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學會“黃金坑”戰法,你才能在股市賺錢!

黃金坑戰法依據的是戰場經典的“彈坑理論”。當過兵的人都知道散兵坑是相對安全的,因為飛機轟炸過後再次擊中同一個目標的概率是很小的,因此,前次被炸出的彈坑往往會成為老兵最佳躲避之處。

如果把“彈坑理論”引申到股市實戰中,那麼遭遇突發利空襲擊、波段性回檔、技術性洗盤、階段性調整產生的黃金坑再度大跌的概率就很小了,投資者潛伏進去往往可以獲取超額利潤。有人曾經估算過,運用黃金坑理論操作,

成功率大約在80%左右,大大降低了買進的風險係數。

既然黃金坑可以賺大錢,那麼投資者只要看到“彈坑”跳進去不就行了?事實上,股市博弈沒有那麼簡單,有的彈坑是黃金坑,有的彈坑是無底洞,跳對了黃金坑可以拎一桶金出來,一旦跳錯了無異於跳崖!這就要求投資者勢必練就一雙“火眼金睛”,能夠正確識別及分辨哪一類“彈坑”是真正的黃金坑,哪一類“彈坑”是無底洞。

黃金坑的識別可從七個方面把握及切入,分別是趨勢、趨勢線、估值、題材、成交量、形態、指標。

1.趨勢

美國投資大師江恩有句名言:“順應趨勢,花全部的時間研究市場的正確趨勢,如果保持一致,利潤就會滾滾而來!”炒股票最大的技巧就是順勢而為,而在上升趨勢裡操作是最安全的。因此,潛伏上升趨勢黃金坑要滿足大盤趨勢向上、個股趨勢向上兩個最基本的條件。

2.趨勢線

主要是看股價的中長期均線。

比如60日均線、120日均線、250日均線等。由於不同的主力操作的股票品種不同,那麼趨勢支撐線也會有所不同。有的主力選擇120日均線作為技術支撐,也有的主力選擇250日均線作為技術支撐,這要看主力不同的操作風格及習慣而定。

3.估值

股票的估值往往以市盈率、每股淨資產等指標來衡量。但是估值只能定性,難以定量,因為10倍市盈率品種屬於低估值,20倍市盈率左右品種也是低估值。

因此選擇低估值是一個重要的參考因素,但不是絕對因素。選擇低估值品種有一個優勢就是相對的安全性,持有低估值品種心裡比較踏實。

4.題材

題材是股價上漲的催化劑。A股市場最大的亮點就是題材市,假如一檔股票具備了政策性題材、基本面題材,那麼醜小鴨也可以變成金鳳凰。很多大黑馬其實業績平平,甚至屬於績差股,但往往都具備題材這個“上漲催化劑”。

題材不能一概而論,要儘量選擇那些具有重大政策性題材、重大基本面題材的股票,捨棄一般性題材的股票。比如受到國家戰略性政策扶持的題材,具有重大政策影響力的題材,公司基本面出現重大變化的題材等。

5.成交量

上漲放量、下跌縮量是股價上漲的規律性,識別黃金坑同樣要遵循這個規律。主力向下挖坑接近中長期重要均線時,成交量通常會出現萎縮,甚至會出現極端地量的現象,極端地量往往意味著做空力量的衰竭。如果靠近中長期均線時,成交量放大明顯則應當心股價上漲趨勢結束,這時應放棄潛伏策略。黃金坑某種意義來講也是成交量坑,大體上呈現“兩頭高,中間凹”的圓弧狀。

6.形態

有些黃金坑在靠近中長期均線附近具有明顯的ABC三浪形結構或者五浪形結構;也有的黃金坑具有雙底形態、次雙底形態,這都可以幫助我們有效識別黃金坑的真面目。

7.指標

通過技術指標的金叉、雙金叉、底背離等來幫助識別黃金坑。常用的技術指標是平滑異同平均線(MACD)、隨機指標(KDJ)、布林線(BOLL)、相對強弱指標(,RSI)等。技術指標一兩個即可,沒有必要太多,有些技術指標使用起來大同小異。

通過以上七個要素,可以有效識別黃金坑。其中估值與題材因素是重中之重,最能說明黃金坑的含金量。下面介紹上升趨勢中出現的幾個重要而典型的黃金坑。

(一)中長期均線黃金坑

股諺說:“看大勢才能賺大錢。”什麼是大勢呢?無疑是大盤及股價的上升趨勢,這是一個重要前提。從均線系統來講,主力資金由於過於龐大,操作時往往會選擇中長期均線作為進攻與防守的重要棲息地,也就是說主力資金往往具有大週期的作戰視野,作戰計畫往往依託中長期均線而展開,因此,股價回探到中長期均線處所形成的黃金坑最具有含金量。

