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華中師大前身西遷辦學紀念館在大理喜洲開館

楚天都市報11月8日訊11月7日,華中大學西遷紀念館在雲南大理自治州喜洲鎮開館。華中大學是華中師範大學前身之一,在抗戰期間遷校至雲南喜洲,並堅持辦學8年。

華中師範大學原校長、著名歷史學家章開沅先生及夫人黃懷玉女士,

校黨委書記黃曉玫,原校黨委書記、全國政協委員馬敏,副書記駱軍,中共大理州委副書記、大理市委書記孔貴華等相關部門和單位負責人參加開館儀式。

大理旅遊度假區黨委書記李志東介紹紀念館基本情況。

他表示,抗日戰爭期間,華中大學在國難當頭時期在喜洲辦學8年,這是古鎮深厚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2016年6月,大理旅遊古鎮開發有限公司投資約200萬元開始籌建華中大學西遷辦學紀念館,並於2017年7月完工。紀念館是在大慈寺內修繕完成,通過陳列實物、還原生活場景和多媒體手段,分別展示了西遷過程、師生在喜洲的教學科研情況。

黃曉玫認為,大學的發展和所在的城市相互依存、共生共榮,

戰時華大與大理就進行了校地合作,助力大理基礎教育的飛躍式發展。華中大學西遷紀念館的成立將作為聯結華中師大與大理人民的情感新紐帶,推動雙方更深層次、更廣層面的交流與合作。

91歲的老校長章開沅現場提到自己中學時也曾有隨校西遷的經歷,他認為喜洲辦學是華大歷史的重要組成部分,展現了華大人對教育事業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我們應成為這段悲壯歷史的守護者,精神的弘揚者,同時也是新時期創造新歷史的合作者。

華中大學西遷紀念館總規模719平米,位於喜洲鎮大慈寺,是集陳列展示、參觀體驗、文化休閒、紅色教育、展示建築文化於一體的專題性陳列展館。展館由喜洲歲月、喜洲文化、繼往開來三個部分組成,運用聲、光、電等多種科技手段,通過文字、圖片、實物、影像資料等方式生動展示了華中大學在抗日戰爭期間西遷大理喜洲辦學並與當地群眾結下深刻友誼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