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這些服裝品牌在國內好幾千,在國外卻是白菜價!值得反思……

在美國,幾乎每個州都有幾家outlets,即使在網路購物發達的互聯網時代,也仍有許多人願意驅車幾十公里去奧萊血拼一番。

奧特萊斯最早誕生於美國,距今已有一百多年歷史的奧萊因其低價模式被稱為

白菜價奢侈品的彙集地。在Outlets能以折扣價買到許多知名品牌如Coach, Calvin Klein, Banana Republic, Brooks brothers, DKNY, Levil's 等。

這些家喻戶曉的品牌產品在奧萊究竟能賣到多低的價格?

1、coach

coach一直以來都是備受國人推崇的高端品牌,起源於紐約的coach為追求時尚的人們提供各類手袋、皮包、服飾、手錶等,在國內,coach作為國際大牌,其售價一直不菲,大部分皮包價格均在千元以上,而這個深受國人追捧的名牌包在奧萊卻經常出現五折價格,售價本就低於專櫃價格的包包再加上五折折扣,使coach包在奧萊賣出100刀左右的價格,也就是人民幣650-700元,甚至一些手拿包、錢包僅需要20刀的價格,

折合人民幣不超過150元。

2、Nike

Nike是美國本土知名的運動品牌,同樣馳名中外的還有Adidas、New Balance,這幾個品牌的運動鞋是時尚年輕人和愛好運動者的裝備必選,Nike的運動鞋在國內價格在600-1000元人民幣不等,對於一些款式較新潮的跑鞋,價格甚至動輒上千元,

但在奧萊裡,Nike鞋均價在70-80美元,折扣較大的鞋款甚至可以低至300元人民幣左右,這對運動一族來說吸引力自然不小。

3、 Polo Ralph Lauren

Polo是美國的男裝國民品牌,立領設計的Polo衫符合當下工薪階層男性的運動風潮,深受年輕人和中年男士的喜愛。在國內,

一件Polo衫價格均在1000-1500元人民幣,而在奧萊大部分Polo衫價格均在30-40刀左右,折合人民幣均在300元以下,與國內價格差異很大。

4、Levi's

Levi's主打牛仔褲這一招牌產品,舒適且修身的褲型深受年輕人喜愛,但卻常因為其動輒上千的價格使許多年輕人望而卻步,但在奧特萊斯,

往往幾十美金就可以買到一條心儀的褲子,讓年輕購物者滿足自己的購物欲。

5、Tommy Hilfiger

Tommy Hilfiger是美國休閒品牌之一,經典的簡潔、大方的美式風格透露出青春的動感活力,與美國本土的文化相契合,具有個性的Tommy只在國內主要的一、二線城市售賣,其大部分商品售價也在1000元左右,奧萊店內其衣物售價在40-60刀,部分折扣商品售價甚至在20刀以下,折合人民幣不過百元,巨大的價格差異也讓這個品牌成為國人經常光顧的品牌。

在奧特萊斯,這些價格差異較大的品牌大多是美國本土品牌,一些歐洲大牌如Burberry、Armani、UGG等品牌售價與國內相比也較便宜。

以雪地靴聞名的UGG雖然設計簡單,卻因舒適、保暖在國際上為自己開闢了廣闊的市場,由於品牌知名度較大,其價格不菲。許多人在國內買上一雙雪地靴需要花費2000-3000元,最低也需要1500元左右,但在奧特萊斯UGG售價在200刀左右,人民幣不過1300元左右,部分折扣款人民幣售價甚至可能低於1000元。

除了這些“奢侈品”大牌,一些具有廣泛知名度但售價相對平民化的商品在奧萊也同樣有自己的市場。如被譽為巧克力中的愛馬仕Godiva,在國內禮盒裝的Godiva售價動輒就數百元,最簡單的塊狀巧克力售價也要60-70元,同樣包裝的巧克力奧萊售價卻只需要不到3刀的價格,也就是人民幣不到20元,與普通巧克力售價相差無幾。

奧特萊斯如今已經具有自己獨特的商業模式,以品牌多、品質優、折扣大為特點,在其發展歷程中,也經歷了相對零散、形態不完整而走向專業化和規模化的過程,逐漸線上下商場中佔據了穩定的市場規模。但奧萊作為一個線下商場,同樣需要土地、商鋪、人力等各項資源,在這些成本基礎上,品牌廠商仍然選擇低價出售,不會虧本麼?

