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浦發銀行否認成都分行被兩千家“殼”公司騙貸1600億

上海浦東發展銀行股份有限公司(600000.SH,下稱浦發銀行),對於網傳該行成都分行被2010家“殼”公司“騙貸”一事,回應騰訊財經稱,“相關資訊與事實不符”。

2017年4月5日,一篇名為《浦發銀行成都分行成“殼”公司溫床,

違規資金超1000億元》的文章,在網路間流傳。

該文章稱,截至2016年11月末,浦發銀行成都分行,向2010個非正常經營或虛假註冊的“殼”公司授信1655筆,合計1600億元。這些資金,最終由7大集團公司實際使用,截至目前已顯現風險865億元。

對此,浦發銀行回應騰訊財經稱,該行已關注到上述資訊,“相關資訊與事實不符”。該行同時表示,“近年來,受區域實體經濟下行影響,我行成都分行資產品質承受一定壓力,

煤炭等產能過剩行業的貸款逾期情況攀升,我行總、分行均已採取必要措施加強管理,積極處置化解。目前我行成都分行經營正常,風險整體可控。”

中國銀監會四川監管局(下稱四川銀監局)一位負責人,在4月5日回應騰訊財經稱,他們已經注意到這篇文章,正在進一步瞭解中。

該人士同時表示,銀監系統總的工作原則之一是,把風險和損失控制在最小範圍內。

上述《浦發銀行成都分行成“殼”公司溫床,違規資金超1000億元》稱,實際使用浦發銀行成都分行資金的7大集團公司,“穿透後的實際控制人只有四個(自然人)”,其中一人控制了四川藍潤實業集團有限公司(簡稱藍潤集團)等公司。

對此,藍潤集團在4月5日,亦通過官方網站發佈聲明稱,該公司“股權結構清晰可查,藍潤集團實際控制人為戴學斌 先生、董翔女士。該文章中提及的藍潤集團由協力廠商控制、違規獲取資金等資訊為嚴重不實內容。

浦發銀行歷年財報顯示,四川省所在的西部地區,一直是該行發放貸款的重要區域,僅次於長三角地區。

其中2016年年報顯示,該行在西部地區的貸款帳面餘額為4139.68億元,占比15.09%,高於珠三角、環渤海地區的貸款比重。

而西部地區2016年的營業利潤為41.17億元,同比減少58.63%,這在浦發銀行七大區域中減幅最大。

浦發銀行2016年年報資料還表明,不良呈“雙升”趨勢。截至2016年末,不良貸款率為1.89%,同比上升0.33個百分點,高於1.74%的行業平均水準;不良貸款餘額521.78億元,較上年末增加171.24億元。撥備覆蓋率由211.4%下降至169.13%,下降42..27個百分點。

騰訊財經亦注意到,在2015年10月26日,四川銀監局曾對浦發銀行成都分行,作出“責令分行改正,

並處以40萬元的罰款”的處罰決定,處罰事由是“貸款風險分類不及時、不準確,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

4月5日,浦發銀行股價收於16.16元/股,上漲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