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東北民間遊戲“嘎拉哈”的由來及玩法,你小時候玩過嗎?

東北民間遊戲“嘎拉哈”的由來及玩法,你小時候玩過嗎?

橫看:針兒 肚兒 殼兒 輪兒

70年代的我們,是計劃經濟的產物。

雖然那時,吃飽 穿暖已不是什麼奢侈之事,偶爾,母親還會調著花樣做出發糕 散裝 煎餅 麻花 果子等吃食。這在當時,已是上等人家的生活,以至到了今天,我偶爾想起來,也會模仿著鼓搗些那時的吃食,弄得老公總是頻頻咂嘴:“跟我媽做的味道一樣,好吃!”兒子則不屑:“蛋糕店的才好吃!”

穿的,不論大人還是小孩,清一色:四個兜的藍色的中山裝。

物資生活的匱乏卻阻擋不了我們對精神生活的追求。

那時手裡是沒有零花錢的,即便有塊八毛的,也總捨不得花,留著買五毛錢的帶花的鐵文具盒,五分錢的帶香味的橡皮。那時的橡皮咋那麼好聞啊,恨不得把香氣都吸到鼻子裡,以滿足吃不到糖果的願望吧!

再說玩吧。

玩具都是隨手可拿的現成的材料,雖然簡單,卻讓我們的童年充滿了樂趣。

旮旯哈是我們女生的最愛。

現在才知道,那是羊的膝蓋關節骨。

那個年代,我們是吃不到羊肉的,自然就沒有旮旯哈。

於是千方百計千辛萬苦收集旮旯哈。

偶爾,長輩會像變戲法似的出其不意地“變”出幾個;姐姐們會分給幾個; 親戚朋友要幾個;要好的小夥伴們給幾個;運氣好的話還會撿一個。天長日久,也有七八九個了。

我們把各色彩紙裁成小塊分別放在幾個瓶子裡浸泡一晚,

待早上醒來,各瓶已滿是彩色的水了。把旮旯哈放在裡面泡上一天,再拿出來曬乾,旮旯哈就變成紅的、藍的、綠的、黃的。紅的耀眼,綠的青翠,黃的清純,藍的可愛。真的令我們愛不釋手。也是我們在同伴面前炫耀的資本。

欻旮旯哈,我們樂此不疲。

兩人一夥,布口袋一個(為增加難度,偶爾也會用乒乓球),炕上一角。

像擲骰子一樣,把一大捧旮旯哈“刷”一下斜斜地拋在炕席上,於是,針、輪、肚、殼閃亮登場。

一般都是先四面全搬一遍。

然後口袋再次上揚。

這時的眼睛可要辛苦了。眼睛的餘光既要看口袋在空中做優美的垂直運動的過程,還要瞟著手的動作:手小心地、快速地、輕輕地抓起或摟起形狀一樣的旮旯哈而不能碰到其他的旮旯哈,

並要眼看口袋穩穩地落在手上。這樣小心快拿眼疾手快的多數會贏。

但有時貪心,想一手摟起五六個,明知摟不起來也要試試。手並不會因美好的願望而變大。成功的幾率是有的,真的摟起來對方的小夥伴也會高興地喝起彩來,那是對高超技藝的認可。但往往會失敗。試過了,也就不後悔了!

遇到“對手”太弱的情況,我們也會網開一面,允許其兩手一起抓。

玩著 高興著 歎息著 希望著……

偶爾也會痛苦著,那是炕席的刺兒刺進肉裡。

手指便有一股殷紅的血流出來……滴落在淺黃的炕席上,洇成一朵血色的花,慢慢浸染了黃色的席。那紅,很疼,心碎的疼,一直到現在都不敢回憶的紅。

二、嘎拉哈”的由來

“嘎拉哈”是錫伯族早稱“嘎爾出哈”的漢譯音。漢學名為“髕骨”,多取之於羊、豬、鹿、麅、麋、獐、牛、駱駝甚至貓等動物。

據文獻記載:早在北魏時期鮮卑人(錫伯族的先人)將此用於民間遊戲、軍事戰術模擬演習或作殉葬品。當時,拓跋鮮卑已統治中國黃河以北,“嘎拉哈”已成為北方各民族的一種遊戲器具。蒙古族、滿族、達斡爾族、鄂倫春族、朝鮮族、回族、漢族等都把“嘎拉哈”作為民間遊戲的器具,其玩者多為兒童和婦女。

