提升所在媒體的國際影響力。

在今天這個特殊的節日

讓我們道一聲

記者同志

你們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