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雲化分享金融科技能力,騰訊雲助力金融業進階智能+新時代

11月8日,2017騰訊全球合作夥伴大會在成都舉辦。在以“連接合作夥伴,驅動智慧+行業新生態”為主題的雲計算分論壇上,騰訊金融雲總經理胡利明表示,金融行業轉型正在從數位化進階到智慧化。

騰訊金融雲將持續雲化分享金融科技能力,聯合合作夥伴,幫助金融行業快速邁入智慧+新時代。

騰訊金融雲總經理胡利明

金融行業數位化需要互聯網能力支撐

金融行業正處於前所未有的挑戰與變革之中:線上獲客、互聯網客戶運營、業務的快速構建和上線、安全問題、監管對系統自主可控的要求……面對這些挑戰,

資訊技術成為增強競爭力和提升業務創新能力的關鍵,全力打造動力強勁的數位化金融新引擎已成為行業發展的必然選擇。

但是金融行業數位化轉型很多困難,需要在管道連通化、產品場景化、服務一致化、客戶管理智慧化等策略方面支持。

而這些策略落到技術層面,則需要資料分析、架構靈活、管道協同、安全管控、快速回應等技術作為支援。

實現快速利用互聯網精准獲客,創新客戶運營服務模式,實現業務的快速構建和上線,並能有效應對互聯網帶來的安全威脅,以及監管對系統自主可控的要求等。

“金融行業數位化轉型,需要互聯網能力支撐業務和技術的落地實現。這裡所說的互聯網能力包括使用者連接、資料智慧、技術雲化與合作創新四個方面。

”胡利明指出:“騰訊雲正在全面補足金融機構互聯網能力的缺失,希望能加速客戶完成業務轉型與技術重構。”

騰訊雲賦能金融行業,加速數位化轉型

站在金融科技高速發展的風口之上,騰訊金融雲已經成為國內提供金融科技服務最重要的平臺之一, 騰訊雲服務合作的金融客戶已超過5000家,覆蓋了四大行、股份制銀行、城商行、農商行、民營銀行、互聯網保險、各類交易所以及傳統保險、證券、基金,

還包括消費金融、支付服務等其它互聯網金融全方位領域。

在用戶連接方面,騰訊雲基於騰訊強社交的用戶連接能力,幫助金融機構打造多元化、多層次的業務場景。連接是騰訊最重要的戰略,騰訊雲依託騰訊自身QQ與微信平臺得天獨厚的優勢,成功幫助許多金融機構打造出了更多元化、多層次的業務場景。

比如基於LBS的紅包行銷,微信的金融客服,

朋友圈眾籌,以及基於社交病毒傳播的互助險等等創新玩法。以“農行微服務”為例,中國農業銀行在2017年初就率先推出了自己的小程式,借助于騰訊金融雲的社交賦能,讓農業銀行和用戶隨時隨地實現點對點的精准連接,做好大金融場景下的小服務。

資料智慧方面,騰訊雲的金融級BAAS( Blockchain as a Service)平臺探索區塊鏈商業化應用,賦能金融機構共建數位化信任社會。這一平臺整合騰訊在支付、社交網路、媒體網路、征信平臺等眾多業界領先領域的資源在內的解決方案,將在智慧合約、數位貨幣、大資料交易及資產交易、供應鏈金融與供應鏈管理、跨境支付/清算/審計等場景下,為金融用戶提供安全、可靠、靈活的區塊鏈服務。

基於騰訊金融雲的技術能力,微眾銀行構建出全世界第一家全量上雲的銀行,目前帳戶支持量超過1億。它沒有線下的網點,全面採用騰訊金融雲的技術。通過基礎架構層的創新以及業務層的創新,使得服務體驗大幅提升,成本降到傳統銀行的二十分之一。與此同時,新業務上線和現有業務擴容的回應時間,從傳統需要3-6個月的規劃和採購,到現在隨時都可以進行擴容和部署。

此外,在保險領域,國內首家上雲的保險公司——安心財險,通過採用騰訊金融雲的技術,從部署開始到監管驗收僅僅用了兩個月,創造了保險史開業速度奇跡,而且成本只是傳統構建成本的十分之一;同時,安心財險利用騰訊雲大資料平臺,通過對使用者的標籤、類型的挖掘,創新出了很多碎片化保險的場景,目前保額突破了數億元。雲化正在帶來新的商業模式與行業契機。