錫伯族在古代以狩獵遊牧捕魚為主,每當捕到獐、麅、鹿、羊等,先把“嘎拉哈”取出保存。因其小巧玲瓏,具有明顯形狀,又便於攜帶,所以,在軍事、生產空隙間,特別是從春節臘月三十———二月初一期間,伴隨唱秧歌,村內和村落之間,舉行欻“嘎拉哈”邀請賽。欻“嘎拉哈”是錫伯族男女老少皆愛好的一種比賽遊戲。“嘎拉哈”的四面漢語分別稱為“殼”、“背”、“增”、“驢”。為了美觀和玩法的需要,有的把“嘎拉哈”染成紅、綠、紫、黃等不同顏色。

三、“嘎拉哈”的幾種玩法

1、欻“嘎拉哈”法

欻“嘎拉哈”,也有叫抓“嘎拉哈”的。有團體賽、個人賽。團體賽,參加人數為每隊一般2-3人。個人賽的人數不等,一般3-5人。

其用具有“嘎拉哈”和“碼頭”即石球等,所有欻法都由“碼頭”來引導或吊引,類似“檯球”棍與球的關係。

場地為居民居住的火炕鋪上氊子(有彈力易使球即“碼頭”起來)。錢“碼頭”也可不鋪氊子。

具體玩法:

(1)一箭穿心———在散落“嘎拉哈”的局面上,賽者把“碼頭”扔出後,由我方陣前通過中心,向敵方陣前欻起一趟“嘎拉哈”,有如射出的箭,穿敵陣心而過。

(2)回手加鞭———在散落“嘎拉哈”的局面上,賽者將扔出“碼頭”的手,由敵方下落往回欻“嘎拉哈”,恰如勇士在戰騎上疾奔而又加鞭的驍勇佳姿。

(3)背弓騎射———在散落“嘎拉哈”的局面上,賽者扔出“碼頭”,立即轉身一周後再欻“嘎拉哈”,有如拉弓而轉身背射。

(4)臥鞍闖陣———在散落“嘎拉哈”的局面上,賽者扔出“碼頭”後,以趴臥姿勢,許多“嘎拉哈”,有如陣中勇士趴臥于鞍上闖入敵陣。

(5)棒打麅子———在佈局“嘎拉哈”之中,賽者扔出“碼頭”後,用伸出的二指,夾住一二個有礙全域之“嘎拉哈”,巧取之技,似棒打麅子。如果夾取兩個“嘎拉哈”,也稱“棒打雙麅”。

(6)野雞掉在飯鍋裡———在佈局“嘎拉哈”之中,賽者扔出“碼頭”後,有意“欻之”,無意中帶起了其他“嘎拉哈”,僥倖的也落入手中,有如無意抓雞,雞自來。

錫伯族先人大都漁、獵生活,很早就有“棒打麅子,瓢舀魚,野雞飛到飯鍋裡”的說法。至今,錫伯族“嘎拉哈”遊戲中仍將其傳襲下來,充分反映錫伯族人歌頌故鄉物產豐饒的心情。

除上述玩法外,還有主攻面門、馬過敵兵散、河心網魚、河心掏魚、瓢舀魚、打掃週邊、一掃戰局、滿天抓星、一勾殘月、三陽開泰、孔雀開屏、猛虎撲食、水河倒瀉、船夫搖槳、漁翁收網、樵夫一斧、猴摘仙桃、線穿念珠等。

