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台少數民族“鬧獨立” 蔡當局作繭自縛

台海網4月5日訊作為臺灣16個少數民族之一的魯凱族,

日前成立“民族議會”,並升起“百合族旗”,以實際行動宣告魯凱族與台當局是“准國與國關係”。蔡英文上任後大搞“轉型正義”,去年8月還玩起針對少數民族的“道歉秀”,如果其它民族紛紛效仿魯凱族“鬧獨立”,臺灣恐落個分崩離析的下場。

為了爭取臺灣少數民族的支持,民進黨沒少花心思。早在2000年,陳水扁在競選領導人時便提出“原住民族”一詞,還聲稱“原住民族”與台當局的關係是“准國與國關係”。

蔡英文去年上臺後,則推動針對少數民族的“轉型正義”,玩一回“道歉秀”,並承諾會“承認原住民族‘自然主權’”。當時有分析指出,蔡此舉是為重建“原民史觀”,本質上是要建立與大陸脫鉤的“台獨史觀”。

魯凱族日前成立“民族議會”,就是蔡英文“道歉”後成立的首個“民族議會”,宣告與台當局“新夥伴關係”的誕生,這種“新夥伴關係”則被定義為“准國與國關係”。更讓蔡當局不安的是,

該議會稱未來還將公告傳統領域的劃界範圍。過去蔡當局也曾公告傳統領域,但並未被接受,少數民族團體認為其祖先活動的區域絕不僅於此。

臺灣目前有16個少數民族,遍及全台各地,如果其它民族紛紛效仿魯凱族,甚至開口索要“領地”,臺灣以後也真夠熱鬧的。對此島內有媒體諷刺說,蔡當局是不是還要派遣“大使”至16個部族?

民進黨當局推“轉型正義”,主要目的是爭取選票,

並借機大搞“去中國化”,如今少數民族卻揭竿而起“鬧獨立”,這無疑是“作繭自縛”之舉。綠營政客動輒叫囂“臺灣獨立”,現在自己治下的少數民族也打出“獨立”旌旗,出現這種局面,不能不說是一種諷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