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每天向後把手5次,緩解肩頸僵硬、預防五十肩!

現代人因為辦公室工作多而繁重,更有人長期背著筆記型電腦上下班,

這樣的內在以及外在壓力使得肩頸的三角肌、斜方肌都卡了過多的代謝廢物。根據健保署統計,臺灣人的肩頸僵硬盛行率已達55%,這表示過半數的人至少在一生中會有一次肩頸肌肉僵硬、酸痛的可能。

肩頸僵硬不治療 35歲後恐成五十肩

日本五十肩治療的運動外科名醫星川吉光表示,年輕時的肩頸僵硬以及酸痛就是肌力不足、肩頸受傷的徵兆,如果這時候不透過活動肩胛骨、鍛煉背闊肌等方式來提高肩頸血流量,

那麼超過35歲之後其實就很容易發生俗稱四十肩、五十肩的「肩關節周圍炎」。

現代人愛駝背、低頭 肩頸負擔自然加重

而知名運動外科醫師中村格子則表示,五十肩的好發年齡之所以降低到30幾歲,主因是現代人長期在辦公時上身前傾、駝背以及低頭,這些姿勢都會讓肩頸承擔過度的壓力,肌肉不但會變得緊繃,

也會使得心臟打出的血液沖不進頭頸部。

若是長期維持這樣的姿勢工作,脖子兩側的胸鎖乳突肌就無法正確出力而糾結在一起,肩膀的負擔也會跟著加重,肩關節自然就可能受損、退化。

適度活動肩頸可以刺激關節囊回春 預防、改善五十肩

中村格子更指出,造成五十肩疼痛的主因是包覆肩關節,協助其潤滑、順暢移動的關節囊沾黏,此時活動肩關節,肩關節上的神經會因為直接觸碰到黏成一團的關節囊而產生劇痛。

但是只要透過適度的運動來刺激肩關節的血液、淋巴迴圈提升,負責分泌潤滑液的滑液囊也會活化沾,關節囊的沾黏情況就能改善,如此一來就能緩解五十肩問題。

而她也建議民眾可以嘗試向後微舉雙手的擴胸運動,一天只要從5次開始練習,不但可以改善、預防五十肩,更可以改善駝背、刺激背闊肌、肩胛骨周圍的褐色脂肪燃燒,

幫助身體代謝掉多餘的脂肪。

《向後擴胸運動》

先將雙手掌心對掌心,平舉至肩,猶如小時候整隊時,在向前看齊一般。

接著一邊大口吐氣,一邊將雙手鐘擺式地往背後舉,記得保持掌心朝內相對、舉至肩膀不會疼痛的程度即可。

接著一邊大口吸氣,

一邊將雙手自然放下。剛開始練習者,每天只要重複5次即可,熟練之後可以自行增加。

※中村醫師小叮嚀:往後擺手時記得將胸部向前挺開,下巴則要往下、往後縮回。如果雙手可以舉得越高,背闊肌就可以伸縮得越徹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