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驚豔!李可染、徐悲鴻、吳冠中……都畫過的灕江,美到心醉!

桂林山水甲天下

中國只有一條灕江,但愛灕江的人卻有千千萬萬。

中國有成千上萬的畫家,但以畫灕江而聞名的卻只有寥寥幾人。

山峰茫茫,煙雲渺渺,數不盡,望不斷,畫境也隨之縹縹緲緲,如夢如幻。

李可染筆下的灕江

李可染《灕江勝境圖》

李可染《灕江紀遊》1963年作

徐悲鴻筆下的灕江

徐悲鴻桂林陽朔故居

徐悲鴻夫人廖靜文題寫的故居牌匾

徐悲鴻 灕江春雨圖

徐悲鴻 麗江兩岸圖

吳冠中筆下的灕江

吳冠中 桂林象鼻山

吳冠中 灕江新篁

為何一個灕江會受到眾多藝術巨匠的親睞呢?

“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唐代詩人韓愈的詩句為灕江山水之千古絕唱。灕江晶瑩碧透、千曲百回,自古就有“山水畫廊”之美譽。千百年來,名流雅士陶醉於灕江之秀而吟詠之作不絕。張九齡、杜甫、張籍、白居易、李商隱、張固、米芾、黃庭堅、張孝祥、范成大、劉克莊、徐霞客、袁枚、郭沫若、茅盾、柳亞子等都有題詠桂林山水特別是灕江的詩詞佳作。

南宋人氏王正功所作“桂林山水甲天下,玉碧羅青意可參”中外聞名。

究其種種原因,不過一個“美”字!

除了能夠吸引眾多藝術巨匠外,這裡還誕生了一個當代中國最活躍的繪畫流派。

灕江畫派

抗戰時期,重慶是民國政府重要的政治中心,但藝術中心尤其是美術中心卻在廣西,當時徐悲鴻、黃賓虹、傅抱石、李可染、張大千等兩百多位大家雲集桂林,創作出了大批膾炙人口的優秀灕江山水作品,為灕江畫派的誕生和建立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廣西一批畫家把創作重心放在描繪灕江山水和廣西南方的風景上,逐漸形成了有著鮮明地域特色和獨特藝術追求的畫家群體,這些畫家以共同的藝術表現物件和相近的藝術追求以及多樣的繪畫風格,在國內畫壇獨樹一幟,引人注目,灕江畫派逐漸形成。

中國當代畫壇中一顆璀璨的新星

灕江畫派是當代中國最活躍的繪畫流派之一。所謂灕江畫派,是指以表現時代風貌為宗旨,以廣西秀美山水為主要表現對象,以傳統中國畫為主體,以廣西當代畫家為主要力量的具有共同的理想追求和鮮明藝術風格的畫家群體。

灕江畫派不是某一個院校或某一個機構,更不是某個人打造的一個團體。灕江畫派是廣西美術創作的總稱,是全國第一個由地方政府打造的畫派。並且是中國美術史上第一個多畫種組成的畫派,是產生於廣西特定的地域跟文化背景下的美術創作的總稱。

它擁有一批具有共同審美追求和鮮明藝術風格的畫家,以表現時代風貌為宗旨,以廣西的秀美山水為主要表現對象,以傳統中國畫為主體,並逐漸形成具有一定歷史淵源與文化積澱的最活躍繪畫流派之一。

雖然灕江畫派剛成立時也遭到部分理論家的非議,並引起了國內畫界的爭論,但時至今日,灕江畫派以大量的藝術活動和作品,給中國畫壇交上了一份盡心的答卷;它以突出的成績,顯示了自己存在的價值與意義。

面對灕江畫派所取得的成就,中國美術館館長范迪安說:“灕江畫派在全國美術界是比較早的由廣西的畫家自覺提出的文化理想,也是一種學術追求。而這些年廣西的畫家真的是朝著打造一個灕江畫派、形成一個灕江畫派的這種理想去努力。我覺得這在我們美術界是一個非常好的榜樣。廣西畫家在自我表達的基礎上更能夠圍繞著形成灕江畫派這樣一種新的時代氣息而共同努力,把自我和這個時代,把自我和我們今天的社會現實、社會的發展更多地聯繫起來;也和根植於本土的、本地的山川面貌這樣一種表達結合起來……他們畫出了廣西的歷史和今天,也畫出了廣西的山川自然和今天的社會發展,給人一種視覺上的時代廣西的面貌。灕江畫派的形成同時也給了中國當代美術一個新的啟示。”

李可染《桂林山水甲天下》1986年作(資料圖)以1840萬元成交

吳冠中《桂林》1991年作(資料圖)以1770萬港幣成交

這裡還誕生了一個當代中國最活躍的繪畫流派。

灕江畫派

抗戰時期,重慶是民國政府重要的政治中心,但藝術中心尤其是美術中心卻在廣西,當時徐悲鴻、黃賓虹、傅抱石、李可染、張大千等兩百多位大家雲集桂林,創作出了大批膾炙人口的優秀灕江山水作品,為灕江畫派的誕生和建立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廣西一批畫家把創作重心放在描繪灕江山水和廣西南方的風景上,逐漸形成了有著鮮明地域特色和獨特藝術追求的畫家群體,這些畫家以共同的藝術表現物件和相近的藝術追求以及多樣的繪畫風格,在國內畫壇獨樹一幟,引人注目,灕江畫派逐漸形成。

中國當代畫壇中一顆璀璨的新星

灕江畫派是當代中國最活躍的繪畫流派之一。所謂灕江畫派,是指以表現時代風貌為宗旨,以廣西秀美山水為主要表現對象,以傳統中國畫為主體,以廣西當代畫家為主要力量的具有共同的理想追求和鮮明藝術風格的畫家群體。

灕江畫派不是某一個院校或某一個機構,更不是某個人打造的一個團體。灕江畫派是廣西美術創作的總稱,是全國第一個由地方政府打造的畫派。並且是中國美術史上第一個多畫種組成的畫派,是產生於廣西特定的地域跟文化背景下的美術創作的總稱。

它擁有一批具有共同審美追求和鮮明藝術風格的畫家,以表現時代風貌為宗旨,以廣西的秀美山水為主要表現對象,以傳統中國畫為主體,並逐漸形成具有一定歷史淵源與文化積澱的最活躍繪畫流派之一。

雖然灕江畫派剛成立時也遭到部分理論家的非議,並引起了國內畫界的爭論,但時至今日,灕江畫派以大量的藝術活動和作品,給中國畫壇交上了一份盡心的答卷;它以突出的成績,顯示了自己存在的價值與意義。

面對灕江畫派所取得的成就,中國美術館館長范迪安說:“灕江畫派在全國美術界是比較早的由廣西的畫家自覺提出的文化理想,也是一種學術追求。而這些年廣西的畫家真的是朝著打造一個灕江畫派、形成一個灕江畫派的這種理想去努力。我覺得這在我們美術界是一個非常好的榜樣。廣西畫家在自我表達的基礎上更能夠圍繞著形成灕江畫派這樣一種新的時代氣息而共同努力,把自我和這個時代,把自我和我們今天的社會現實、社會的發展更多地聯繫起來;也和根植於本土的、本地的山川面貌這樣一種表達結合起來……他們畫出了廣西的歷史和今天,也畫出了廣西的山川自然和今天的社會發展,給人一種視覺上的時代廣西的面貌。灕江畫派的形成同時也給了中國當代美術一個新的啟示。”

李可染《桂林山水甲天下》1986年作(資料圖)以1840萬元成交

吳冠中《桂林》1991年作(資料圖)以1770萬港幣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