事實上,這些品牌依託奧特萊斯賺取了大量利潤。在巴黎銀行2015年報告的關於各家奢侈品牌對奧特萊斯店依賴程度的調查中, Coach、Michael Kors的奧特萊斯店鋪比例高達20%左右,Prada、Burberry、Moncler等品牌的奧萊店鋪也占到了7%-13%不等。

給消費者提供低價折扣,為售賣者賺取大部分的市場利潤,奧特萊斯幾乎實現了售賣者和消費者“雙贏”的狀態,奧萊這種模式也因此獲得了持續的發展。

別看是打折商場,奧特萊斯的貨品輸出量也是相當大的。尤其是最受大眾追捧的高端品牌及輕奢品牌,如果僅憑庫存積壓貨品的數量,絕不足以供應市場需求。商家想出了一個“好辦法”:為奧特萊斯設立一套專門生產線,俗稱工廠貨。

奧特萊斯裡面很多品牌的低折扣物品與專櫃正品並非同一生產廠商,大部分物品是奧特萊斯專供的款式,其品質和正品有所差距,也有人認為奧萊的款式往往都是過季款。

此外,頻頻爆出“價格欺詐”新聞,也讓消費者們在奧特萊斯得到並不愉快的購物體驗。 所謂的“建議零售價”貓膩,讓像Burberry等國際大牌都吃了官司。跟提高商品原價這類的直接欺詐手段不同,價格欺詐玩的是一個類似於文字遊戲的概念偷換。在商品標籤上貼一個“廠商建議零售價”(Manufacturer‘s Suggested Retail Prices,簡稱MSRP),來和店鋪實際的銷售價格“我們的價格”(Our Price)形成反差,激發出顧客“優惠這麼多”的撿餡餅心理,達到買買買的效果。

而真相是,所謂的“MSRP”根本就是不存在的。顧客只是被一個虛構出來的優惠差價蒙蔽了雙眼,這些商品並未曾以更高的價格出售過,何談優惠?

奧萊店內其衣物售價在40-60刀,部分折扣商品售價甚至在20刀以下,折合人民幣不過百元,巨大的價格差異也讓這個品牌成為國人經常光顧的品牌。

在奧特萊斯,這些價格差異較大的品牌大多是美國本土品牌,一些歐洲大牌如Burberry、Armani、UGG等品牌售價與國內相比也較便宜。

以雪地靴聞名的UGG雖然設計簡單,卻因舒適、保暖在國際上為自己開闢了廣闊的市場,由於品牌知名度較大,其價格不菲。許多人在國內買上一雙雪地靴需要花費2000-3000元,最低也需要1500元左右,但在奧特萊斯UGG售價在200刀左右,人民幣不過1300元左右,部分折扣款人民幣售價甚至可能低於1000元。

除了這些“奢侈品”大牌,一些具有廣泛知名度但售價相對平民化的商品在奧萊也同樣有自己的市場。如被譽為巧克力中的愛馬仕Godiva,在國內禮盒裝的Godiva售價動輒就數百元,最簡單的塊狀巧克力售價也要60-70元,同樣包裝的巧克力奧萊售價卻只需要不到3刀的價格,也就是人民幣不到20元,與普通巧克力售價相差無幾。

奧特萊斯如今已經具有自己獨特的商業模式,以品牌多、品質優、折扣大為特點,在其發展歷程中,也經歷了相對零散、形態不完整而走向專業化和規模化的過程,逐漸線上下商場中佔據了穩定的市場規模。但奧萊作為一個線下商場,同樣需要土地、商鋪、人力等各項資源,在這些成本基礎上,品牌廠商仍然選擇低價出售,不會虧本麼?

事實上,這些品牌依託奧特萊斯賺取了大量利潤。在巴黎銀行2015年報告的關於各家奢侈品牌對奧特萊斯店依賴程度的調查中, Coach、Michael Kors的奧特萊斯店鋪比例高達20%左右,Prada、Burberry、Moncler等品牌的奧萊店鋪也占到了7%-13%不等。

給消費者提供低價折扣,為售賣者賺取大部分的市場利潤,奧特萊斯幾乎實現了售賣者和消費者“雙贏”的狀態,奧萊這種模式也因此獲得了持續的發展。

別看是打折商場,奧特萊斯的貨品輸出量也是相當大的。尤其是最受大眾追捧的高端品牌及輕奢品牌,如果僅憑庫存積壓貨品的數量,絕不足以供應市場需求。商家想出了一個“好辦法”:為奧特萊斯設立一套專門生產線,俗稱工廠貨。

奧特萊斯裡面很多品牌的低折扣物品與專櫃正品並非同一生產廠商,大部分物品是奧特萊斯專供的款式,其品質和正品有所差距,也有人認為奧萊的款式往往都是過季款。

此外,頻頻爆出“價格欺詐”新聞,也讓消費者們在奧特萊斯得到並不愉快的購物體驗。 所謂的“建議零售價”貓膩,讓像Burberry等國際大牌都吃了官司。跟提高商品原價這類的直接欺詐手段不同,價格欺詐玩的是一個類似於文字遊戲的概念偷換。在商品標籤上貼一個“廠商建議零售價”(Manufacturer‘s Suggested Retail Prices,簡稱MSRP),來和店鋪實際的銷售價格“我們的價格”(Our Price)形成反差,激發出顧客“優惠這麼多”的撿餡餅心理,達到買買買的效果。

而真相是,所謂的“MSRP”根本就是不存在的。顧客只是被一個虛構出來的優惠差價蒙蔽了雙眼,這些商品並未曾以更高的價格出售過,何談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