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CHANNEL WE」太陽塔與大阪世博會

太陽塔

1970年大阪世博會

太陽塔,日本最早舉辦的1970年大阪世博會的標誌物,

由日本現代藝術大師岡本太郎設計。他的造型像是一個沖天巨人,也像一尊古老的雕像。塔身展開雙臂,仿佛正在歡迎來到這裡的人們。大阪世博會使太陽塔家喻戶曉,成為了當年一座新潮的地標性建築。

太陽塔上有四個面具:塔頂是光芒四射的“黃金之面”,塔中央有“太陽之臉”和“暗黑之星”注視著節日廣場,最底端“地底之星”則照耀著“逝去的世界”。4個面具寓意世界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太陽塔模型位於世博館第四展廳

塔中演繹了“人類與生活”、“人類與自然”、“人類與科技”和“人類戰勝自我”的主題。中心展品生命之樹全長50米,表現了“生命力量”,顯示生命在地球上從四十億年前誕生並邁向未來的進化過程。

太陽塔下有“智慧”、“祈禱”展館,內部被打造成一座主題展館,營造出神秘的遠古氛圍,讓所有到訪者仿佛置身於遠古時代的一場‘祭祀舞會’。寓意人類的智慧創造之火如同太陽從遠古燃燒至今,並將照亮未來,直至永恆。人類生命中所蘊藏的創造潛能將勢不可擋地為人類開啟未來的世界。

設計者岡本太郎

岡本太郎

岡本太郎是當時日本著名的畫家、雕刻家及評論家,也是日本前衛藝術的先驅。受命擔當大阪世博會的設計時,他首先認真調研了1967年加拿大蒙特利爾世博會的主題展示,認為其主題館過於分散,過度牽制了主辦方的精力,且展示直白,對遊客的震撼不夠,給遊客留下的回味不多。岡本太郎心目中理想的主題是展示集中在同一座建築內,

於是太陽塔的構思便應運而生。太陽塔高70米,突破了建築大師丹下健三設計的慶典廣場的頂棚桁架高度,可稱“超常識夢之塔”。

岡本太郎與太陽塔

有幾座太陽塔?

說到對太陽塔的命名,要從世博會歷史說起,也就是說,

岡本太郎的太陽塔並非世博會上的首件作品。

追溯大阪世博會80年前的1889年第四屆巴黎世博會,曾計畫建造一座高360米的超高太陽塔。當這座大理石風格的太陽塔建成後,將採用弧光燈照亮全巴黎,使其成為一座不夜城。儘管當時這座大理石塔的候選方案最具競爭力,最終卻因工期過長、造價過高而遭到擱淺,以致最早提出建造太陽塔的方案落空。

不過,也曾有建成的太陽塔。該塔於1939年建成,高達400英尺,地點在美國三藩市,當時第二次世界大戰迫在眉睫。三藩市金門世博會,俗稱“金門世博會”,是為紀念金門大橋與海灣大橋竣工而舉辦。該太陽塔顯示了藝術裝飾風格,上面高聳著拱門和一個高達22英尺的金鳳凰,象徵著從1906年大火災中重新獲得新生的三藩市。雖說這屆世博會建成了太陽塔,但由於之後爆發戰爭,海軍不僅佔用了這座曾經作為世博會園區的人造海島,還拆除了太陽塔,如今那裡空空蕩蕩。

太陽塔與大阪世博會

岡本太郎設計的太陽塔成為大阪世博會的標誌性建築,總造價127.7億日元。太陽塔內的展示區分佈在3個層面:地下展區、底層展區和空中展區。太陽塔內部空間一次可容納2500人,每天開放11-12小時。大阪世博會期間的高峰時段,參觀者進入太陽塔遊覽需排隊等候2小時。

1970年大阪世博會盛況

聳立在節日廣場上的高70米,用黃銅製成的太陽塔是阿茲台克人(墨西哥印第安人)的太陽神。塔內有反映人類歷史的展覽,塔燈為人類的未來指引航向。這一雕塑曾受到不少同行的反對。但丹下健三力排眾議,堅決支持。他把從太陽塔的底部乘電梯到一樓,再繼續往高處攀登比作是人類過去、現在和將來的三個層次,又利用太陽塔為人類的三個層次作豎向連接,如此巧妙的連接使整個象徵區都充分體現了世博會的主題思想。

太陽塔郵票

岡本太郎造就了太陽塔,太陽塔彰顯著大阪世博會的輝煌。如今“黃金之面”仍然注視著大阪千里丘陵,靜靜地守望著曾經聚集過6400多萬名遊客的世博會遺址。

世博會博物館展廳實景圖

如今,世博會博物館第四廳“挑戰重重”展廳也將展出太陽塔模型,讓參觀者一睹大阪世博會“圖騰”標誌的全貌。無基座直接落地,高度還原實景。模型表面精噴進口油漆,確保外觀美觀、漂亮。兼具日本文化和藝術風情,這座“超常識夢之塔”等候著你來參觀。

該塔於1939年建成,高達400英尺,地點在美國三藩市,當時第二次世界大戰迫在眉睫。三藩市金門世博會,俗稱“金門世博會”,是為紀念金門大橋與海灣大橋竣工而舉辦。該太陽塔顯示了藝術裝飾風格,上面高聳著拱門和一個高達22英尺的金鳳凰,象徵著從1906年大火災中重新獲得新生的三藩市。雖說這屆世博會建成了太陽塔,但由於之後爆發戰爭,海軍不僅佔用了這座曾經作為世博會園區的人造海島,還拆除了太陽塔,如今那裡空空蕩蕩。

太陽塔與大阪世博會

岡本太郎設計的太陽塔成為大阪世博會的標誌性建築,總造價127.7億日元。太陽塔內的展示區分佈在3個層面:地下展區、底層展區和空中展區。太陽塔內部空間一次可容納2500人,每天開放11-12小時。大阪世博會期間的高峰時段,參觀者進入太陽塔遊覽需排隊等候2小時。

1970年大阪世博會盛況

聳立在節日廣場上的高70米,用黃銅製成的太陽塔是阿茲台克人(墨西哥印第安人)的太陽神。塔內有反映人類歷史的展覽,塔燈為人類的未來指引航向。這一雕塑曾受到不少同行的反對。但丹下健三力排眾議,堅決支持。他把從太陽塔的底部乘電梯到一樓,再繼續往高處攀登比作是人類過去、現在和將來的三個層次,又利用太陽塔為人類的三個層次作豎向連接,如此巧妙的連接使整個象徵區都充分體現了世博會的主題思想。

太陽塔郵票

岡本太郎造就了太陽塔,太陽塔彰顯著大阪世博會的輝煌。如今“黃金之面”仍然注視著大阪千里丘陵,靜靜地守望著曾經聚集過6400多萬名遊客的世博會遺址。

世博會博物館展廳實景圖

如今,世博會博物館第四廳“挑戰重重”展廳也將展出太陽塔模型,讓參觀者一睹大阪世博會“圖騰”標誌的全貌。無基座直接落地,高度還原實景。模型表面精噴進口油漆,確保外觀美觀、漂亮。兼具日本文化和藝術風情,這座“超常識夢之塔”等候著你來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