大家知道,均線可以分為短期均線及中長期均線,短期均線則有5日、10日、20日、30日,而中長期均線則指的是60日、120日、250日。由此,股價回探至60日、120日、250日將會產生不同系統的黃金坑。

大主力資金對於股價的運作有時是一場長期的戰役,戰役的展開缺少中長期均線的依託及支撐是不可想像的,打開任何一個股票的K線圖都可發現中長期均線不可或缺的重要性。猶如主力資金的大本營,中長期均線為行情的展開提供強有力的心理支援及技術支援。因此,大資金十分重視中長期均線的作用。

股價受到中長期均線的支撐後,往往會醞釀出新一輪的上攻力量,主力也常常把中長期均線作為上攻過程中調整、洗盤、蓄勢、上攻的目的地及起跑線。很多的大黑馬也依託中長期均線來展開波瀾壯闊的行情。

潛伏上升趨勢黃金坑,聚焦點應集中在中長期均線上,由於中長期均線對於主力具有戰略性意義和股價牛熊分界線意義,使得潛伏中長期均線黃金坑可帶來更大的潛伏契機及安全邊際。

來看000981ST蘭光三幅股價走勢圖,從圖1-13中的A區可看到,股價長時間蓄勢震盪,股價每次回到年線都受到強力支撐。圖1-13中B區表明股價上升趨勢中的技術性調整同樣受到250日均線的支撐,並以此為基礎再次展開兇悍的上攻行情。因此,圖中主力圍繞年線蓄勢震盪,拉升,回檔,再次拉升的進攻與防禦意圖是非常清晰的,而且每次回探年線都構成潛伏黃金坑的機會(見圖1-14與圖1-15)。

再來看一個案例,從600057象嶼股份的走勢圖中看到(見圖1-16),股價2006年5月突破中長期均線後產生一輪上攻行情,隨後2006年8月~2007年1月開始圍繞60日與120日中長期均線展開5個月的大週期橫向平臺震盪。股諺說:“橫有多長,豎有多高。”此後,主力在2007年1月展開大週期的主升浪行情印證了這一點。

圖 1-13

圖 1-14

圖 1-15

圖1-16

從000049德賽電池走勢圖中看到(見圖1-17),股價同樣是依託年線進行了長達一年的震盪整理,此後股價漲勢驚人。

圖1-17

通過以上的案例發現股價長期橫臥在中長期均線之上震盪整理,形成一個或者N個黃金坑,後市往往具有驚人的爆發力,其原因是什麼呢?

1.橫有多長,豎有多高

這是一句股諺,蘊含了大道至簡的規律性。為了實現低買高賣,獲取超額利潤,主力必然在股價的低位吸納足夠多的籌碼,而對於大資金而言,這種吸納籌碼的過程有時會非常漫長。

超大資金不像中小散戶幾秒鐘即可買進一檔股票,而是會考慮買進的成本、佈局的時間週期、市場大環境等因素,使得吸納過程成為一種戰略性的計畫。

在吸納的過程中,主力會採取反復的震盪、拉升、打壓、砸盤、箱體內高拋低吸,甚至不惜用“苦肉計”的方式讓投資者交出手中的廉價籌碼。主力耐心地在底部儘量獲取足夠多籌碼的一個重要原因是遵循“一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的策略,用賭徒的話說就是:“不胡則已,要胡就胡個大的。”

籌碼吸納戰略完成後,主力接下來的任務就是如何拉升股價來獲得足夠大的上漲空間,達到利潤最大化的目的。因為只有足夠高的“豎”(利潤)才能把足夠多的“橫”(籌碼)兌換成真金白銀,完成戰略性籌碼的空間轉換。如果能夠明白這個博弈過程,那麼不難理解為何主力資金在中長期均線附近長期橫盤、潛伏,也不難理解“橫有多長,豎有多高”了。

因此,主力資金長期橫盤中長期均線是一個戰略性蓄勢的過程,一個厚積薄發的過程。雖然主力資金在中長期均線附近橫盤是為了吸納足夠多的籌碼,但是股價向上爆發往往需要一個上漲的契機來“點火”。那麼什麼是上漲的契機呢?就是股價上漲的催化劑。根據A股市場的特點,除了業績突變這個基本面因素外,是否具有誘惑力的題材是股價能否被“點火”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

