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大理迎來第一場冬雪,蒼山雪景刷屏朋友圈,美圖都在這裡了

↑ 大理蒼山,雪後洗馬潭 ↑ 攝影 / 老黑

有人說,春花、秋月、夏風、冬雪,

是文人墨客經常吟誦的美景,大理導遊竟然用上關花、下關風、蒼山雪、洱海月忽悠遊客,“我是不是見識太少了?”如果這是一道題,恭喜你,100分;確實,你見識太少了。

↑ 大理蒼山雪 ↑ 攝影 / 老黑

大理的“風花雪月”,每一個字都指向一種自然現象,是對大理風光非常具象和典型的描述。

在上世紀60年代,作家曹靖華初到大理,留下“下關風、上關花,下關風吹上關花;蒼山雪、洱海月,洱海月照蒼山雪”的詩文,成為“四絕”。

↑ 大理蒼山雪·獨傲 ↑ 攝影 / 老黑

大理,“四時之氣,常如初春;寒止於涼,暑止于溫”;蒼山之巔,卻白雪皚皚,

銀裝素裹,經夏不消的“蒼山雪”,成為大理風景四絕之一。

↑ 大理蒼山雪 ↑ 攝影 / 老黑

關於蒼山終年不化的積雪,有個傳說:很久以前,瘟神在蒼山腳下散佈瘟疫,禍害百姓。有兄妹二人向觀音菩薩學了法術,把瘟神趕到蒼山之巔,埋在雪地裡;沒有保暖內衣的瘟神凍死了。

為防瘟神復活,妹妹變成雪人峰的雪神,永鎮蒼山;積雪終年不化。

↑ 大理蒼山雪 ↑ 攝影 / 老黑

據查,科學的說法是,蒼山地處青藏高原向中國東部和南亞低地勢過渡區的轉捩點;在氣候上屬於南亞熱帶和中亞熱帶交匯處;是西南季風影響橫斷山地第四季冰川作用首當其衝的地方;加上特殊的季風演化和青藏高原的階段性隆升,

有了蒼山常年積雪。楊升庵曾說,“(蒼山)巔積雪,山腰白雲,天巧神工,各顯其技”。

↑ 大理蒼山雪 ↑ 攝影 / 老黑

↑ 大理蒼山,雪後冷杉 ↑ 攝影 / 老黑

蒼山雪,是大理一道美麗神奇的自然風景,楊升庵看到了;我們也看到了。蒼山雪還是夏日消暑的一款飲料,楊升庵也看到了。他在《滇南月節詞》中記錄過大理五月賣雪的情景,“五月滇南煙景別,清涼國裡無煩熱,雙鶴橋邊人賣雪,水碗啜,調梅點蜜和瓊屑。”

↑ 大理蒼山,化雪成水,結水為冰 ↑ 攝影 / 老黑

這可能是當時最時髦的冷飲,通俗易懂,又不失洋氣——蜜雪。《大理縣誌稿》說,蜜雪出大理,夏月,郡人自蒼山背負取下,和糖蜜煮梅啖之,極解熱渴。詩僧天祥絕口稱讚,“六月街頭叫賣雪,行人錯認是瓊漿”。

↑ 大理·蒼山雪後 ↑ 攝影 / 老黑

同款飲料,楊升庵溜達在五月的大理雙鶴橋邊,看到了;六月份的時候,謫居大理的日本詩僧,天祥和尚,也看到了。除了二人之間巨大的“時差”之外,也說明,大理蒼山雪,經夏不消。要知道,那時候,可沒有什麼冰箱;唯一的家用電器,手電筒,也是妄談。

↑ 大理·蒼山雪後杜鵑叢 ↑ 攝影 / 老黑

現在,賣雪場景消失不見。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大理蒼山之巔終年不化的雪景,也少了。儘管在頂峰山坳和背陰處,雪,依然終年不化,只是身在古城遙望,難得一見。所以,每當大理下雪,哪怕只在山頂、只到山腰,人們都很高興。

