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第一書記愛學習丨摘了貧困帽 走上致富路

2015年8月,全省1.2萬名機關幹部到村任第一書記。兩年多的時間,他們在當地抓黨建,促脫貧,取得了駐村脫貧工作的一個個成績。党的十九大勝利閉幕,第一書記們帶著廣大幹部群眾學報告、領會精神,

在報告的指引下,帶領父老鄉親走上脫貧致富的康莊大道。

河南經濟廣播系列報導《第一書記愛學習》今天刊發第一篇《摘了貧困帽 走上致富路》

“擼起袖子加油幹,讓村民過上幸福生活!”這是汝陽縣劉店鎮紅裡村第一書記王智兩年來最堅定的信念。兩年多的脫貧攻堅工作,在村民眼中,王智從一個文質彬彬的高校老師,變為敢做敢幹、“辦了不少實事”的王書記。

(村民寫給感謝王書記的詩)

十九大開幕會這天,王智招呼全村黨員幹部一起收聽、收看十九大報告。

王智說:“我們第一時間召集全村的黨員幹部收聽收看了十九大盛況和習總書記的報告;並通過村裡的廣播站轉播十九大各項會議的議程,

向群眾宣講十九大精神。”

(全村的黨員幹部收聽收看十九大盛況和習總書記的報告)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五年來,在黨中央的全面領導下,脫貧攻堅戰取得了決定性的進展,全國6000多萬貧困人口穩定脫貧,貧困發生率從10.2%降到了4%以下”,當聽到習總書記說出這組數字時,

王智感到無比歡欣鼓舞。作為紅裡村的第一書記,他是脫貧攻堅戰的推動者和見證者,王智親眼目睹了百姓生活的變化。兩年來,為了解決紅裡村沒有機井、灌溉設施,沒有集體收入,農民靠天吃飯、收入普遍較低的狀況,在縣委縣政府的帶領下,王智和全村幹群使出了“十八般武藝”。

(王智和村幹部一起考察村裡引進產業的生產情況)

王智說:“我們招商引資累計一億兩千萬元,引入四家企業在村裡開設產業專案;第二個我們多方籌集扶貧資金一千多萬元,在村裡興建各類基礎設施,全面改善了教育、道路、生產生活設施,村民的生活水準得到了全面提高。”

(紅裡村的食用菌基地)

(紅裡村的光伏產業)

紅裡村的貧困發生率從2015年初的9%降到了2016年底的0.9%,並在2017年初順利通過脫貧驗收,摘掉了貧困村的帽子。脫貧攻堅的豐碩成果讓王智更加肯定了最初來當“第一書記”的選擇。如今紅裡村雖然脫貧,但依然任重道遠。

十九大報告指出,脫貧攻堅過程中,民生領域還有很多短板,城鄉區域發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較大,群眾在就業、教育、醫療、居住等各方面還面臨不少難題,王智說,這對自己未來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汝陽縣劉店鎮紅裡村第一書記 王智說:“要按照習總書記提出的‘脫真貧、真脫貧’的要求,下一步我們依然要注重扶貧和扶志相結合,引導群眾進一步轉變觀念,我們持續利用好扶貧政策、實施好扶貧教育、開展好結對幫扶,積極推進村裡集體經濟不斷發展,實現貧困群眾的持續增收,最終實現全面小康的目標。”

(王智探訪貧困戶等、瞭解農作物生長情況)

習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強調:帶領人民創造美好生活,是我們黨始終不渝的奮鬥目標。下一步,王智要帶著全村的黨員幹部,全力推進各項脫貧攻堅工作,通過紅裡村的微信公眾平臺,將七、八百名在外務工的村民緊密聯繫在一起,共同學習十九大精神。

汝陽縣劉店鎮紅裡村第一書記 王智

王智說:“我們通過這個微信平臺,可以讓在外務工的村民時刻感受到村裡的變化和最新的扶貧政策。下一步利用這個平臺,我們也將讓村民們也能學習好、貫徹好十九大精神。”

(河南經濟廣播記者 書麗)

如今紅裡村雖然脫貧,但依然任重道遠。

十九大報告指出,脫貧攻堅過程中,民生領域還有很多短板,城鄉區域發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較大,群眾在就業、教育、醫療、居住等各方面還面臨不少難題,王智說,這對自己未來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汝陽縣劉店鎮紅裡村第一書記 王智說:“要按照習總書記提出的‘脫真貧、真脫貧’的要求,下一步我們依然要注重扶貧和扶志相結合,引導群眾進一步轉變觀念,我們持續利用好扶貧政策、實施好扶貧教育、開展好結對幫扶,積極推進村裡集體經濟不斷發展,實現貧困群眾的持續增收,最終實現全面小康的目標。”

(王智探訪貧困戶等、瞭解農作物生長情況)

習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強調:帶領人民創造美好生活,是我們黨始終不渝的奮鬥目標。下一步,王智要帶著全村的黨員幹部,全力推進各項脫貧攻堅工作,通過紅裡村的微信公眾平臺,將七、八百名在外務工的村民緊密聯繫在一起,共同學習十九大精神。

汝陽縣劉店鎮紅裡村第一書記 王智

王智說:“我們通過這個微信平臺,可以讓在外務工的村民時刻感受到村裡的變化和最新的扶貧政策。下一步利用這個平臺,我們也將讓村民們也能學習好、貫徹好十九大精神。”

(河南經濟廣播記者 書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