2.股價上漲催化劑

“橫有多長,豎有多高”是股價完成上漲前的技術性準備,而股價向上的爆發往往需要上漲催化劑——題材的刺激!A股市場是個講題材的投機場所,有時甚至到了“崇拜”的境地。一個符合政策導向的熱點題材往往可以使股價短時間翻番。

價值投資者對於題材通常是嗤之以鼻、不屑一顧的,但是價值投資在中國資本市場同樣受到詬病,原因是中國股市還處於資本市場發展的初期階段,在國際上還處於封閉狀態,股市受政策影響非常大,還沒有像發達國家股市那樣經歷過脫胎換骨的過程。上市公司治理還不規範,市場投機濃厚,期望在這樣一個市場裡進行完全的價值投資往往是一廂情願。其實,筆者不是反對價值投資,而是更認同價值投資必須符合中國國情。

有人說,“上帝”是公平的。尤其對於炒股票的股民而言,機會與風險都是等同的。黃金坑就是“上帝”給你的機會,但一定是少數投資者能夠把握,埋伏其中,而大多數投資者勢必是追高的套牢族。道理很簡單,許多投資者在股市中總是把恐懼與貪婪搞反,這也是少數人賺錢,多數人賠錢的規律性。

要想成為賺錢一族,除了條件框架的追漲之外,潛伏黃金坑既是後發制人式的操作,同時也是相對安全的操作。因為與追漲相比,低吸更容易控制風險,有效的低吸甚至可以把風險最小化。

甚至會出現極端地量的現象,極端地量往往意味著做空力量的衰竭。如果靠近中長期均線時,成交量放大明顯則應當心股價上漲趨勢結束,這時應放棄潛伏策略。黃金坑某種意義來講也是成交量坑,大體上呈現“兩頭高,中間凹”的圓弧狀。

6.形態

有些黃金坑在靠近中長期均線附近具有明顯的ABC三浪形結構或者五浪形結構;也有的黃金坑具有雙底形態、次雙底形態,這都可以幫助我們有效識別黃金坑的真面目。

7.指標

通過技術指標的金叉、雙金叉、底背離等來幫助識別黃金坑。常用的技術指標是平滑異同平均線(MACD)、隨機指標(KDJ)、布林線(BOLL)、相對強弱指標(,RSI)等。技術指標一兩個即可,沒有必要太多,有些技術指標使用起來大同小異。

通過以上七個要素,可以有效識別黃金坑。其中估值與題材因素是重中之重,最能說明黃金坑的含金量。下面介紹上升趨勢中出現的幾個重要而典型的黃金坑。

(一)中長期均線黃金坑

股諺說:“看大勢才能賺大錢。”什麼是大勢呢?無疑是大盤及股價的上升趨勢,這是一個重要前提。從均線系統來講,主力資金由於過於龐大,操作時往往會選擇中長期均線作為進攻與防守的重要棲息地,也就是說主力資金往往具有大週期的作戰視野,作戰計畫往往依託中長期均線而展開,因此,股價回探到中長期均線處所形成的黃金坑最具有含金量。

大家知道,均線可以分為短期均線及中長期均線,短期均線則有5日、10日、20日、30日,而中長期均線則指的是60日、120日、250日。由此,股價回探至60日、120日、250日將會產生不同系統的黃金坑。

大主力資金對於股價的運作有時是一場長期的戰役,戰役的展開缺少中長期均線的依託及支撐是不可想像的,打開任何一個股票的K線圖都可發現中長期均線不可或缺的重要性。猶如主力資金的大本營,中長期均線為行情的展開提供強有力的心理支援及技術支援。因此,大資金十分重視中長期均線的作用。

股價受到中長期均線的支撐後,往往會醞釀出新一輪的上攻力量,主力也常常把中長期均線作為上攻過程中調整、洗盤、蓄勢、上攻的目的地及起跑線。很多的大黑馬也依託中長期均線來展開波瀾壯闊的行情。

潛伏上升趨勢黃金坑,聚焦點應集中在中長期均線上,由於中長期均線對於主力具有戰略性意義和股價牛熊分界線意義,使得潛伏中長期均線黃金坑可帶來更大的潛伏契機及安全邊際。