↑ 穿越迷霧,前往洗馬潭 ↑ 攝影 / 老黑

今年大理第一場冬雪來臨的時候,手機黨的蒼山雪刷爆了當天的朋友圈,就像過年吃餃子一樣。更難得的是,雪後第三天,大理就放晴了,這就好比我在吃餃子的時候,你給我遞了一壺酒。餃子下酒,雪後初晴,都是很美的事。

↑ 雪後初晴,出門前陽光燦爛 ↑ 攝影 / 老黑

如此雪景,想必很多人已經蠢蠢欲動。小軍我們這些好攝之徒,更不會放過機會。邀約著,說走就走,上了蒼山洗馬潭。

↑ 大理·蒼山,雪壓冷杉 ↑ 攝影 / 老黑

大理天氣多變化,在山下的時候,清空萬里。坐上蒼山大索道,一路爬升,穿越迷霧,雲深不知處,只有幾根鋼繩在雲霧中,不知從哪裡來,更不知往哪裡去。一陣風過來,撥開雲霧見青天,同行的遊客驚叫著,蹲在纜車裡,不敢四處望。錯失了腳下多彩的蒼山秋色。

↑ 大理·蒼山雪 ↑ 攝影 / 老黑

抵達洗馬潭索道站的時候,不出所料,果然很多人,有遊客,更多的是本地人;他們扶老攜幼,呼朋喚友的來了,小心翼翼的走過積雪成冰的棧道。周圍是堆滿雪花的高山杜鵑叢林,還有蒼山冷杉。

↑ 蒼山大索道俯瞰 ↑ 攝影 / 老黑

從樹頂、枝葉到樹幹,堆滿積雪;灌木杜鵑花叢,葉子和樹幹若隱若現,在雪白的地裡,宛如水墨畫。一些閑雲,不時從洱海向蒼山升騰起來。另一些雲,可能有約會,從蒼山後面起來,往洱海方向飄去。有時候,感覺身在仙境,不知今夕何夕。

↑ 野性中國·蒼山自然中心 ↑ 攝影 / 老黑

大美當前,浪費快門。小軍和我四下流竄,看雪景,找角度,等光線。彼此間的距離拉得越來越遠,但各自安好。

↑ 蒼山雪景 ↑ 攝影 / 老黑

我伏在棧道欄杆上拍照,背後是嬉鬧的聲音,她們打著雪仗就過來了。有雪花落在了我的鏡頭上,我回頭看了一眼。我以為,這一眼換來的應該是“帥鍋,不好意思,撒到你了”。事實證明我想多了。

↑ 大理·蒼山雪後冷杉林 ↑ 攝影 / 老黑

吵了幾句。對方說,“又沒有撒到你身上;就算撒到身上,大家出來玩,要的是玩開心……”如果撒到身上,我反而無所謂。作為照相的人,把器材看得很重。出門采風,遇到雨雪天氣,首先想到的是保器材;工作狀態中,進水很容易廢掉。有過悲慘經歷的我,當然不爽。

↑ 大理·蒼山雪,冷杉·藍天 ↑ 攝影 / 老黑

而我那殺人的眼神,對方也不爽,所以吵了幾句。要玩的開心當然沒錯,可不能影響別人,不是嗎?我們要把時間,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連午飯都沒吃的我,邏輯上不存在“吃飽了撐的”的情況。

↑ 大理·蒼山雪,高山杜鵑 ↑ 攝影 / 老黑

和小軍匯合後,我們走走停停,說說笑笑。感歎景美天好的同時,不無遺憾的表示,沒有那些隔在蒼山和洱海中間,左右搖擺、山下亂竄的雲,就好了;雪白的蒼山,碧綠的洱海,還有眼前的洗馬潭,遠近呼應,互相映襯,拍出來就是大片。

↑ 大理·蒼山雪 洗馬潭局部 ↑ 攝影 / 老黑

洗馬潭,白雪蒼茫,水面結冰了;風過的時候,發現周邊一圈水波湧動,結冰的是中間的一部分。太陽出來了,細看就發現,冰面把洗馬潭分成了兩個部分。中間像一面鏡子,周圍則隨風而動,波光粼粼;靜止的時候,還可以看見倒影,美極了。