其規則為,先確定參加先後的順序。有連續欻(不犯規連續欻)和輪流(參賽人每人輪流一次),按欻多少為勝負。還有在規定時間內以欻多少次決定勝負的。

犯規:1、是“動”,即欻“嘎拉哈”時,碰動了其它“嘎拉哈”(是玩“嘎拉哈”的通規);2、是“跑”,欻“嘎拉哈”時,“碼頭”扔出後,未接住;3、是“漏”,即欻到手的“嘎拉哈”,又從手中漏出去;4、是未按事先規定和技巧欻等。

2、撂法撂法,叫撂“寶”,俗稱撂“抱”。玩法簡單,但非常熱烈。

3、指彈法(略)

4、擯法(略)

三、“嘎拉哈”玩法的發展在玩法上,大都以欻“嘎拉哈”為多,後又向簡易“雜技”、“智力測驗”等方向發展。玩法花樣比以前更為繁多,如有“老鴰叼”、“倒腸子”、“慢鍋”、“緊鍋”、“火球”、“四樣”、“大把淘幹鍋”等複雜技藝和技巧。

四、嘎拉哈,又叫羊拐,沙哈,是羊或者豬的膝蓋骨,只有後腿有。現在市面上賣的是塑膠的。

口袋(沙包):用布縫起來的正方體,約有拳頭大小。裡面裝有約五分之三體積的糧食顆粒,通常是綠豆、黃豆、糜子、小米……(不能裝土豆哦)。剛剛確認了縫製方法:剪同樣大小的六塊正方形布,四塊布先縫成筒狀;剩下的兩面,先縫好一面,另一面不完全縫上,留一個小口,從小口處把整個口袋翻過來,使縫的邊朝裡;把糧食顆粒裝進去,把小口縫好。

該活動稱為欻(chua3)嘎拉哈。工具有:一個口袋,四枚以上嘎拉哈。參與人員兩人或兩人以上。

嘎拉哈有四面,各地叫法不同:

坑兒、背兒、針兒、輪兒

肚兒、背兒、針兒、輪兒

坑兒、包兒、字兒、妹兒

殼兒、背兒、增兒、驢兒

稍兒、背兒、針兒、滾兒

從上往下從左到右依次是:口袋、坑兒、輪兒、針兒、背兒。

玩兒法有很多種。我只說我知道的幾種。

欻嘎拉哈。雙手捧著,把嘎拉哈散在炕上。單手扔起口袋後抓起兩枚或兩枚以上方向一樣的,不允許碰到其它的子兒。然後接住口袋;再扔起口袋,把手中的嘎拉哈散在炕上,然後接住口袋。針兒和輪兒出現的幾率小,在放下嘎拉哈的時候允許把它們碰倒。以上過程迴圈,一旦出現失誤則交給對方玩。

撂四樣。雙手捧四枚嘎拉哈散到炕上,如四枚完全相同時計40分,兩兩相同時計20分,三枚子相同時計15分,各個都不同只計10分。

翻手背兒。可多人玩,所用嘎拉哈數目一般四枚以上,十枚以下。雙手捧起所有的嘎拉哈向上扔出後,用一隻手的手背兒接住,再翻手心接,接住的為贏得的,以贏得的多少作為繼續玩的先後順序。

彈嘎拉哈。就是用右手拇指扣中指或食指去彈嘎拉哈,碰相同面兒的。如碰不到或碰不同形態的和碰兩個以上的嘎拉哈,則失敗,輪到下一個人彈。兩個或幾個人輪流往復,直到把所有的嘎拉哈贏盡,以贏多者為勝。