“智慧+金融”升級,打造金融新生態

騰訊公司副總裁、騰訊雲總裁邱躍鵬在會上提出,“雲化”已經成為數位時代重要的創新模式,各行各業都將進入“互聯網+”的下一站——“智慧+”階段,金融行業也不例外。

“騰訊金融雲生態是以金融雲化平臺為基礎,輸出騰訊金融科技創新能力。”胡利明表示,“以SaaS化協力廠商金融應用補充滿足企業用戶需求,共同打造企業市場SaaS化應用的一站式金融服務平臺,擁有一整套完善的騰訊金融雲解決方案,並通過企業微信為企業移動端服務場景提供入口,讓企業用戶享受更加高效、便捷、多樣化的智慧型金融服務。”

以中國銀行與騰訊的合作為例,騰訊以開放的生態體系在業務、流程、技術上攜手中國銀行全面啟動創新試點,雙方聯合創辦的“中國銀行——騰訊金融科技聯合實驗室”于日前掛牌成立,未來將重點基於雲計算、大資料、區塊鏈和人工智慧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共建普惠金融、雲上金融、智慧金融和科技金融。

騰訊雲金融專有雲在銀行領域取得了極大的突破,成為多家股份制城商行、農商行和互金平臺的首選。保險公司則更多的選擇騰訊雲計算託管業務,形成了非常好的趨勢。此外,領域內超過80%的新籌保險公司採用騰訊雲,騰訊金融專區模式獲得取得很大成功。在證券交易所領域,過去一年騰訊雲在大型交易所方面取得了很好的突破,香港交易所在國內的交易中心就是採用金融混合雲的模式構建創新型技術的交易所。

將在智慧合約、數位貨幣、大資料交易及資產交易、供應鏈金融與供應鏈管理、跨境支付/清算/審計等場景下,為金融用戶提供安全、可靠、靈活的區塊鏈服務。

基於騰訊金融雲的技術能力,微眾銀行構建出全世界第一家全量上雲的銀行,目前帳戶支持量超過1億。它沒有線下的網點,全面採用騰訊金融雲的技術。通過基礎架構層的創新以及業務層的創新,使得服務體驗大幅提升,成本降到傳統銀行的二十分之一。與此同時,新業務上線和現有業務擴容的回應時間,從傳統需要3-6個月的規劃和採購,到現在隨時都可以進行擴容和部署。

此外,在保險領域,國內首家上雲的保險公司——安心財險,通過採用騰訊金融雲的技術,從部署開始到監管驗收僅僅用了兩個月,創造了保險史開業速度奇跡,而且成本只是傳統構建成本的十分之一;同時,安心財險利用騰訊雲大資料平臺,通過對使用者的標籤、類型的挖掘,創新出了很多碎片化保險的場景,目前保額突破了數億元。雲化正在帶來新的商業模式與行業契機。

“智慧+金融”升級,打造金融新生態

騰訊公司副總裁、騰訊雲總裁邱躍鵬在會上提出,“雲化”已經成為數位時代重要的創新模式,各行各業都將進入“互聯網+”的下一站——“智慧+”階段,金融行業也不例外。

“騰訊金融雲生態是以金融雲化平臺為基礎,輸出騰訊金融科技創新能力。”胡利明表示,“以SaaS化協力廠商金融應用補充滿足企業用戶需求,共同打造企業市場SaaS化應用的一站式金融服務平臺,擁有一整套完善的騰訊金融雲解決方案,並通過企業微信為企業移動端服務場景提供入口,讓企業用戶享受更加高效、便捷、多樣化的智慧型金融服務。”

以中國銀行與騰訊的合作為例,騰訊以開放的生態體系在業務、流程、技術上攜手中國銀行全面啟動創新試點,雙方聯合創辦的“中國銀行——騰訊金融科技聯合實驗室”于日前掛牌成立,未來將重點基於雲計算、大資料、區塊鏈和人工智慧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共建普惠金融、雲上金融、智慧金融和科技金融。

騰訊雲金融專有雲在銀行領域取得了極大的突破,成為多家股份制城商行、農商行和互金平臺的首選。保險公司則更多的選擇騰訊雲計算託管業務,形成了非常好的趨勢。此外,領域內超過80%的新籌保險公司採用騰訊雲,騰訊金融專區模式獲得取得很大成功。在證券交易所領域,過去一年騰訊雲在大型交易所方面取得了很好的突破,香港交易所在國內的交易中心就是採用金融混合雲的模式構建創新型技術的交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