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糖尿病足截肢率高嗎?防治糖尿病併發症檢查?糖尿病併發症篩查?

生活中有很多人對於糖尿病足特別的恐懼,該病不單單是危害性強那麼簡單,在發病後會出現足部潰爛的情況,影響到正常的生活,讓患者特別的痛苦,特別多的患者會擔心出現截肢的情況,

到底得了糖尿病足之後截肢率高嗎,又該如何預防糖尿病足疾病呢?

糖尿病足在出現後影響到生活,並且截肢率非常的高,主要是因為患有糖尿病的患者沒有意識到糖尿病足的嚴重後果,有平時的生活中又忽略足部保健工作,

在發生小傷口之後,又出現了感染時強忍著或自行處理不當,往往就會出現傷口迅速惡化的情況,從而提高了糖尿病足的發病率,增高的截肢的機率。

糖尿病足出現必須要積極治療,一旦錯過治療時機,就會提升截肢的機率,所以說糖尿病足疾病的治療時間要及時,不能有所拖延,而且我們需要在平時的生活中展開糖尿病足疾病的預防工作。我們需要在生活中嚴格控制血糖,

併發症的源頭是血糖過高所引發,所以說控制血糖非常的重要,可以降低糖尿病足的發病率。

定期去醫院進行足部檢查,如果有破損的話應當趕緊治療,糖尿病足發展速度是非常快的,如果延誤時間就會增加治療的難度,也會帶來無法挽回的後果。積極的治療感染,有足部潰瘍的朋友,儘早進行疾病的治療,根據細胞培養選用合適的抗生素,對於一些難治的潰瘍疾病,

如影響到整個或大部分足部,必要時要考慮截肢治療了。

在認識這些介紹之後,糖尿病足的截肢幾率非常的高,可見這種疾病不是普通的小病,需要引起大家的重視,為確保不受糖尿病足的困擾和傷害,我們必須要加以預防,從而擺脫困擾,減少截肢的風險。

防治糖尿病併發症這些檢查你做了嗎?

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併發症,當然併發症的預防除了很好的控制血糖外,

關鍵的就是要查,許多醫生都會給病友說要監測併發症,所以說併發症是提前查出來的,只要提前查出的併發症,才有可能通過治療逆轉,不然等感覺到時,有些併發症已經加重了,再治療也不能逆轉了!

查身體基本狀況

血脂、尿酸、電解質、肝功

檢查項目:血脂(總膽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尿酸、電解質、肝功能等。

正常:每年篩查1次。

異常:積極干預。

篩查是否有併發症

明確是否患有糖尿病眼病

初步檢查:去眼科檢查視力、擴瞳查眼底。

正常:每年檢查1次。

異常:做進一步檢查。對於眼底病變可疑者或有增殖前期、增殖期視網膜病變者,需進一步做眼底螢光造影。

明確是否併發冠心病、高血壓

初步檢查:標準6導聯心電圖、臥位和立位血壓。

正常:每年檢查1次。

異常:做進一步檢查。疑有心血管病變者,做心臟超聲、24小時動態心電圖檢查及24小時血壓監測。

明確是否有糖尿病腎病

初步檢查:尿常規、尿鏡檢、24小時尿白蛋白定量或尿白蛋白與肌酐比值、血肌酐和尿素氮。

正常:每年檢查1次。

異常:做進一步檢查。有腎臟病變者,可行肌酐清除率測定。

明確是否有糖尿病神經病變

初步檢查:四肢腱反射、立臥位血壓、音叉振動覺或尼龍絲觸覺。

正常:每年檢查1次。

異常:做進一步檢查。懷疑有神經病變者,需做神經肌電圖檢查、神經傳導速度測定、痛覺閾值測定等。

明確是否有糖尿病足病變

初步檢查:足背動脈、脛後動脈搏動情況和缺血表現、皮膚色澤、有否破潰、潰瘍、真菌感染、胼胝等。有無足麻木、疼痛、蟻行感等異常感覺症狀。

正常:每年檢查1次。

異常:做進一步檢查。有下肢缺血者,可行多普勒超聲檢查、血流測定、肱動脈與足背動脈血壓比值等。

糖友出現以下症狀出現可能預示病情發展,請及時就醫:

心慌、胸悶、胸口疼——心臟病變

心痛、說話不清、手腳麻木——腦血管病變

小腿疼、腳疼、腳腫——下肢血管病變

視力下降、視物模糊、感到眼脹、眼前有黑影——視網膜病變

臉腫、手腫、眼睛腫——腎臟病變

手腳發麻疼痛,身上像小蟲爬——神經病變

膝蓋疼、後腳跟痛——骨關節病變

血壓升高——心血管系統病變

除此之外糖友還需警惕糖尿病急性併發症的出現: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血糖高滲狀態和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這幾種併發症來勢洶洶,一般的病人及家屬很難進行自救,搶救不及時會奪走患者生命。需要及時到醫院進行搶救。那麼,這三種急性併發症有什麼症狀和表現呢?

酮症酸中毒:呼吸變粗變深、小腿痙攣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臨床表現是,煩渴、多飲、多尿(特別是夜尿),體重下降,疲乏無力,視力模糊,呼吸大且深,身旁的人可聞到爛蘋果的味道,不明原因的腹痛、噁心、嘔吐,小腿肌肉痙攣等。實驗室檢查可查出血糖明顯升高,代謝性酸中毒,尿糖及尿酮體呈陽性。

高血糖高滲狀態:出現進行性意識障礙

高血糖高滲狀態屬於嚴重的高血糖狀態,血漿有效滲透壓升高,尿糖呈強陽性,但是沒有明顯的酮症表現。

一般多見於中、老年病人,有或未知有糖尿病史者,病死率較高。處於高血糖高滲狀態的患者,會出現嚴重脫水,等神經精神症狀。

何為進行性意識障礙?即有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礙,比如反應遲鈍、表情淡漠,幻覺,失語、意識模糊、嗜睡、昏迷等症狀。可有上肢粗大震顫、局限性癲癇發作、一過性偏癱、膝反射亢進或消失,錐體束征可呈陽性反應。

乳酸性酸中毒:曾服用雙胍類藥物 呼吸大且深

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有明顯的酸中毒表現,跟酮症酸中毒的症狀有些類似,比如都會疲乏無力,不明原因的厭食、噁心、嘔吐,呼吸大且深。但是大多數的乳酸性酸中毒病人都有服用雙胍類藥物的歷史,有嗜睡的症狀。實驗室檢查除了發現明顯的酸中毒,血、尿酮體不升高,血乳酸水準升高。

由於糖尿病這幾種急性併發症比較兇猛,糖尿病患者又多數不在醫院住院,所以一旦發生上述類似的症狀,最好在短時間內送到醫院實施搶救,通過積極的搶救可以將病人的痛苦降到最低,對未來的生活也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再次提醒廣大糖友朋友,一定要定期體檢,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每當身體出現不適,應立即趕往醫院。

糖尿病併發症篩查

糖尿病的各種嚴重併發症令人生畏,它能夠影響病人的生活品質和生存壽命,是造成糖尿病患者致殘致死的罪魁禍首。

從治療的角度來講,糖尿病的治療目的絕不僅僅是降糖,更重要的是要儘量避免或及早治療糖尿病併發症;而患者最擔心的、最想知道的也莫過於自己是否有糖尿病併發症。

因此,對糖尿病患者進行併發症的篩查是不可或缺的“必修課”。那麼,需要給患者檢查哪些專案呢?

對動脈粥樣硬化危險因素的篩查

糖尿病慢性併發症是包括高血糖在內的多種心血管危險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僅僅控制好血糖,並不能完全解決併發症的問題,只有在各種心血管危險因素全部控制達標時才能有效防止和消除併發症。

為此,我們有必要對導致動脈粥樣硬化危險各種危險因素進行全面篩查,這些專案包括:血糖(包括空腹血糖與餐後血糖)、血脂(總膽固醇、甘油三酯、LDL-C和HDL-C)、血壓、體重指數(BMI,正常不超過24 kg/m2 )及腹圍(男性<90cm;女性<80cm)、尿酸、電解質、血流變等等,明確是否有糖脂代謝紊亂、高血壓、高血脂、高尿酸血症等等。