以上說的可能會有錯誤,有自己經驗,有引用。滿族欻嘎拉哈已經被申報為文化遺產:欻嘎拉哈_百度百科 。《塞上雜記》、《槐西雜誌》、《柳邊紀略》、《滿洲源流考》。

偶爾也會痛苦著,那是炕席的刺兒刺進肉裡。

手指便有一股殷紅的血流出來……滴落在淺黃的炕席上,洇成一朵血色的花,慢慢浸染了黃色的席。那紅,很疼,心碎的疼,一直到現在都不敢回憶的紅。

二、嘎拉哈”的由來

“嘎拉哈”是錫伯族早稱“嘎爾出哈”的漢譯音。漢學名為“髕骨”,多取之於羊、豬、鹿、麅、麋、獐、牛、駱駝甚至貓等動物。

據文獻記載:早在北魏時期鮮卑人(錫伯族的先人)將此用於民間遊戲、軍事戰術模擬演習或作殉葬品。當時,拓跋鮮卑已統治中國黃河以北,“嘎拉哈”已成為北方各民族的一種遊戲器具。蒙古族、滿族、達斡爾族、鄂倫春族、朝鮮族、回族、漢族等都把“嘎拉哈”作為民間遊戲的器具,其玩者多為兒童和婦女。

錫伯族在古代以狩獵遊牧捕魚為主,每當捕到獐、麅、鹿、羊等,先把“嘎拉哈”取出保存。因其小巧玲瓏,具有明顯形狀,又便於攜帶,所以,在軍事、生產空隙間,特別是從春節臘月三十———二月初一期間,伴隨唱秧歌,村內和村落之間,舉行欻“嘎拉哈”邀請賽。欻“嘎拉哈”是錫伯族男女老少皆愛好的一種比賽遊戲。“嘎拉哈”的四面漢語分別稱為“殼”、“背”、“增”、“驢”。為了美觀和玩法的需要,有的把“嘎拉哈”染成紅、綠、紫、黃等不同顏色。

三、“嘎拉哈”的幾種玩法

1、欻“嘎拉哈”法

欻“嘎拉哈”,也有叫抓“嘎拉哈”的。有團體賽、個人賽。團體賽,參加人數為每隊一般2-3人。個人賽的人數不等,一般3-5人。

其用具有“嘎拉哈”和“碼頭”即石球等,所有欻法都由“碼頭”來引導或吊引,類似“檯球”棍與球的關係。

場地為居民居住的火炕鋪上氊子(有彈力易使球即“碼頭”起來)。錢“碼頭”也可不鋪氊子。

具體玩法:

(1)一箭穿心———在散落“嘎拉哈”的局面上,賽者把“碼頭”扔出後,由我方陣前通過中心,向敵方陣前欻起一趟“嘎拉哈”,有如射出的箭,穿敵陣心而過。

(2)回手加鞭———在散落“嘎拉哈”的局面上,賽者將扔出“碼頭”的手,由敵方下落往回欻“嘎拉哈”,恰如勇士在戰騎上疾奔而又加鞭的驍勇佳姿。

(3)背弓騎射———在散落“嘎拉哈”的局面上,賽者扔出“碼頭”,立即轉身一周後再欻“嘎拉哈”,有如拉弓而轉身背射。

(4)臥鞍闖陣———在散落“嘎拉哈”的局面上,賽者扔出“碼頭”後,以趴臥姿勢,許多“嘎拉哈”,有如陣中勇士趴臥于鞍上闖入敵陣。

(5)棒打麅子———在佈局“嘎拉哈”之中,賽者扔出“碼頭”後,用伸出的二指,夾住一二個有礙全域之“嘎拉哈”,巧取之技,似棒打麅子。如果夾取兩個“嘎拉哈”,也稱“棒打雙麅”。

(6)野雞掉在飯鍋裡———在佈局“嘎拉哈”之中,賽者扔出“碼頭”後,有意“欻之”,無意中帶起了其他“嘎拉哈”,僥倖的也落入手中,有如無意抓雞,雞自來。

錫伯族先人大都漁、獵生活,很早就有“棒打麅子,瓢舀魚,野雞飛到飯鍋裡”的說法。至今,錫伯族“嘎拉哈”遊戲中仍將其傳襲下來,充分反映錫伯族人歌頌故鄉物產豐饒的心情。

除上述玩法外,還有主攻面門、馬過敵兵散、河心網魚、河心掏魚、瓢舀魚、打掃週邊、一掃戰局、滿天抓星、一勾殘月、三陽開泰、孔雀開屏、猛虎撲食、水河倒瀉、船夫搖槳、漁翁收網、樵夫一斧、猴摘仙桃、線穿念珠等。