↑ 大理·蒼山雪 洗馬潭局部 ↑ 攝影 / 老黑

↑ 大理·蒼山雪 洗馬潭局部 ↑ 攝影 / 老黑

在風口和更高地方的冷杉,樹上積雪並不多,可能被風吹落了一些,太陽曬化了部分,卻有了霧凇的感覺;跟藍天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我聽見有的遊客在感歎,大理好美啊,天那麼藍,雲那麼白,怎麼拍都漂亮。

↑ 大理·蒼山雪 ↑ 攝影 / 老黑

↑ 大理·蒼山雪 ↑ 攝影 / 老黑

我忍不住過去搭話,“但是你不能發朋友圈!”“為什麼?”“你發了朋友圈,很多人就會問你,這照片是怎麼P的。”“已經這麼美了,還需要P圖嗎?”“你們親眼所見,當然這麼想。有些人不相信,以為他們沒見過,就不存在。我遭遇過太多了!”

↑ 大理蒼山洗馬潭,遊客堆的雪人 ↑ 攝影 / 老黑

↑ 大理蒼山,群鳥飛舞 ↑ 攝影 / 老黑

這個時候,一大群鳥,緊貼杜鵑叢林,漩著飛來飛去,灰白的鳥,疾馳而過,難以看清。等他們飛向天空,在藍天背景下,好壯觀。可惜,我依然沒看出來是什麼鳥。

↑ 大理蒼山,群鳥飛舞 ↑ 攝影 / 老黑

日漸偏西,洗馬潭索道站反復播放一則通知,意思是說到點了,索道即將停運,要求遊客儘快返回,乘纜車下山。

↑ 蒼山雪地裡玩耍 ↑ 攝影 / 老黑

遊客散去,曾經熙熙攘攘的蒼山洗馬潭,安靜下來。各種鳥兒出來覓食了。老鷹在空中盤旋,長著鳳頭的綠背山雀(我都不知道該叫它什麼了),停在冷杉樹尖上東張西望。

↑ 大理蒼山雪,山雀 ↑ 攝影 / 老黑

遊人一走,便落到雪地裡,忙碌著吃晚飯。不時飛到觀景台的桌椅板凳上,甚是大膽,根本不把小軍我們放在眼裡。

↑ 大理蒼山,不知道什麼山雀 ↑ 攝影 / 老黑

蒼山,不是一座具體的山峰,它是一個山系,有十九峰十八溪組成,只去幾次,遠遠不夠。我還會再去。

↑ 大理蒼山,祈福權杖 ↑ 攝影 / 老黑

行文結束,抄個在白族民間廣為流傳的字謎給你:

蟲入鳳窩飛去鳥,

七人頭上長青草;

細雨落在橫山上,

半個朋友不見了。

攝影 / 老黑

圖文原創,版權所有;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關於作者老黑】

雲南大理人氏,老黑影像志創始人,獨立攝影師、自由撰稿人,旅行玩家、自媒體人。今日頭條、一點資訊、網易、騰訊、鳳凰、百度號、微信公眾號原創作者;搜狐認證金牌作者,樂途旅遊專欄作家,新浪認證旅遊博主、頭條文章作者,大魚號能量創作者;中國國家地理資深會員,#大理·老黑影像機構# 創始人、負責人。喜歡飲酒、作樂,遊走、拍照,讀書、寫字、吃茶、吼歌;現居大理。所有媒體平臺,都叫:老黑影像志。

【 老黑影像志 】

一個人的傳媒機構 | 關於美好生活

把時間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

↑ 大理蒼山,化雪成水,結水為冰 ↑ 攝影 / 老黑

這可能是當時最時髦的冷飲,通俗易懂,又不失洋氣——蜜雪。《大理縣誌稿》說,蜜雪出大理,夏月,郡人自蒼山背負取下,和糖蜜煮梅啖之,極解熱渴。詩僧天祥絕口稱讚,“六月街頭叫賣雪,行人錯認是瓊漿”。

↑ 大理·蒼山雪後 ↑ 攝影 / 老黑

同款飲料,楊升庵溜達在五月的大理雙鶴橋邊,看到了;六月份的時候,謫居大理的日本詩僧,天祥和尚,也看到了。除了二人之間巨大的“時差”之外,也說明,大理蒼山雪,經夏不消。要知道,那時候,可沒有什麼冰箱;唯一的家用電器,手電筒,也是妄談。