糖尿病眼病的篩查

檢測視力、晶狀體、擴瞳檢查眼底。 對於眼底病變可疑者或有增殖前期、增殖期視網膜病變者,應進一步做眼底螢光造影。

糖尿病腎病的篩查

可做24小時尿白蛋白定量或隨機尿白蛋白與肌酐比值(UmAlb/Ucr)、尿常規、血肌酐和尿素氮測定、腎臟B超等檢查。

在糖尿病腎病早期,患者通常只表現為尿微量白蛋白定量(正常人<30mg/24h)或尿白蛋白肌酐比值(正常值<30mg/g)增高,而尿常規、血清肌酐和尿素氮可以正常,隨著病情的進展,後者才開始出現異常。

心血管併發症的篩查

臨床常用的檢查有普通心電圖和心臟超聲。必要時可行24小時動態心電圖和24小時動態血壓檢查,以明確是否合併心腦血管疾病、有無心功能不全。

糖尿病神經病變的篩查

主要包括“植物神經病變”和“周圍神經病變”的篩查。

通過測量病人靜息狀態下的心率以及“立、臥位血壓”, 如果病人靜息狀態下心率超過90次/分鐘,或有體位性低血壓(立、臥位血壓差:收縮期≥30 mmHg,或者舒張期血壓差≥20 mmHg),說明病人存在心臟自主神經病變。

通過檢查四肢腱反射、尼龍絲觸覺或音叉振動覺以及神經傳導速度測定、痛覺閾值測定等方法,可以判斷病人是否存在周圍神經病變。

糖尿病足病的篩查

1、詢問患者有無手足麻木、疼痛、螞行感等感覺異常。

2、檢查足部外觀和動脈搏動情況:有無足部畸形,皮膚色澤是否正常,皮膚有無胼胝、破損及潰瘍,有無足背動脈、脛後動脈搏動減弱等情況。

3、疑有下肢缺血者,可行下肢血管多普勒超聲檢查、測定“踝肱指數”(英文縮寫:ABI,代表踝動脈收縮壓與肱動脈收縮壓的比值,正常值應大於0.9;若ABI小於0.9,則表示下肢動脈血管有硬化;若ABI小於0.6,則表示下肢血管病變比較嚴重)。

口腔疾病的篩查

檢查有無蛀牙、牙齦炎、牙周膿腫、牙槽骨吸收、牙齒鬆動脫落、口角炎、口腔黴菌感染、齶部炎症等等。

抑鬱症的篩查

對於那些情緒低落、對任何事物都毫無興趣、整日無精打采、少言寡語、茶飯不思的糖尿病患者,要警惕是否患有抑鬱症,通過專門的心理測試,明確診斷。

1型糖尿病的篩查

對於青少年血糖高的和懷疑有1型糖尿病可能的患者,需檢查胰島細胞抗體、胰島素抗體和谷氨酸脫羧酶抗體以及血胰島素或C肽水準等。

其它

完善胸片、腹部B超等檢查,明確是否有肺部感染、肺結核、脂肪肝或其他伴隨疾病。

另外,完成併發症篩查後,對於無併發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原則上建議每年篩查1次。1型糖尿病患者如首次篩查正常,3~5年後應每年篩查1次。對於已有併發症者,則視情況進一步檢查或決定其複查時間,同時更有針對性地加強治療。