來看000981ST蘭光三幅股價走勢圖,從圖1-13中的A區可看到,股價長時間蓄勢震盪,股價每次回到年線都受到強力支撐。圖1-13中B區表明股價上升趨勢中的技術性調整同樣受到250日均線的支撐,並以此為基礎再次展開兇悍的上攻行情。因此,圖中主力圍繞年線蓄勢震盪,拉升,回檔,再次拉升的進攻與防禦意圖是非常清晰的,而且每次回探年線都構成潛伏黃金坑的機會(見圖1-14與圖1-15)。

再來看一個案例,從600057象嶼股份的走勢圖中看到(見圖1-16),股價2006年5月突破中長期均線後產生一輪上攻行情,隨後2006年8月~2007年1月開始圍繞60日與120日中長期均線展開5個月的大週期橫向平臺震盪。股諺說:“橫有多長,豎有多高。”此後,主力在2007年1月展開大週期的主升浪行情印證了這一點。

圖 1-13

圖 1-14

圖 1-15

圖1-16

從000049德賽電池走勢圖中看到(見圖1-17),股價同樣是依託年線進行了長達一年的震盪整理,此後股價漲勢驚人。

圖1-17

通過以上的案例發現股價長期橫臥在中長期均線之上震盪整理,形成一個或者N個黃金坑,後市往往具有驚人的爆發力,其原因是什麼呢?

1.橫有多長,豎有多高

這是一句股諺,蘊含了大道至簡的規律性。為了實現低買高賣,獲取超額利潤,主力必然在股價的低位吸納足夠多的籌碼,而對於大資金而言,這種吸納籌碼的過程有時會非常漫長。

超大資金不像中小散戶幾秒鐘即可買進一檔股票,而是會考慮買進的成本、佈局的時間週期、市場大環境等因素,使得吸納過程成為一種戰略性的計畫。

在吸納的過程中,主力會採取反復的震盪、拉升、打壓、砸盤、箱體內高拋低吸,甚至不惜用“苦肉計”的方式讓投資者交出手中的廉價籌碼。主力耐心地在底部儘量獲取足夠多籌碼的一個重要原因是遵循“一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的策略,用賭徒的話說就是:“不胡則已,要胡就胡個大的。”

籌碼吸納戰略完成後,主力接下來的任務就是如何拉升股價來獲得足夠大的上漲空間,達到利潤最大化的目的。因為只有足夠高的“豎”(利潤)才能把足夠多的“橫”(籌碼)兌換成真金白銀,完成戰略性籌碼的空間轉換。如果能夠明白這個博弈過程,那麼不難理解為何主力資金在中長期均線附近長期橫盤、潛伏,也不難理解“橫有多長,豎有多高”了。

因此,主力資金長期橫盤中長期均線是一個戰略性蓄勢的過程,一個厚積薄發的過程。雖然主力資金在中長期均線附近橫盤是為了吸納足夠多的籌碼,但是股價向上爆發往往需要一個上漲的契機來“點火”。那麼什麼是上漲的契機呢?就是股價上漲的催化劑。根據A股市場的特點,除了業績突變這個基本面因素外,是否具有誘惑力的題材是股價能否被“點火”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

2.股價上漲催化劑

“橫有多長,豎有多高”是股價完成上漲前的技術性準備,而股價向上的爆發往往需要上漲催化劑——題材的刺激!A股市場是個講題材的投機場所,有時甚至到了“崇拜”的境地。一個符合政策導向的熱點題材往往可以使股價短時間翻番。

價值投資者對於題材通常是嗤之以鼻、不屑一顧的,但是價值投資在中國資本市場同樣受到詬病,原因是中國股市還處於資本市場發展的初期階段,在國際上還處於封閉狀態,股市受政策影響非常大,還沒有像發達國家股市那樣經歷過脫胎換骨的過程。上市公司治理還不規範,市場投機濃厚,期望在這樣一個市場裡進行完全的價值投資往往是一廂情願。其實,筆者不是反對價值投資,而是更認同價值投資必須符合中國國情。

有人說,“上帝”是公平的。尤其對於炒股票的股民而言,機會與風險都是等同的。黃金坑就是“上帝”給你的機會,但一定是少數投資者能夠把握,埋伏其中,而大多數投資者勢必是追高的套牢族。道理很簡單,許多投資者在股市中總是把恐懼與貪婪搞反,這也是少數人賺錢,多數人賠錢的規律性。

要想成為賺錢一族,除了條件框架的追漲之外,潛伏黃金坑既是後發制人式的操作,同時也是相對安全的操作。因為與追漲相比,低吸更容易控制風險,有效的低吸甚至可以把風險最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