↑ 大理·蒼山雪後杜鵑叢 ↑ 攝影 / 老黑

現在,賣雪場景消失不見。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大理蒼山之巔終年不化的雪景,也少了。儘管在頂峰山坳和背陰處,雪,依然終年不化,只是身在古城遙望,難得一見。所以,每當大理下雪,哪怕只在山頂、只到山腰,人們都很高興。

↑ 穿越迷霧,前往洗馬潭 ↑ 攝影 / 老黑

今年大理第一場冬雪來臨的時候,手機黨的蒼山雪刷爆了當天的朋友圈,就像過年吃餃子一樣。更難得的是,雪後第三天,大理就放晴了,這就好比我在吃餃子的時候,你給我遞了一壺酒。餃子下酒,雪後初晴,都是很美的事。

↑ 雪後初晴,出門前陽光燦爛 ↑ 攝影 / 老黑

如此雪景,想必很多人已經蠢蠢欲動。小軍我們這些好攝之徒,更不會放過機會。邀約著,說走就走,上了蒼山洗馬潭。

↑ 大理·蒼山,雪壓冷杉 ↑ 攝影 / 老黑

大理天氣多變化,在山下的時候,清空萬里。坐上蒼山大索道,一路爬升,穿越迷霧,雲深不知處,只有幾根鋼繩在雲霧中,不知從哪裡來,更不知往哪裡去。一陣風過來,撥開雲霧見青天,同行的遊客驚叫著,蹲在纜車裡,不敢四處望。錯失了腳下多彩的蒼山秋色。

↑ 大理·蒼山雪 ↑ 攝影 / 老黑

抵達洗馬潭索道站的時候,不出所料,果然很多人,有遊客,更多的是本地人;他們扶老攜幼,呼朋喚友的來了,小心翼翼的走過積雪成冰的棧道。周圍是堆滿雪花的高山杜鵑叢林,還有蒼山冷杉。

↑ 蒼山大索道俯瞰 ↑ 攝影 / 老黑

從樹頂、枝葉到樹幹,堆滿積雪;灌木杜鵑花叢,葉子和樹幹若隱若現,在雪白的地裡,宛如水墨畫。一些閑雲,不時從洱海向蒼山升騰起來。另一些雲,可能有約會,從蒼山後面起來,往洱海方向飄去。有時候,感覺身在仙境,不知今夕何夕。

↑ 野性中國·蒼山自然中心 ↑ 攝影 / 老黑

大美當前,浪費快門。小軍和我四下流竄,看雪景,找角度,等光線。彼此間的距離拉得越來越遠,但各自安好。

↑ 蒼山雪景 ↑ 攝影 / 老黑

我伏在棧道欄杆上拍照,背後是嬉鬧的聲音,她們打著雪仗就過來了。有雪花落在了我的鏡頭上,我回頭看了一眼。我以為,這一眼換來的應該是“帥鍋,不好意思,撒到你了”。事實證明我想多了。

↑ 大理·蒼山雪後冷杉林 ↑ 攝影 / 老黑

吵了幾句。對方說,“又沒有撒到你身上;就算撒到身上,大家出來玩,要的是玩開心……”如果撒到身上,我反而無所謂。作為照相的人,把器材看得很重。出門采風,遇到雨雪天氣,首先想到的是保器材;工作狀態中,進水很容易廢掉。有過悲慘經歷的我,當然不爽。

↑ 大理·蒼山雪,冷杉·藍天 ↑ 攝影 / 老黑

而我那殺人的眼神,對方也不爽,所以吵了幾句。要玩的開心當然沒錯,可不能影響別人,不是嗎?我們要把時間,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連午飯都沒吃的我,邏輯上不存在“吃飽了撐的”的情況。

↑ 大理·蒼山雪,高山杜鵑 ↑ 攝影 / 老黑

和小軍匯合後,我們走走停停,說說笑笑。感歎景美天好的同時,不無遺憾的表示,沒有那些隔在蒼山和洱海中間,左右搖擺、山下亂竄的雲,就好了;雪白的蒼山,碧綠的洱海,還有眼前的洗馬潭,遠近呼應,互相映襯,拍出來就是大片。