其規則為,先確定參加先後的順序。有連續欻(不犯規連續欻)和輪流(參賽人每人輪流一次),按欻多少為勝負。還有在規定時間內以欻多少次決定勝負的。

犯規:1、是“動”,即欻“嘎拉哈”時,碰動了其它“嘎拉哈”(是玩“嘎拉哈”的通規);2、是“跑”,欻“嘎拉哈”時,“碼頭”扔出後,未接住;3、是“漏”,即欻到手的“嘎拉哈”,又從手中漏出去;4、是未按事先規定和技巧欻等。

2、撂法撂法,叫撂“寶”,俗稱撂“抱”。玩法簡單,但非常熱烈。

3、指彈法(略)

4、擯法(略)

三、“嘎拉哈”玩法的發展在玩法上,大都以欻“嘎拉哈”為多,後又向簡易“雜技”、“智力測驗”等方向發展。玩法花樣比以前更為繁多,如有“老鴰叼”、“倒腸子”、“慢鍋”、“緊鍋”、“火球”、“四樣”、“大把淘幹鍋”等複雜技藝和技巧。

四、嘎拉哈,又叫羊拐,沙哈,是羊或者豬的膝蓋骨,只有後腿有。現在市面上賣的是塑膠的。

口袋(沙包):用布縫起來的正方體,約有拳頭大小。裡面裝有約五分之三體積的糧食顆粒,通常是綠豆、黃豆、糜子、小米……(不能裝土豆哦)。剛剛確認了縫製方法:剪同樣大小的六塊正方形布,四塊布先縫成筒狀;剩下的兩面,先縫好一面,另一面不完全縫上,留一個小口,從小口處把整個口袋翻過來,使縫的邊朝裡;把糧食顆粒裝進去,把小口縫好。

該活動稱為欻(chua3)嘎拉哈。工具有:一個口袋,四枚以上嘎拉哈。參與人員兩人或兩人以上。

嘎拉哈有四面,各地叫法不同:

坑兒、背兒、針兒、輪兒

肚兒、背兒、針兒、輪兒

坑兒、包兒、字兒、妹兒

殼兒、背兒、增兒、驢兒

稍兒、背兒、針兒、滾兒

從上往下從左到右依次是:口袋、坑兒、輪兒、針兒、背兒。

玩兒法有很多種。我只說我知道的幾種。

欻嘎拉哈。雙手捧著,把嘎拉哈散在炕上。單手扔起口袋後抓起兩枚或兩枚以上方向一樣的,不允許碰到其它的子兒。然後接住口袋;再扔起口袋,把手中的嘎拉哈散在炕上,然後接住口袋。針兒和輪兒出現的幾率小,在放下嘎拉哈的時候允許把它們碰倒。以上過程迴圈,一旦出現失誤則交給對方玩。

撂四樣。雙手捧四枚嘎拉哈散到炕上,如四枚完全相同時計40分,兩兩相同時計20分,三枚子相同時計15分,各個都不同只計10分。

翻手背兒。可多人玩,所用嘎拉哈數目一般四枚以上,十枚以下。雙手捧起所有的嘎拉哈向上扔出後,用一隻手的手背兒接住,再翻手心接,接住的為贏得的,以贏得的多少作為繼續玩的先後順序。

彈嘎拉哈。就是用右手拇指扣中指或食指去彈嘎拉哈,碰相同面兒的。如碰不到或碰不同形態的和碰兩個以上的嘎拉哈,則失敗,輪到下一個人彈。兩個或幾個人輪流往復,直到把所有的嘎拉哈贏盡,以贏多者為勝。

以上說的可能會有錯誤,有自己經驗,有引用。滿族欻嘎拉哈已經被申報為文化遺產:欻嘎拉哈_百度百科 。《塞上雜記》、《槐西雜誌》、《柳邊紀略》、《滿洲源流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