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農民嫌棄種水稻不賺錢,偷偷往水田裡養點別的,每畝增收上萬

在我們南方農村,家家戶戶都有水田,可惜的是,只有老人會在水田裡種上水稻,而大多數的水田都是空著的,草長得比人高,不種田的原因也很簡單,我們南方丘陵地方,水田沒有達到規模化種植,

產量有限,種田很難養活一家人,因此寧可讓田裡長草,也要讓勞動力出去務工養家!

但在外務工的勞動力,留下老人和小孩也不放心,因此因為有人回家搞副業,譬如小楊,沒有出去打工的他,他將家裡的水田種上了水稻,在初夏的時候,

水田裡面引了足夠的水後,放入泥鰍,讓泥鰍和水稻共同生長!

為了讓泥鰍成為更有價值的綠色食品,種植的水稻都沒有撒化肥,而是用家裡的大糞來施肥,這既有利於水稻的生長,又不影響泥鰍,可以說是開啟了農村種植新模式!

泥鰍在夏天的時候不好賣,價格也不好,小楊一般都是等到春節的時候才將泥鰍上市,稻穀收割以後,就將泥鰍弄在稻田四周的溝渠裡。由於都是生態綠色泥鰍,泥鰍的價格會比一般的貴,一般在30元一斤左右,而且隨著農家樂的流行,越來越多的人,親自下田撈泥鰍,

這樣的泥鰍一斤可以賣到50來塊一斤!小楊依靠著養泥鰍也輕鬆的養活了一家人,收入也遠超過在外打工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