異常:做進一步檢查。對於眼底病變可疑者或有增殖前期、增殖期視網膜病變者,需進一步做眼底螢光造影。

明確是否併發冠心病、高血壓

初步檢查:標準6導聯心電圖、臥位和立位血壓。

正常:每年檢查1次。

異常:做進一步檢查。疑有心血管病變者,做心臟超聲、24小時動態心電圖檢查及24小時血壓監測。

明確是否有糖尿病腎病

初步檢查:尿常規、尿鏡檢、24小時尿白蛋白定量或尿白蛋白與肌酐比值、血肌酐和尿素氮。

正常:每年檢查1次。

異常:做進一步檢查。有腎臟病變者,可行肌酐清除率測定。

明確是否有糖尿病神經病變

初步檢查:四肢腱反射、立臥位血壓、音叉振動覺或尼龍絲觸覺。

正常:每年檢查1次。

異常:做進一步檢查。懷疑有神經病變者,需做神經肌電圖檢查、神經傳導速度測定、痛覺閾值測定等。

明確是否有糖尿病足病變

初步檢查:足背動脈、脛後動脈搏動情況和缺血表現、皮膚色澤、有否破潰、潰瘍、真菌感染、胼胝等。有無足麻木、疼痛、蟻行感等異常感覺症狀。

正常:每年檢查1次。

異常:做進一步檢查。有下肢缺血者,可行多普勒超聲檢查、血流測定、肱動脈與足背動脈血壓比值等。

糖友出現以下症狀出現可能預示病情發展,請及時就醫:

心慌、胸悶、胸口疼——心臟病變

心痛、說話不清、手腳麻木——腦血管病變

小腿疼、腳疼、腳腫——下肢血管病變

視力下降、視物模糊、感到眼脹、眼前有黑影——視網膜病變

臉腫、手腫、眼睛腫——腎臟病變

手腳發麻疼痛,身上像小蟲爬——神經病變

膝蓋疼、後腳跟痛——骨關節病變

血壓升高——心血管系統病變

除此之外糖友還需警惕糖尿病急性併發症的出現: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血糖高滲狀態和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這幾種併發症來勢洶洶,一般的病人及家屬很難進行自救,搶救不及時會奪走患者生命。需要及時到醫院進行搶救。那麼,這三種急性併發症有什麼症狀和表現呢?

酮症酸中毒:呼吸變粗變深、小腿痙攣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臨床表現是,煩渴、多飲、多尿(特別是夜尿),體重下降,疲乏無力,視力模糊,呼吸大且深,身旁的人可聞到爛蘋果的味道,不明原因的腹痛、噁心、嘔吐,小腿肌肉痙攣等。實驗室檢查可查出血糖明顯升高,代謝性酸中毒,尿糖及尿酮體呈陽性。

高血糖高滲狀態:出現進行性意識障礙

高血糖高滲狀態屬於嚴重的高血糖狀態,血漿有效滲透壓升高,尿糖呈強陽性,但是沒有明顯的酮症表現。

一般多見於中、老年病人,有或未知有糖尿病史者,病死率較高。處於高血糖高滲狀態的患者,會出現嚴重脫水,等神經精神症狀。

何為進行性意識障礙?即有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礙,比如反應遲鈍、表情淡漠,幻覺,失語、意識模糊、嗜睡、昏迷等症狀。可有上肢粗大震顫、局限性癲癇發作、一過性偏癱、膝反射亢進或消失,錐體束征可呈陽性反應。

乳酸性酸中毒:曾服用雙胍類藥物 呼吸大且深

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有明顯的酸中毒表現,跟酮症酸中毒的症狀有些類似,比如都會疲乏無力,不明原因的厭食、噁心、嘔吐,呼吸大且深。但是大多數的乳酸性酸中毒病人都有服用雙胍類藥物的歷史,有嗜睡的症狀。實驗室檢查除了發現明顯的酸中毒,血、尿酮體不升高,血乳酸水準升高。

由於糖尿病這幾種急性併發症比較兇猛,糖尿病患者又多數不在醫院住院,所以一旦發生上述類似的症狀,最好在短時間內送到醫院實施搶救,通過積極的搶救可以將病人的痛苦降到最低,對未來的生活也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再次提醒廣大糖友朋友,一定要定期體檢,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每當身體出現不適,應立即趕往醫院。

糖尿病併發症篩查

糖尿病的各種嚴重併發症令人生畏,它能夠影響病人的生活品質和生存壽命,是造成糖尿病患者致殘致死的罪魁禍首。

從治療的角度來講,糖尿病的治療目的絕不僅僅是降糖,更重要的是要儘量避免或及早治療糖尿病併發症;而患者最擔心的、最想知道的也莫過於自己是否有糖尿病併發症。

因此,對糖尿病患者進行併發症的篩查是不可或缺的“必修課”。那麼,需要給患者檢查哪些專案呢?

