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建起超過1000千米的隧道引水,沙漠變良田,中國或將再創奇跡

隨著西北地方的乾旱狀況逐漸加深,藏水入疆的工程也逐漸被人們所知曉。

藏水入疆工程的調水路線從西藏的雅魯藏布江起,順著青藏鐵路到青海省格爾木,再到河西走廊,最終到達新疆。

這個看似不可能的工程在近日得到了證實。

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水沙科學與水利水電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王光謙表示“這個方案是可行的”。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黃河,長江中下游地區的用水量逐漸增大,部分地區荒漠化現象逐漸擴大。上游來水無法滿足人們的用水需求,城市轉向開採地下水尋求發展。然而,多度開採地下水卻讓許多城市都出現了“地下漏斗”。

這對城市來說,是一個潛在的威脅。

而以新疆為首的西北部地區,隨著氣候的變化,乾旱程度逐漸加深,荒漠化和鹽鹼化區域不斷擴大。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有專家提出了藏水入疆的工程。

首先,雖然受到複雜地形限制,但是西南部地區的豐富水資源具有一定的開發程度。由雅魯藏布江、怒江、瀾滄江等組成的諸河流域年總流量約6000億立方米,相當於12條黃河的水量。

而在我國的可利用率卻不高,每年有大部分水白白流出國境。

其次,西北地方的柴達木盆地,塔里木盆地等地缺水的主要原因是受到山脈阻擋,季風無法帶來水汽。但天然的盆地地形能夠保留水汽,一旦引水成功,盆地將逐漸形成自己的生態系統,

到時,或將成為西北地方的糧倉。

沙漠變良田,不再是幻想。

然而,藏水入疆的工程實施難度卻很大,工程也面臨著多方面的阻礙。

第一,花費高。無論是從青藏高原上引流,提供動力,還是搭建隧道,所需要耗費的人力物力都是巨大的。粗略估計,這項工程的花費遠高於三峽水利工程,約有萬億的花費。

第二,施工難度大。從青藏高原到新疆,一路上地形變化大,動力需求多,搭建隧道的線路規劃需要時間勘測,所需的能量和耗材也十分巨大。

第三,國際磋商多。雅魯藏布江,瀾滄江等河流水系大,流域廣,流經的國家多。倘若我國堅持藏水入疆工程,勢必會取用大量跨國河流的水,這一定會對河流下游的國家造成不可忽視的影響。國與國間的摩擦將會是影響藏水入疆的重要因素。

誠然,藏水入疆工程目前只是紙上談兵,但我們仍然可以大膽抱有期待,當西北的荒漠變為良田,我國的發展又將是何等的迅速。

責任編輯:謝瑞

第一,花費高。無論是從青藏高原上引流,提供動力,還是搭建隧道,所需要耗費的人力物力都是巨大的。粗略估計,這項工程的花費遠高於三峽水利工程,約有萬億的花費。

第二,施工難度大。從青藏高原到新疆,一路上地形變化大,動力需求多,搭建隧道的線路規劃需要時間勘測,所需的能量和耗材也十分巨大。

第三,國際磋商多。雅魯藏布江,瀾滄江等河流水系大,流域廣,流經的國家多。倘若我國堅持藏水入疆工程,勢必會取用大量跨國河流的水,這一定會對河流下游的國家造成不可忽視的影響。國與國間的摩擦將會是影響藏水入疆的重要因素。

誠然,藏水入疆工程目前只是紙上談兵,但我們仍然可以大膽抱有期待,當西北的荒漠變為良田,我國的發展又將是何等的迅速。

責任編輯:謝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