↑ 大理·蒼山雪 洗馬潭局部 ↑ 攝影 / 老黑

洗馬潭,白雪蒼茫,水面結冰了;風過的時候,發現周邊一圈水波湧動,結冰的是中間的一部分。太陽出來了,細看就發現,冰面把洗馬潭分成了兩個部分。中間像一面鏡子,周圍則隨風而動,波光粼粼;靜止的時候,還可以看見倒影,美極了。

↑ 大理·蒼山雪 洗馬潭局部 ↑ 攝影 / 老黑

↑ 大理·蒼山雪 洗馬潭局部 ↑ 攝影 / 老黑

在風口和更高地方的冷杉,樹上積雪並不多,可能被風吹落了一些,太陽曬化了部分,卻有了霧凇的感覺;跟藍天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我聽見有的遊客在感歎,大理好美啊,天那麼藍,雲那麼白,怎麼拍都漂亮。

↑ 大理·蒼山雪 ↑ 攝影 / 老黑

↑ 大理·蒼山雪 ↑ 攝影 / 老黑

我忍不住過去搭話,“但是你不能發朋友圈!”“為什麼?”“你發了朋友圈,很多人就會問你,這照片是怎麼P的。”“已經這麼美了,還需要P圖嗎?”“你們親眼所見,當然這麼想。有些人不相信,以為他們沒見過,就不存在。我遭遇過太多了!”

↑ 大理蒼山洗馬潭,遊客堆的雪人 ↑ 攝影 / 老黑

↑ 大理蒼山,群鳥飛舞 ↑ 攝影 / 老黑

這個時候,一大群鳥,緊貼杜鵑叢林,漩著飛來飛去,灰白的鳥,疾馳而過,難以看清。等他們飛向天空,在藍天背景下,好壯觀。可惜,我依然沒看出來是什麼鳥。

↑ 大理蒼山,群鳥飛舞 ↑ 攝影 / 老黑

日漸偏西,洗馬潭索道站反復播放一則通知,意思是說到點了,索道即將停運,要求遊客儘快返回,乘纜車下山。

↑ 蒼山雪地裡玩耍 ↑ 攝影 / 老黑

遊客散去,曾經熙熙攘攘的蒼山洗馬潭,安靜下來。各種鳥兒出來覓食了。老鷹在空中盤旋,長著鳳頭的綠背山雀(我都不知道該叫它什麼了),停在冷杉樹尖上東張西望。

↑ 大理蒼山雪,山雀 ↑ 攝影 / 老黑

遊人一走,便落到雪地裡,忙碌著吃晚飯。不時飛到觀景台的桌椅板凳上,甚是大膽,根本不把小軍我們放在眼裡。

↑ 大理蒼山,不知道什麼山雀 ↑ 攝影 / 老黑

蒼山,不是一座具體的山峰,它是一個山系,有十九峰十八溪組成,只去幾次,遠遠不夠。我還會再去。

↑ 大理蒼山,祈福權杖 ↑ 攝影 / 老黑

行文結束,抄個在白族民間廣為流傳的字謎給你:

蟲入鳳窩飛去鳥,

七人頭上長青草;

細雨落在橫山上,

半個朋友不見了。

攝影 / 老黑

圖文原創,版權所有;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關於作者老黑】

雲南大理人氏,老黑影像志創始人,獨立攝影師、自由撰稿人,旅行玩家、自媒體人。今日頭條、一點資訊、網易、騰訊、鳳凰、百度號、微信公眾號原創作者;搜狐認證金牌作者,樂途旅遊專欄作家,新浪認證旅遊博主、頭條文章作者,大魚號能量創作者;中國國家地理資深會員,#大理·老黑影像機構# 創始人、負責人。喜歡飲酒、作樂,遊走、拍照,讀書、寫字、吃茶、吼歌;現居大理。所有媒體平臺,都叫:老黑影像志。

【 老黑影像志 】

一個人的傳媒機構 | 關於美好生活

把時間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