對動脈粥樣硬化危險因素的篩查

糖尿病慢性併發症是包括高血糖在內的多種心血管危險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僅僅控制好血糖,並不能完全解決併發症的問題,只有在各種心血管危險因素全部控制達標時才能有效防止和消除併發症。

為此,我們有必要對導致動脈粥樣硬化危險各種危險因素進行全面篩查,這些專案包括:血糖(包括空腹血糖與餐後血糖)、血脂(總膽固醇、甘油三酯、LDL-C和HDL-C)、血壓、體重指數(BMI,正常不超過24 kg/m2 )及腹圍(男性<90cm;女性<80cm)、尿酸、電解質、血流變等等,明確是否有糖脂代謝紊亂、高血壓、高血脂、高尿酸血症等等。

糖尿病眼病的篩查

檢測視力、晶狀體、擴瞳檢查眼底。 對於眼底病變可疑者或有增殖前期、增殖期視網膜病變者,應進一步做眼底螢光造影。

糖尿病腎病的篩查

可做24小時尿白蛋白定量或隨機尿白蛋白與肌酐比值(UmAlb/Ucr)、尿常規、血肌酐和尿素氮測定、腎臟B超等檢查。

在糖尿病腎病早期,患者通常只表現為尿微量白蛋白定量(正常人<30mg/24h)或尿白蛋白肌酐比值(正常值<30mg/g)增高,而尿常規、血清肌酐和尿素氮可以正常,隨著病情的進展,後者才開始出現異常。

心血管併發症的篩查

臨床常用的檢查有普通心電圖和心臟超聲。必要時可行24小時動態心電圖和24小時動態血壓檢查,以明確是否合併心腦血管疾病、有無心功能不全。

糖尿病神經病變的篩查

主要包括“植物神經病變”和“周圍神經病變”的篩查。

通過測量病人靜息狀態下的心率以及“立、臥位血壓”, 如果病人靜息狀態下心率超過90次/分鐘,或有體位性低血壓(立、臥位血壓差:收縮期≥30 mmHg,或者舒張期血壓差≥20 mmHg),說明病人存在心臟自主神經病變。

通過檢查四肢腱反射、尼龍絲觸覺或音叉振動覺以及神經傳導速度測定、痛覺閾值測定等方法,可以判斷病人是否存在周圍神經病變。

糖尿病足病的篩查

1、詢問患者有無手足麻木、疼痛、螞行感等感覺異常。

2、檢查足部外觀和動脈搏動情況:有無足部畸形,皮膚色澤是否正常,皮膚有無胼胝、破損及潰瘍,有無足背動脈、脛後動脈搏動減弱等情況。

3、疑有下肢缺血者,可行下肢血管多普勒超聲檢查、測定“踝肱指數”(英文縮寫:ABI,代表踝動脈收縮壓與肱動脈收縮壓的比值,正常值應大於0.9;若ABI小於0.9,則表示下肢動脈血管有硬化;若ABI小於0.6,則表示下肢血管病變比較嚴重)。

口腔疾病的篩查

檢查有無蛀牙、牙齦炎、牙周膿腫、牙槽骨吸收、牙齒鬆動脫落、口角炎、口腔黴菌感染、齶部炎症等等。

抑鬱症的篩查

對於那些情緒低落、對任何事物都毫無興趣、整日無精打采、少言寡語、茶飯不思的糖尿病患者,要警惕是否患有抑鬱症,通過專門的心理測試,明確診斷。

1型糖尿病的篩查

對於青少年血糖高的和懷疑有1型糖尿病可能的患者,需檢查胰島細胞抗體、胰島素抗體和谷氨酸脫羧酶抗體以及血胰島素或C肽水準等。

其它

完善胸片、腹部B超等檢查,明確是否有肺部感染、肺結核、脂肪肝或其他伴隨疾病。

另外,完成併發症篩查後,對於無併發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原則上建議每年篩查1次。1型糖尿病患者如首次篩查正常,3~5年後應每年篩查1次。對於已有併發症者,則視情況進一步檢查或決定其複查時間,同時更有針對性地加強治療。